打开App
0
1
3

乾隆炉肉一品:炉肉,又称“烤方”、“挂炉肉”、“响皮肉”,是老北京传统名菜。乾隆年间《帝京岁时记胜》中载,“南炉鸭、烧小猪、挂炉肉。”南炉鸭便是现在的国菜烤鸭,“挂炉肉”,就是炉肉。在末代皇帝溥仪《我

关注

李国梁

中国皇家菜博物馆 出品总监

炉肉,又称“烤方”、“挂炉肉”、“响皮肉”,是老北京传统名菜。乾隆年间《帝京岁时记胜》中载,“南炉鸭、烧小猪、挂炉肉。”南炉鸭便是现在的国菜烤鸭,“挂炉肉”,就是炉肉。在末代皇帝溥仪《我的前半生》中,记录了他在民国六年三月的一份早膳食单。他当时随已退位,但膳食还保留宫廷豪奢的规格,其中里面就有“山药炉肉炖白菜”一品,可见炉肉曾是皇家御膳之列。
这要从炉肉的制作工艺说起,制作炉肉,要精选猪五花肉,得是皮薄肉嫩、五花三层的优质五花。一般是18厘米宽、30厘米长、5厘米厚的一整块,去毛洗净,然后在0~10℃通风的专用房屋内晾晒。把晾晒好的五花肉,两边用铁签子插入定型,挂在钩子上,送入烤炉内挂起,用果木熏烤。为使膛温达到200摄氏度,每天的第一炉耗时相对略长。先烤皮,直至外皮烤出均匀的金色泡泡,再烤里子。每炉每次只能烤12方肉。一炉需要至少三四个小时,并且要随时添减木炭。粗粗一算,一炉一天得消耗一二百斤果木。烤好的炉肉不仅色泽红润,还具有皮酥肉嫩的口感。虽然东西好吃,这么繁复费工费料的手艺很难传承,难怪几乎绝迹。

如果您觉得我的作品还不错,欢迎赞赏
更多... Ta的作品
赞赏的收益归菜品出品人所有
line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