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 年,由一代名厨蓝光鉴创办的荣乐园在成都正式开业,并逐步发展为民国时期从规模到影响都堪称全国之最的川菜餐厅。
2021 年 4 月 28 日,蓝光鉴川菜美学陈列馆揭幕仪式在成都“泛博物馆式川菜餐厅”——有云·鹿洄天府 1911 中国川菜体验中心隆重举办。
时隔 110 年,在天府新区蜿蜒的鹿溪河畔,在林荫掩映、鹭鸟翩飞的生态环境中,在陈列馆与餐厅合璧的新兴模式下,蓝门川菜的风采与历史得以全面回溯。
这也令我们不禁好奇地发问:110 年前的川菜与今天的究竟有何不同?经历百年风雨,又有哪些经典风味保留至今?
不妨跟随「名厨MINGCHU」的脚步,穿越时光隧道,透过中国川菜体验中心的 3 大看点寻找答案,感受川菜百年来的演变与发展。
看点 1:一览名厨蓝光鉴生平
在盛大开幕的展馆中,按时代篇、影响篇、厨思篇、美学篇四个部分陈列着诸多与蓝光鉴和荣乐园相关的照片、资料与文档。
蓝光鉴之所以能成为影响整个现代川菜体系的名厨,甚至被时任四川劝业道总办周善培誉为“治庖何止数千人,川味首推蓝光鉴”,与他对川菜历史作出的贡献不无关系。
他不但对荣乐园宴席改制,将出品分为开席盘、实用冷碟、压尾小吃等,奠定了川菜包席的规格与模式,还对备汤、萃油等餐前准备流程制定改良,并将美食、美器、美景的理念不断推广,更培养出诸多川菜名厨。
在这间刚刚开幕的展馆中,以珍贵的老照片、老物件,讲述了蓝光鉴从入行拜师关正兴到创立荣乐园,再到创新 300 余道菜肴、奠定川菜包席规格等丰富经历,完整回顾了他的传奇人生。
其中还提到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
在荣乐园的鼎盛时期,底楼大厅可同步开席 100 桌,从厨人员超过 200 人,每天清晨墩子上的剁肉声连邻里街坊都能听到。
在筹备成都满汉全席时,蓝光鉴同弟子孔道生、张松云反复研究每道菜品的颜色、口味、形式、摆盘,用清汤调味燕菜、用红汤调味鱼翅、用奶汤调味冬菇鸡,最终惊艳全场。
蓝光鉴在宫保鸡丁的煳辣荔枝味型基础上加以探索改良,运用辣豆瓣酱、泡海椒等调味,以香辣、鲜辣、甜辣等方式让辣菜也变得精细讲究。
而这些宝贵史料和细节能得以保留,自然也离不开蓝氏后人与蓝门川菜传人的传承。
无论是对蓝光鉴手稿的整理,还是对传统技艺的钻研,他们都在背后付出了诸多心力。
看点 2:了解川菜演变历史
展馆中对川菜演变历史的回顾同样精彩。从辣椒进入四川后给川菜带来的影响,再到川人灶上用语的变化,以各式生动翔实的细节讲述了川菜的演变。
成都满汉全席的菜单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从四白、四红、八大菜、八中碗的严格规制,到堂点、中点、席点的菜式区隔,都令人感叹当时用餐的讲究。
而在川菜演变史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对川菜调味的剖析。一句“川味不是麻辣出彩,而是辛香出奇”便道出了其中的精髓,各式丰富的调料令人惊叹川菜的博大。
正是这些经典的川式调味历经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长久地影响着川人的味蕾。
看点 3:品味蓝门川菜滋味
在蓝光鉴川菜美学陈列馆中明确提到,注重以汤调味、发扬小煎小炒、做好温度把控是蓝门川菜的三大核心理念。
其实,早在蓝光鉴时代,对清汤、奶汤、红汤、素汤等汤品的运用就已经深入日常,也由此诞生了口蘑肝羹汤、干烧鹿筋、奶汤鱼肚等一众名菜。
在川菜体验中心,这样的菜式也十分常见。一道苕菜狮子头,便是将四川餐桌上常见的苕菜剁碎后以鸡汤调味,汤汁略带浓稠质感,带有苕菜的独特山野香气,再佐以氽水后的狮子头享用,格外清爽宜人。
当然,传承自蓝光鉴的肝油鲍鱼也是餐厅中的代表菜式。将新鲜的黄沙猪肝置入鸡冠油里慢慢熬煮,直至呈现朱砂一样的状态,用于调味鲍鱼最为适宜。
此外,张元富还将诸多荣乐园名菜加以改良。一道鱼羊肚烩将羊排炖煮至软嫩,咬下后肉质丝丝分明,萝卜同样软烂入味,而鱼肚则保留了脆爽口感。贯穿这三者的是张元富自制的鱼汁,风味咸鲜,达到“吃鱼不见鱼”的效果。
作为川菜体验中心主理人、蓝门川菜第三代传人,张元富在接受「名厨MINGCHU」采访时表示,未来川菜体验中心不仅是传承荣乐园宴席制式的川菜餐厅,还将承担川菜大师技能工作室、川菜厨师培训基地等角色。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川菜体验中心的菜品,不妨点击此处查看。你也可以亲自前往成都有云·鹿洄天府 1911 中国川菜体验中心体验,感受川菜的博大魅力。
后续名厨还将推出张元富的专访内容,让我们一同期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