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千份申請中脫穎而出取得區域決賽資格,聽聽邱一中的比賽心得。
香色主廚邱一中獲特別獎,聖沛黎洛年輕廚師競賽比什麼?
聖沛黎洛年輕廚師亞洲區決賽在 10 月底落幕,來自新加坡的 Ian Goh 獲得大獎,將代表亞洲區爭奪全球總冠軍。台灣有香色主廚邱一中、文華東方飯店鄭有荃入圍區域決賽。邱一中以「在藏區的回憶」拿下 Acqua Panna 特別獎,Fine Dining Lovers 特別獎獎落新加坡 Labyrinth 副主廚 Xu Yu Chan。
亞洲區域決賽在泰國曼谷舉行。邱一中表示,比賽時 10 名選手依序進廚房做菜,5 小時內要在廚房做出 10 份料理作品,不能使用現成醬汁與半成品。
因今年場地無法讓參賽者擁有設備完整的獨立工作台,選手之間也必須商量如何共用烹調設備。最後,每位參賽者有 15 分鐘出餐,用英文向各國評審說明料理概念。
「區域賽名單公布當天我沒收到通知,原本失落地點開入選名單,竟然看到自己的臉在上面,那一刻我有多激動跟開心,在餐廳雙手握拳大喊大叫『我進了』, 全亞洲耶,我是那 10 個人之一!」
知道從上千份申請中脫穎而出已經不容易,邱一中拿到區域賽門票後,就抱著較寬心的態度面對比賽。但他仍利用休假空檔練習、檢討、寫計畫、規劃製備流程。最後,他的製作時間成功縮短到 5 小時內。面對坐在評審席的名廚們,他自信地闡述自己如何將藏區生活點滴轉譯為盤中風味。
能與米其林星級、亞洲 50 最佳餐廳的廚師同台對決,並脫穎而出拿到 Acqua Panna 特別獎,讓邱一中覺得過程中的犧牲是值得的,也等同於肯定香色餐廳一直以來做的事。
除了讓熱情與實力被更多人看見,他認為聖沛黎洛年輕廚師競賽能打破廚師畫地自限的迷思,透過其他參賽者的傑出表現,讓他意識到到只要肯投入心力、面對困難,沒有料理是做不出來的。
他知道比賽結果不盡然全看菜色表現,區域賽冠軍最後要參加全球總決賽,因此評審會考量這道料理是不是足以代表亞洲,能不能帶著亞洲登上世界舞台。因此,他對成敗沒有太放心上。「進入比賽也是一個小小的肯定,代表你的想法是很適合分享給世界的想法。」邱一中說。(撰文:Atomy)
美食先鋒的碰撞,Alchemist 與 Mugaritz 聯手舉辦講座及餐會
日前,丹麥米其林二星 Alchemist 主廚 Rasmus Munk 與西班牙米其林二星 Mugaritz 主廚 Andoni Luis Aduriz 帶領團隊在哥本哈根聯手舉辦為期一天的講座和餐會。這兩位極具創新精神的先鋒主廚,透過想法的激盪和烹飪料理,探討美食創意、藝術和科學等主題。
這場名為「餐盤之外」(Beyond the plate)的演講活動,在丹麥國家博物館舉行,彷彿一道開胃菜般引人入勝。現場不僅有 Munk 和 Aduriz 及他們的團隊,演講嘉賓還有來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生物化學及真菌的 Vayu Maini Rekdal 博士、方舟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 Marie Nipper,一起交流關於如何設計美食體驗、實現美食創意,同時把研討的面向帶出菜餚和品嚐的範圍,比如顛覆和再生、科學與藝術等。
「第六味是故事味,這就是語境化。」Aduriz 提到與風味相關的無形元素,「我們在乎味道,但除了味道,還有很多東西。」在 Aduriz 看來,食物是探索的起點,並試圖在風味之外尋找更多意義。
Munk 強調:「有不同類型的餐廳,就像有不同風格的音樂。Alchemist 不是一家適合所有人的餐廳,但當我們設計美食體驗時,一直在考慮顧客。」Munk 希望透過開設餐廳,並以此為平台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例如思考藝術、科學,以及與社會的關系。在他看來,「食物被認為是講述故事和改變世界的一種方式。」
當日的講座內容還包括創意廚房、未來食物與永續探索、剩食管理、反思的雙向啟發等。而眾所矚目的餐會則在 Alchemist 舉辦,呈現 Mugaritz 和 Alchemist 兩間世界頂尖餐廳的菜餚,透過如天文館圓頂般的螢幕,帶來充滿戲劇效果的用餐體驗。
餐會上所供應的菜色包含魚子醬太空麵包、「印象編號 9:1984」、「蝴蝶」、「初吻大自然」、「一隻牡蠣的冰凍之吻」等。這次富有創意的組合,將兩家餐廳當前和過往的菜餚、陳列、聲音和氛圍融為一體。藉由公開演講和餐會,我們看到優秀的主廚們在廚房內外,可以為世界帶來更多啟發、改變和影響。(撰文:劉睿)
GUCCI 開餐廳再度摘星,時尚精品做餐飲有多認真?
在近期揭曉的《東京米其林指南 2023》榜單中,由時尚品牌 Gucci 在銀座開設的義大利餐廳 Gucci Osteria da Massimo Bottura 成為新晉一星餐廳。
早在 2019 年,這個源於義大利的時尚品牌就在佛羅倫斯開設第一家餐廳,並邀請到米其林三星廚師 Massimo Bottura 掌杓,開業不到兩年便拿下米其林一星殊榮。如今東京店也躋身一星餐廳之列,可見 Gucci 在餐飲業的認真程度。
今年,Gucci 把它的餐飲版圖擴張至首爾。一個漢堡售價 27,000 韓圓(約台幣 626 元、港幣 157 元),套餐價格從 120,000 韓圓至 17,000 韓圓不等。盡管價格不菲,餐廳初次開放預訂後,4 分鐘就被搶購一空。
除 Gucci 以外,法國精品 Louis Vuitton 也曾開設快閃店和咖啡廳跨界餐飲行業。今年,LV 全球第一家餐廳 Restaurant Mory Sacko at Louis Vuitton 於 6 月在法國度假勝地聖特羅佩正式開業,主打日本料理。
餐廳邀請到法國美食界的新星廚師 Mory Sacko 擔任主廚,他使用當地食材及大量蔬果,食客在這裡可以品嚐到加入味噌的蛋黃醬、素食茄子玉米餅、精心挑選的烤鰤魚、小龍蝦,盛放在陶盤上滋味濃郁的塔吉鍋料理,以及用煙燻辣椒粉調味的大蕉等。
LV 在中國的首家餐廳 The Hall 會館則落在成都遠洋太古里,The Hall 會館與世界各地的知名廚師展開季節性合作,推出不同風格的時令菜單,並且找來 Da Vittorio 幕後的雲覓餐飲集團負責廚房和餐廳運營,確保穩定的出餐品質,並為消費者創造別具特色的用餐體驗。
Gucci 和 LV 並不是進軍餐飲業的個例,時尚品牌在餐飲界的玩法,已經從「跨界」慢慢走向「專業」。對於餐飲業來說,這會是壓力還是動力?(撰文:陳夢瑜)
-end-
首圖來源:SPYC。部分圖文資料引用自網路,僅作資訊分享與傳播,未涉及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