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鲜”荟萃,美味势不可挡。
最受师傅们关注的名厨人气菜品盘点新鲜出炉,一些刚刚进榜的作品收藏和点击率还在不断提升哦。今天,小7 将为你逐一盘点本周排名前 5 的菜品,并解析其中的烹饪要点。
No.1 东极岛黄鱼配翅汤,一口“鲜”掉眉毛
杭州君悦酒店行政总厨 HarrisZ 张韶华,用身披金甲的东极岛黄鱼,搭配酒店中餐厅秘制“翅汤”,荟萃成一道“鲜上加鲜”的翅汤东极岛黄鱼。
翅汤滋味宽厚、温润绵长、醇而不腻,自创的黄鱼松则是鲜香酥脆,最后再擓 (kuǎi)上一勺鱼子酱,风味与口感的平衡,被处理得落落大方,各色“鲜”交织舌尖,引领味蕾奔赴波涛汹涌的大海。
大黄鱼
黄鱼,石首鱼科黄鱼属,除了朝鲜有少量渔产外,全世界 99% 黄鱼产量都在中国,堪称最具中国特色的海鱼之一。
舟山东极大黄鱼产自东海东极岛深海,养殖海域属于国家级海洋保护区,不受近海海域污染影响,海域流速大,鱼运动量也大,培养出的大黄鱼肉嫩味鲜,无泥腥味。
做法
一条鲜活大黄鱼,只需简单烹饪,就能达到既嫩又细腻的口感。鱼肉的蒜瓣质感,再加上刺儿少,让即便不爱吃鱼的人都能够大快朵颐。
想吃原汁原味的话,清蒸是首选。大黄鱼表面铺上几片鲜姜,入锅蒸十几分钟,肉质鲜弹,浓郁的肉香夹杂着回味的清甜。
宁波人会用拌入了苔条的面糊包裹鱼肉,油炸做成苔条面拖黄鱼,又或是与雪里蕻同烹,做出一碗咸齑大汤黄鱼;到了杭州,当地盛产的西湖莼菜摇身一变,化作一道莼菜黄鱼羹。
台州人爱用猪油、老酒、红糖、姜汁、酱油,烧出了酱香浓郁的家烧黄鱼;温州人会先蒸,再铺上小葱,淋上滚油,做成葱油黄鱼;在福建宁德还能看到极具特色的红糟等烹饪方法。
No.2 本帮浇头面,“蟹”逅弄堂里的上海味道
米其林二星餐厅屋里厢旗下全新品牌晚邂荟主理人朱海峰,延续着以匠心精神梳理海派菜系的脉络,通过一碗用心现炒的本帮“蟹粉虾仁拌面”,致敬上海老克勒日常精致的情怀。
本着精益求精的要求,朱师傅选用相同尺寸的大闸蟹人工手拆蟹粉,搭配江苏高邮河虾仁,河虾仁的甜美,蟹粉的清鲜,面条幽幽的葱油香气,鲜美层层传来,真材实料的鲜美令人魂穿江南水乡。
大闸蟹
随着秋天的到来,大闸蟹渐渐走入食客们的视线,成为碗中最值得珍视的季节限定。
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我国原生、产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淡水蟹。它的适应性极强,北起辽宁辽河,南至广东珠江,西至青藏高原,东至台湾岛,皆有分布。
它们的特点是“青背白肚、金爪黄毛”。因生长环境不同,各地大闸蟹在外貌上有些许差异,例如北方的蟹颜色更深、南方更浅,但毛茸茸的蟹爪始终如一。
在众多产地中,阳澄蟹声名远扬,成为了“蟹中之王”。阳澄湖水草丰茂,是最接近长江入海口的大型浅水草型湖泊,与大闸蟹在咸水中出生,成长为幼蟹后洄游至淡水中的习性相宜,所以产出的蟹品质佳,也颇受食客推崇。
大闸蟹吃法
吃大闸蟹讲究“金九银十”(农历)。母蟹九月抱卵,蟹黄饱满;而公蟹十月成熟,蟹膏白肥。九月的金蟹黄,十月的银蟹膏,最是丰腴肥美。
清蒸:大闸蟹冷水下锅,水开后蒸 15 分钟,不需要任何调料(可以放几片生姜或紫苏去腥)。
水煮:冷水下锅,水中加入姜片,可适当放些盐,中火煮 15 分钟即可上桌(建议事先将大闸蟹捆绑结实,避免蟹腿、蟹钳掉落)。
面拖:个头小的螃蟹对半切开,裹上面糊下锅煎,配上年糕、毛豆,酱油汁翻炒调味,便是一道可口的家常滋味。
秃黄油:新鲜的大闸蟹剖开,细刀取出完整的蟹黄蟹膏,加上猪肥膘末,以姜、葱爆香,再用黄酒文火焖透,最后淋上猪油即可。
No.3 采时令珍鲜,展烹海之道
鲁采厨师长潘鹏,从胶东半岛揽获珍贵海鲜——黑金海肠,在经典菜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良,用一道黑金海肠捞饭,诠释鲁采的烹海之道。
肥厚、脆爽的海肠和鲜香的韭菜,像卤子一样浇在饭上,浸润了汤汁的米饭和海肠浇头一起入口,极致的鲜美在口中爆开,让人欲罢不能。
海肠
海肠,学名为单环刺螠,是渤海黄海交界处滩涂上的鲜味之王。脆爽的海肠充满了谷氨酸钠,因此在胶东半岛,人们不仅吃海肠捞饭,还会把海肠晒干磨成粉末当味精使用。其貌不扬的海肠,却有着吃不尽的销魂。
黑金海肠
黑金海肠,营养是一般海肠的三倍,更为稀缺,仅在山东烟台莱州太平湾一带,近 15 年未被人工开发的海域生长。黑金海肠于泥沙中现身,犹如一段段黑色黄金,映现着大海的富饶与丰盈。
吃法
韭菜炒海肠
炒好的韭菜海肠吃起来带有一点韭菜独特的辛辣味,待辣意稍稍散去,又萦绕起一股淡淡的海洋鲜味。
海肠捞饭
海肠捞饭是烟台特色家常菜之一,亦饭亦菜,深受食客的喜爱。米饭粒粒香甜,海肠口感脆嫩,口齿之间一绕,就是一场完美的深海之旅。
海肠水饺
皮薄馅大、海肠脆嫩,韭菜青翠刚断生,咬上一口,馅汁儿溢满口腔,鲜美的滋味直冲天灵盖。
烤海肠
用 S 型穿法烤海肠,最能锁住鲜美的海肠汁。老饕会拿起海肠倒着吃,这样既不浪费汤汁,也避免了汁水横流的狼狈。
No.4 融创巴蜀菜,海纳百川味
味蕾青年烹饪团队主理人彭杰,以经典川食“灯影牛肉”为基础,结合时代元素创新升级,带来一道蓉城灯影脆鱼片。从刀工、烹调到摆盘,都精致考究,力求让食客吃到的每一口,都是鲜美与匠心的融合。
灯影牛肉
甜对于肉来说,是最廉价的味道,辣也过于霸道,真正的香味嘛,你喝过竹叶青那样的绿茶,喉头一股干香,灯影牛肉就和那个似的,香味烘得嗓子暖暖的。—— 灯影牛肉第四代传人何跃全
灯影牛肉,是四川省达州市的地方传统名食。牛肉片薄如纸,色红亮,味麻辣鲜脆,细嚼之,回味无穷。
灯影,即皮影戏,用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 物剪影投射到幕布上。用"灯影"来形容牛肉,足见其肉片透薄,足以在灯光下印出影像,如同皮影戏中的幕布。
制作关键
1. 一般选用弹性好、质地紧密,没有筋或少筋的部位,如牛后腿腱子肉、牛扁担肉(又名扁肉,是覆盖在牛腰椎上的扁长形肌肉)等。
2. 卤牛肉时糖色不宜加得过多,以浅色为主;卤熟的牛肉需在卤汁中浸泡 5 小时以让其入味。
3. 切片时一定要薄,需将牛肉横筋切断。
4. 炸制时,油温宜控制在七成热。下入时必须将牛肉片抖散;同时,牛肉不宜炸得过干,应留有两成水分,在红油浸泡过程中还会自然挥发一部分水分。
No.5 一口鱼羹鲜香甘醇,润得舌尖都打滑
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厨务顾问海哥,以杭州传统名菜“宋嫂鱼羹”为灵感,改用鳕鱼,并创新地加入了椰子、鲍鱼等食材,为食客奉上一道椰香鲍片鳕鱼羹。
椰肉与鲍鱼片的脆糯让汤羹的口感更加丰盈;融入自制椰浆与鱼汤的汤底,不但提升了菜品的整体风味,而且散发出浓厚椰香与鱼汤味道,汤汁醇厚丝滑、鲜美无比。
宋嫂鱼羹
宋嫂鱼羹,又称“赛蟹羹”,与西湖醋鱼、东坡肉、龙井虾仁并称杭州四大名菜。
通常将鳜鱼或鲈鱼蒸熟后剔去皮骨,加上火腿丝、香菇、竹笋末、鸡汤等佐料烹制而成。成菜后,色泽油亮,鲜嫩滑润,味似蟹肉。
由来
据说,宋嫂原是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的一位民间女厨师,以擅长制作鱼羹而闻名汴京,因为嫁给宋家排行老五的先生,被大家称为宋五嫂。
一日,宋高宗乘船游西湖,船泊苏堤下,就听见有人以汴京口音叫卖,认出此人竟是当年在故乡卖鱼羹的宋五嫂。乡愁油然而生,命宋嫂端上拿手的鱼羹来献,“宋嫂鱼羹”就此名扬杭州城。
宋嫂鱼羹,G20 峰会国宴烹法大揭秘
慢火清汤:用天然矿泉水、老母鸡、葱姜一起小火慢炖五六个小时,吊出高汤。
沸水滚后,调最小火,慢火炖煮使得汤汁清透见底。
丝丝精细: 刀工精细,鱼、香菇、姜、火腿、笋等配料切丝;鱼丝加少许蛋清,用生粉上浆后滚水焯熟。笋丝、香菇丝也焯熟备用。
上浆包裹住鱼丝,有助于确保肉质滑嫩,避免在后续烹饪过程中肉质变老。
点滴至味:起小油锅,加入鸡汤,焯好的鱼丝滑入汤里,勾芡,加入适量胡椒粉,起锅前再洒上两滴米醋增香提味。
米醋让整道菜的口感味道更上一层楼,凸显出鱼羹的鲜美度。
各位师傅们,本周入围榜单的人气菜品你最钟意哪一道呢?小7 十分期待你的佳作也能入选下期的当周热度菜品榜哦,希望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end-
部分图文资料引用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与传播,未涉及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