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流量为王的时代,厨师成为网红才算成功吗?

圆桌谈 编辑/ 落潮余晖 2025.11.12

厨师网红化,已然不是什么新鲜事,新传媒时代将厨师推向聚光灯下。做网红,在光鲜亮丽的背后,更是危机环伺,一招不慎便被舆论的浪潮吞没。网红为厨师的职业路径带来了哪些新可能和新挑战,一个“成功的中国厨师”最核心的是什么?

6911aa24b1680.jpg

11 月 3 日,杭州运河边·浙菜工作室主理人、“宋大厨开饭了”账号的百万博主宋小军先生邀请到甬府餐饮创始人翁拥军先生、紫萱度假村总经理俞斌先生、杭州老饕吴国平先生从料理、厨师、餐厅三个角度探讨“家常的荣耀:从网红餐桌到浙菜殿堂的守与破”。

料理的界限在哪?

步入古色古香的庭院,运河边·浙菜工作室这处餐饮空间以中国浙菜为媒介,深度融合宋韵文化,致力于实现中国浙菜文化与食物美学的完美结合。工作室坚持选用江南优质食材,强调食材的原味与品质,以食材本味互相借味。

料理,作为厨师对食客的最终呈现,传承与创新是永恒不变的命题。对于料理的“守与破”,宋小军先生表示,“我们成立这个工作室的初心就是研发,最要坚持的东西就是守正创新,而并不是一味的闭门造车。我们在坚持的是,择一事终一生。这一生传承的是一种精神,但需要有变化,要有创造的思维。坚守的东西,并不是一定要以最初的样子一直做下去,得在这个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思想,不断地变化,破坏后重塑。”

6911b0a059867.jpg

当然,这并不是否认传统的价值。翁拥军先生认为,“最有价值的还是最传统的工艺。虽然甬府会借鉴一些现代烹饪手法,但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宁波人,最好吃的还是那些传统的工艺。”俞斌先生将“守与破”的界限概括为不违古,不负今,“传统菜有内在的逻辑,在做创新时,这是不能违反的。拿杭州最热门的西湖醋鱼举例,本身所要求的就是细腻和鲜味的表达;这是不能变的,但改变可以不断进步,例如用更好的鱼。不负今,就是不要辜负现代人的审美。口味与风味是需要与时俱进的,烹饪方式也需要突破。”

短视频让厨艺变“廉价”了吗?

宋小军先生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他师从浙菜宗师叶杭胜。作为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浙菜研究中心主任,他在浙菜领域造诣颇深,还是排球国家级裁判员。而跨入短视频行业,也是一个偶然。

6911ad7485568.jpg

“22 年的时候,其实已经算是过了短视频的风口了。当时纯粹觉得挺好玩,以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我就想着尝试拍拍自己。”从灶台边到镜头前,起初的他面对着诸多的挑战。“刚开始面对镜头和脚本,就是完全适应不了。后来才想明白,用最直观的角度拍摄,不写剧本,直击现场,把最真实的感受带给观众。我希望我的粉丝们能从我的视频里获得情绪价值的增量。”

汹涌的时代浪潮将厨师从幕后推向台前,短视频、综艺纷纷涌现。宋小军先生被问及,与坚守厨房相比,这是不是未来厨师发展的新路径时,他希望厨师在决定前慎之又慎。“短视频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做的东西。首先,拍摄视频也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厨师严格自律。其次,社媒只是一个表达情感的工具。综艺终归是综艺,很多事需要为节目效果妥协。需要警醒的是,在镜头前,不做演员要做自己。最后,它也是个放大镜,要承受来自不同的声音。当舆论来的时候,很多人根本没有准备好。”

6911ad83b667c.jpg

无独有偶,俞斌先生认为,能做互联网的厨师同样是凤毛麟角的。“很多厨师、主理人都在经营自己的个人 IP,但真正能出圈、有公信力、有转化率的是非常少的。首先,要有非常深的知识储备,菜系、食材、火候、烹饪等等。其次,面对镜头还需要很好的表达能力,对于厨师而言,这非常难。但在未来,新时代的厨师会涌现这样的人才,这个赛道也是值得厨师去探索的。”

当厨师与厨艺在互联网泛滥,过往私藏的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便有些尖锐的质疑:短视频让厨艺变廉价了。“这是认知的问题,什么是低端,什么是高端?我认为的高端是跟亲人距离的拉近,我们都在追求烟火气幸福感。厨艺并不只是技术,是有机会和家人建联的亲近感,是对生活的态度,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是宋小军先生“家常菜荣耀”的由来。

餐饮如何做品牌?

“每一个时代的商业逻辑是不同的。我们从一个共识时代进入了现在个性化的时代,这是做餐饮必须要接受的。”吴国平先生分享道,“我对做餐饮的理解,就是要服务好三个‘人’,一个是客人,他们需要什么。一个是员工,最后是老板。创立外婆家品牌时,我们做的最正确的就是品牌的定位。新的时代,提出新的要求,专业的技术破局和像宋大厨这样的传播破局需要两手抓。”

6911ad962303d.jpg

甬府品牌创始人翁拥军先生,用“一棵树”来比喻甬府的品牌体系,主干是做高度,枝丫是做广度。“我们的企业发展,从小树苗开始。既然做了品牌,就要把品牌做好;小树要成长,首先要让它长得粗,长得高。主品牌是非常重要的,甬府慢慢从 250 的客单价慢慢做到 2500,在每一个节点和时代融合,和食客互动。树的成长不止光要高,而要让它茂密,有不同的功能;根据市场的变化,生长出很多分支品牌,这棵树才叫完美。”

6911ad9c2ca3c.jpg

社区型小店是食客的最后一公里,回归家常是餐饮未来的一个本质的方向。家常菜是现代餐饮体系里的餐厅做不出来的味道,它不是细化的、精准的,它是百花齐放的。最核心的就是距离。不仅仅是社区店与食客方位上的距离;还是食材来源的距离,将最新鲜的食材呈现给食客;从厨房到餐桌的距离,食物的温度热气升腾;家常菜与食客的距离,用熟悉的风味直面食客;还是互联网的传播,拉近与食客的心理距离。我们要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触及到我们的食客。”这一切,在运河边·浙菜工作室的料理中可见一斑。

6911b0c54e721.jpg

蟛蜞芋艿煨老鸭,采用缙云三年散养老麻鸭,配以舟山滩涂野生白玉蟹与新昌红梗芋艿,加入陈年火腿吊汤,文火慢煨三个半小时,汤色乳白,鸭肉酥烂,海鲜与山珍风味完美交融。

6911b0cde08f4.jpg

家常版西湖醋鱼,选用 1.8 斤至 2 斤的清水草鱼,肉质处于最佳嫩度。在传统西湖醋鱼酸甜基调上,巧妙融入湖州风味元素,呈现家常风格的味觉演绎。

6911b0d62f8b3.jpg

鲫鱼冻菜蒲焗饭,五常香米作为基底,与萧山陈年萝卜干、当日鲜切笋丁等配料一同入锅焗制。米饭吸收配料香气,上层覆以鲫鱼冻,米饭的热气在拌食时微微融化鱼冻,使鲜味均匀包裹每一粒米。

未来十年,厨师的价值如何定义?

6911b19f130ad.jpg

时代瞬息万变,对于厨师的价值,四位嘉宾给出了自己的解读。吴国平先生直指本质,“创造美味,用美食带给食客幸福。”俞斌先生表示,“未来中国厨师的体量是非常庞大的,不一定要做到凤毛麟角,只要有匠心并且坚持,就是成功。”翁拥军先生提出三点要求。“第一,一个好的厨师要有广阔的阅历;第二,要对所有的食材有甄别;第三,做厨师人品很重要,要戒骄戒躁。”宋小军先生的想法与此不谋而合,“年轻人要有自己的这个眼界,用多维的视角充实自己。”不论如何,未来并不设限,自有广阔天地等待这种中国新一代厨师去探索,我们满怀期待。

668bbffb69d7c.png

668bc00621121.jpg

文章头图来源:运河边·浙菜工作室。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