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5 日,2025 年度亚洲 50 最佳餐厅榜单正式揭晓!本年度的颁奖典礼再度回到韩国首尔举办,由中国大陆地区 「名厨 MINGCHU」App 独家转播,为世界各地餐饮人提供了直接参与感和开放的讨论空间。一众知名厨师、餐饮业界翘楚及国际媒体汇聚一堂,庆祝一年一度美食盛事,表彰亚洲区内的杰出餐厅及餐饮界人才,向国际展示亚洲的独特风味,以及当今亚洲餐饮业蓬勃发展的多元性和生命力。
今年榜单有什么亮点?亚洲最佳餐厅花落谁家?让名厨为您全揭晓!
2025 亚洲 50 最佳餐厅完整榜单
亚洲前三餐厅
Gaggan(泰国曼谷)- No. 1
加尔各答出生的 Gaggan Anand 在开始烹饪生涯之前曾是一名鼓手。他曾在西班牙的 El Bulli 与 Ferran Adrià 共事,这段经历让他对分子美食产生了热爱。2010 年,他在曼谷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餐厅 Gaggan,该餐厅四次被评为亚洲最佳餐厅。主厨 Gaggan 的使命是突破餐饮体验的界限,力求创造“一场感官的美食冒险和一次情绪的过山车之旅”。每个人都将经历一场多感官之旅,包括触觉、声音、灯光、气味、味道和第六元素惊喜,这些结合在一起,成为一场艺术作品。
大班楼(中国香港)- No. 2
粤菜清淡雅致,讲求吃出原味,想做得好,首要条件,必须采用最优质新鲜的食材。作为香港老牌粤菜餐厅,大班楼有自己的小农场,为餐厅提供生晒腊肉,也做腌渍场地,种植有机瓜菜。同时严选本地鸡、本地猪、中国南海活鱼活虾,每天活宰入菜。值得一提的是,大班楼餐牌上没有鱼翅、海参和燕窝,践行环保理念。餐厅招牌菜鸡油花雕蒸花蟹配陈村粉,融入蛤蜊水、海带水和自制鸡油,滋味复合鲜美。而虾油、辣油、鸡油、香茅油等自制酱汁也是大班楼的特色之一。
永 WING(中国香港)- No. 3
WING 源于行政总厨兼老板 Vicky Cheng 对中国烹饪文化多样性的精准理解,是他对中国菜的热情和愿景的现代宣言。餐厅传统中餐为基础,将中国八大美食中的精华与现代烹饪方法相结合,营造出和谐而均衡的感官体验,同时彰显中国传统烹饪技巧的低调优雅。菜肴颂扬原料的季节性和天然香气,每一种食材都以最简单的方式烹饪,在味道、质地和温度上达到终极平衡。
中国上榜餐厅
遇外滩
作为米其林进入中国大陆后,首家上榜摘星并蝉联的高端闽菜餐厅,遇外滩将千里之外的闽地风光,以食物为纽,在上海这座十里洋场铺呈而开。从功夫菜佛跳墙、经典的闽南压桌菜红蟳米糕,到大道至简的沙茶鲍鱼、原创黑松露荔浦芋头等招牌菜式,遇外滩行政总厨陈志评,揽闽地山海万物,以传统工艺辅以创新技法,让食客在此时此地的味觉体验中,惬意而席,遇见福建。
福和慧
曾在开业一年就拿下 2015 年亚洲 50 最佳餐厅第 19 名的福和慧,精于高级素食料理。餐厅名称源于福慧双修的理念,提倡健康素食,希望人们经历一天的忙碌后,能够吃到朴素自然的食物,感受到身心的清静。菜单中包含不少传统功夫菜,如素食版的传统扣三丝。另外以不同中国茶搭配菜式的套餐也是一大特色,让食客轻啖素菜之余,品味到中国茶饮的妙趣。
Ling Long
Ling Long 是一家中西融合式创意 fine dining 餐厅,就餐环境犹如话剧实验剧场,菜品以中餐为基点,融合西餐与日料经验,呈现出其独有的风格。主理人 Jason 刘禾森来自台北,融汇中式风味人文于西方的烹饪艺术之中,怀着对经典的谦卑,追溯藏在历史变迁中的精妙反应,也探寻广袤世界里的融合创新,以本土食材为笔,以“鲜”为色彩,绘制独具特色的美味地图。追求创新的他,将中国几千年来的饮食,精心雕琢成玲珑的样子,让味觉享受如音乐韵律一般起承转合。
102 小馆
壹零贰小馆起家于佛山,上海店坐落于外滩罗斯福,延续佛山壹零贰小馆“小而精”的风格,将传统粤菜之味和岭南文化传递给更多食客。主厨徐泾业将其精神运用到粤菜四季食材和调味的特色中,再结合自身对粤菜“清、鲜、爽、嫩、滑”的理念,打造了一套以“运用四季时蔬,突出食材本味”为灵魂的四季菜单,传承并复兴隽永悠久的广府筵席菜。
兰斋
作为一家现代植物料理餐厅,兰斋烹饪理念的根本,在于寻找最出色的植物食材,并用恰到好处的手法放大它的美好风味。有机、自然农法的农场和特约供应商,保证了食材的安全和新鲜,可持续采购实现了食材的追溯性,更坚定支持着保护环境的相关从业者。主厨戴军,耕耘素食 12 年,以植物为素材,大自然为语境,从田野、山林、海洋收获启迪,回归到烹饪的纯粹本质,褪去华丽的包裝和过度的精致,展现自然界的广袤丰饶。
Caprice(中国香港)
装潢古典优雅而富有格调,佐以醉人海景及贴心专业的服务,令米其林三星餐厅 Caprice 的用餐体验尽善尽美。餐厅由主厨 Guillaume Galliot 团队共同负责出品,主打淡雅风格的法式菜品,在经典的法餐中融入多国烹饪元素,用精湛技巧让高级食材的味道发挥到极致。餐厅有储藏法国手工奶酪的奶酪珍藏窖和藏酒量丰富的酒窖,有多款奶酪和餐酒供大家选择。
MONO(中国香港)
MONO 是亚洲进入精致拉丁美洲美食文化的窗口。温馨的氛围为主厨 Ricardo Chaneton 重新诠释拉丁美洲美食奠定了基础,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为餐桌带来精致的风味和创意菜。主厨灵活运用多款当地食材及自制酱汁,追求以鲜艳颜色和丰富的味道,让客人饱尝拉美风情。招牌菜式小龙虾食材源自丹麦,肉质细嫩,配合自家发酵的可可果和浓汤,令小龙虾的鲜味异常突出。
Neighborhood(中国香港)
餐厅隐藏于香港市区的小巷子中,低调的门面呼应着简约的,气氛悠闲舒适。老板兼主厨 David Lai 曾在美国学厨,擅长烹饪海鲜,每天会到鱼市采购本地海产,以香料烹制的熏鱼尤其不能错过。菜单设约二十种定期更换的小吃,如果想多人分享分享,也可以试试北海道海鲜饭、羊肚菌盐焗鸡饭等菜式。餐厅的菜单也应季更换,在四季不那么分明的香港,主厨试图带食客们想象季节的变换。
Ando(中国香港)
主厨创始人 Agustin Balbi 出生于阿根廷,但在日本学习厨艺。他创办 Andō 餐厅,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实现自己的烹饪梦想。他的菜单将他的家乡味道与强烈的日本风味融合在一起,带领食客踏上一段个人旅程。千万不要错过 Ando 的招牌 caldoso 米饭,被称为“Sin Lola”——这是主厨对祖母的致敬。
谭卉(中国澳门)
在永利皇宫的全新概念餐厅“谭卉” ,粤菜大师谭国锋将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二十四节气与粤菜相结合,因时之序、谨和五味,撷时令风物入馔,融贯中西食材与现代烹调技艺,为“应时而食”的食养理念与精致粤菜赋予现代活力。“谭卉”不仅是“花”的象征,更在于其名字的谐音“会”,象征着这是一个汇集全球美食爱好者的场所。在这里,谭师傅用他的主厨季节赏味菜单,诠释传统粤菜的现代表达,引领宾客探索每一个节气所带来的独特风味。
特别奖项
亚洲最佳糕点师:Dej Kewkacha
待客艺术奖:Toyo Eatery
最佳新晋餐厅奖:Eatanic Garden
厨师选择奖:Vicky Cheng
最佳进步奖:谭卉
亚洲最佳侍酒师:Kazutaka Ozawa
可持续餐厅奖:Locavore NXT
亚洲最佳女主厨:Chudaree ‘Tam’ Debhakam
标志人物奖:Margarita Forés
最值得关注奖:Farmlore
封面图及文章首图来源:hanyouwang。部分图文资料引用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与传播,未涉及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