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来自西南的神秘发酵之术,比北欧更懂行

美食博物馆 编辑/ 落潮余晖 2024.08.15

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这里的发酵由轻到重,以“腌、霉、臭”独步天下。就在与江浙平原遥遥相望的云贵高原上,却是发酵美食的另一个传奇。

食物发酵的历史,总是伴随着地理、气候和人类的发展历史。在西南的神秘之地,八山一水一分田,食物的风味往往翻越一座山便有区隔。豆子在贵州人手中千变万化,而黔味钟爱的另一个风味基底“酸”更是无人不晓。

大豆蛋白的曼妙变幻

豆豉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产生不同的风味物质。在西南和湖广等地都不缺好豆豉,重庆的永川豆豉用的是毛霉,湖南的浏阳豆豉用的是米曲霉,而贵州常见的豆豉是靠芽孢杆菌完成发酵的。

以芽孢杆菌发酵【注】,与其他呈现鲜味氨基酸为主要风味的豆豉不同,贵州豆豉形成相关氨基酸所占比重最大的是组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精氨酸、蛋氨酸和苯丙氨酸具有微苦的物质,鲜味氨基酸其次,甜味氨基酸最少。这使得贵州豆豉有种与大地联通的风味,厚实坚韧,扎扎实实地凝结在贵州的土地上。

资料来源:食品科学杂志《芽孢杆菌对发酵大豆产生氨基酸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66bd8087f3277.png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贵州人将珍贵的耕田留来种植粮食,田埂便放任黄豆野蛮生长。这种黄豆豆粒较小,却胜在风味饱满。想来这是上天的刻意为之,在人类以科学手段解析发酵之前,芽孢杆菌与野生黄豆不谋而合,将贵州的风土展现地淋漓。

66bc5392640eb.png

黄豆蒸熟后,盖上盖子,室温下进行天然发酵,通常两三天后取出来就能见菌丝粘连,此时就是原生态的湿豆豉。也有使用鸢尾草叶,包裹好大豆辅助豆豉发酵;与之同宗同源的便是日本纳豆,同用芽孢杆菌发酵。湿豆豉可以直接凉拌后食用,亦可是豆豉火锅的重要原料。将湿豆豉晒干,变为颗颗独立便成了干豆豉。

66bc6adb285d3.png

在地摊火锅中拿来盖饭的湿豆豉走进融合餐厅变换了一副模样。新疆玉脂米用菠菜、耙豌豆、猪骨浓汤做 Risotto,放置湿豆豉、脆哨、油辣子便成了地地道道的黔味;与本地的做法相比,显得更加温润柔和,各有千秋。

66bc1624859c6.png

油香是干豆豉最好的搭档,与川派回锅肉的回甘不同,黔派的回锅肉是压在舌苔后端的陈香。结实厚重的豉香弥散在油脂的浓香中,豆香与蒜苗的清香提味。夹起烧炙的金黄五花肉,软糯的外皮是一个小高潮;偶然咀嚼到几颗黝黑的豆豉,种植发酵晒干的年岁沁入味觉,韧实咸香。微苦的氨基酸并无苦味,只给人一种双脚踏实地站在土地般的沉稳心安。

水豆豉是湿豆豉二次加工后的产物,以往的人们主要以此用来延长湿豆豉的食用时间。在冬季,水豆豉的制作大约需要一周,将湿豆豉泡入茶水中,加上盐和姜蒜末。也有的人家还会加入糍粑辣椒和煮好的茴香水,每家都有自己习惯的配方。

66bc554a21dfe.png

将湿豆豉继续发酵半年,此时已不见黄豆只见豆泥,加入盐巴、味精、花椒面、茴香面、八角粉等佐料后捶打排出多余的空气,质地更加紧实。揉捏成团后拿到阳光下暴晒便成了风味更加浓烈的豆豉耙。切下一片调制蘸水,辣椒能挑大梁,折耳根、木姜子油带来富有冲击性的芬芳,豆豉却负责搭起坚实的“黔味”基调。

66bc5552e96cc.png

贵州基因里的酸香弥漫

要说哪个地方最能吃酸、最会吃酸,恐怕没有人会和贵州人争个高下。贵州人嗜酸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因为贵州自古不产盐,当地人只能“以酸代盐”;另一方面是贵州气候温热潮湿,丰富的微生物种群,让贵州成为天然的发酵福地,也酝酿出如此好的酸汤。

一碗酸汤,大约是贵州嗜酸史的精华。白酸汤由米汤发酵而成,通过酵母、‌乳杆菌、‌醋杆菌及明串珠菌等微生物共同参与发酵而成。汤色乳白,气味芳香、回甜,是温柔醇厚的酸。苗乡的村寨里,坛中封存着老酸汤,取一点再补一点。在白酸汤中加入当地的木姜子油和青花椒增味,汆烫牛肉,酸、鲜、香、厚兼具。

66bc556c6a456.png

红酸汤无疑是贵州发酵食品的 C 位,以鲜红辣椒、毛辣角(当地野生番茄,体型小、酸度大)为主要原料,经破碎后加入生姜、白酒、甜酒等辅助原料,装坛陈酿而成,以其独特的鲜红、清香、浓酸而著称。果香浓郁的红酸汤尤为适合烹调脂肪丰厚的鱼类或猪脚,酸香交融油腻,或许这就是夏日吃酸的秘密

66bc1ba7c6f44.png

日料与贵州的饮食文化碰撞,一脉相承地选用油脂富裕的福建竹荚鱼以红酸汤调味。入口便是澎湃的酸,浪潮褪去,涌上来的是鱼肉与油脂交织的鲜;曲终以丝瓜的清甜收尾,层次分明又自洽。

66bc56ef6fb6b.png

每年八九月辣椒丰收,新鲜花溪辣椒切碎,装坛,加姜、加盐,加一点高度白酒,装入土坛中密封发酵,一个月以后糟辣椒即成。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驯服呛口的辣,赋予了糟辣椒独特的酸味。

66bc16fc30e9f.png

当贵州的两大酸合体,想不好吃都是个难题。酸汤入口一瞬是鱼香,尔后才是酸,不像果酸那么锐利,也不像白醋那么单薄;好像坐上一道长滑梯,由轻到重,由慢到快,从口腔滑进胃里。回过神来是剁辣椒复合的酸辣,在鱼和豆腐的托底下倒也显得温和,密密匝匝地给口里留下绵长余味。

66bc588d729ae.png

深入大山,每个山头的酸风格迥异。贵州南部的小县城——独山,在经年累月后形成了独到“独山三酸”。头一道,是“盐酸”。原料选取当地独有的青菜,每年二月份开始制作,放盐、酒,先腌制半年;吃的时候要拿出来切块,清洗掉多余的盐分,加甜酒、糖、辣椒面、糟辣椒,再存放两三天。酸甜咸辣味道俱全,清新爽脆;搭配油脂丰富的肉类,实为上佳。

66bc16dfaf28b.png

将盐酸菜剁碎后调味小青龙,酸与辣并不抢戏,最为持久的是蔬菜的鲜与甜。小青龙倒像是个配角,数秒之后才登台,把虾肉的甜融入其中。山海风物相遇,却是黔味的极致演绎。

66bc589c94f34.png

第二道“虾酸”,动物蛋白发酵而成。新鲜的小河虾,放盐和酒拌匀,在坛子里封上半年。待颜色变得微泛粉红再加第二次料,看各家习惯加入烧酒、甜酒、辣椒和盐发酵。而发酵时间也全凭个人喜好,小河虾早已皮酥肉烂、极致鲜美。

66bc1bbabb7d3.png

虾的前世与今生碰撞,风味强劲的虾酸和软糯的俄罗斯甜虾完全是两个极端,组合起来却是莫名的和谐,茭白和甜豌豆构建了两者之间的桥梁。贵州的糊辣椒提供一丝跳脱的风味,让前菜的开胃小塔完整而新奇。

66bc5a289b0bc.gif

风味最强劲的当属“臭酸”,素臭酸是把青菜与凤仙花一起细细剁碎,与炒熟的麦子一起发酵成深绿色的乳浆,比虾酸多了些泥土和青草的植物气息;荤臭酸,则是将带油水的猪牛肉类炖煮在一起发酵。穿透力之强,连大多贵州人都无福消受。

大豆与酸的神奇相遇

与盐卤点的豆腐不同,贵州的酸汤豆腐需要精心留存的“酸汤”。将上一次做豆腐时留下的浆水发酵便是酸汤;相比盐卤,酸汤要温和不少,点出来的豆腐也格外弹软、香滑,却不失韧劲。

66bc16637219a.png

将酸汤点制的豆腐捏碎呈渣状,调味后揉搓成团,下油锅炸至外壳酥脆。划开小口,里面的芯是柔滑的半液态,拿起装入满满的酥黄豆、臊子、油辣椒、折耳根,像拿汉堡一般拿起、咬下,酥、嫩、鲜、香、烫。豆香与蘸水,是奠定贵州人民味觉记忆的灵魂组合。

66bc5af620f5d.png

“豆干之乡”毕节,将四四方方的小豆腐放在特制容器中“渥”上一两天,能做出特殊的嫩滑口感。而更重口的臭豆腐,要用特殊的干稻草,和白豆干交错着一层一层堆放起来,直到长出菌丝。放在炉火上烤制,豆腐里的气体将酥壳顶起,蘸上蘸水或辣椒粉,是滚烫的鲜。

一方水土,一方饮食;贵州,这片神秘之地开始以其野性之美冲出西南。当然这远远不是结束,这片热土,站在新世界的门口,迎来的只会是万物勃发。

668bbffb69d7c.png

668bc00621121.jpg

文章头图来源:yome。特别鸣谢黔香阁对本文提供的部分专业支持。部分图文资料引用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与传播,未涉及商业用途。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