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起司復刻宴:慢慢弄聯手主廚林凱維與大三元酒樓,從中國古食譜中重現百年起司風貌

活動 编辑/ 林家豪 2024.06.03

中餐系譜裡消失的起司文化,如今借學者、職人與廚師三手連袂再現。

你可曾想過,為何至今仍活躍在檯面上的中式食譜中,幾乎少見運用奶酪、起司等牛乳相關製品?若細究中國食用乳製品的歷史,根據文字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 1,600 多年前的晉朝。

因邊疆胡人遷徙至中原,將他們的原生飲食習慣帶入漢人的餐桌,後續無論在北魏時期賈思勰《齊民要術》、南宋陳元靚《事林廣記》、明代宋詡的《宋氏養生部》⋯⋯等多朝代多部著作中都能窺見奶製品入菜的記載。

然而明清以降,由於人口基數大幅增加,大量畜牧用地轉種經濟作物,乳源頓時大幅縮減,乳製品也隨之逐漸從常民飲食中消失。這讓台灣義式乳酪坊「慢慢弄」的創辦人兼起司職人陳淑惠(Isabella)不禁疑惑與好奇,該如何將乳酪重新引入台灣人習慣的中式菜餚之中?

機緣下 Isabella 認識了歷史研究背景出身,尤其近年潛心在中國飲食文化的美國歷史學者董慕達(Miranda Brown),兩人一拍即合,透過董慕達對中國乳製品食用歷史的理解,以及她個人在中國雲南等地的田調經驗,從歷代古籍中揀選了多道食譜,並邀請台中 Restaurant le Plein 滿堂的主廚林凱維以食譜「復刻」的形式接下挑戰,完成一共 8 道的中菜起司盛宴。

66542c7246a27.jpg

(從左至右)林凱維、董慕達、Isabella 三人以中國古代食譜穿針引線,復刻百年前起司菜餚。

本場起司宴也特意於台北大三元酒樓開席,作為創立已有 50 餘年的老字號粵式餐廳,廳堂、廂房與廊壁滿是古玩與藝品,盡顯典雅,置於每人盤下的玻璃餐桌墊透著暈染狀的淡麗色澤,與起司菜色相互輝應。而大三元的內外場團隊,對於中式菜色的節奏掌握與服務細節的拿捏也相當到位,讓人真能在餐會間悠然神往於歷史間,沈醉於古時起司文化的魅力。

66542c89ef24c.png

大三元酒樓充滿中式底蘊的用餐環境,令人醉心。

Isabella 以慢慢弄自製的「起司盤」開場,提示復刻宴的菜色都以盤中的起司品項為基礎進行延伸:有仿製雲南傳統做法的乳扇(又稱乳線),用 Mozzarella 拉整成片再烘乾,質地如乾燥的腐皮,富有韌性,含在口中溢出豐富的乳香和油香;也有類似於豆腐製法,將分離出來的酪蛋白壓實瀝水成型的乳餅(Paneer),溢著淡淡奶香,口感根據含水量與烹飪法,遊走在豆干與豆腐之間;而做乳餅剩餘的乳清也能再次加熱製作出鮮乳餅(Ricotta);還有比酸奶油口感更為細緻,以鮮奶油發酵提煉出的鮮酪(Crème Fraîche)。

66542ccdac9a5.jpg

復刻起司盤,組成從最上方順時針依次為:乳扇(雲南)、乳扇(慢慢弄製)、乳餅、鮮乳餅、土耳其起司(Peynir)、鮮酪。

Isabella 也坦言,古代所使用的水牛與黃牛奶如今在台灣無法取得,從乳源就難以做到百分之百的重現。在牛乳凝固的過程中,中西方的製程也有很大不同。西方常用凝乳酵素(Rennet)或凝乳酶來使牛奶中的蛋白質分離,如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起司工坊包含慢慢弄也多是使用此法。

然而中國傳統上是以從植物提煉出的酸水來當作凝乳的媒介,例如雲南地區會使用地方上特有的酸木瓜來兌煮熱水,利用其本身的酸性物質來使牛乳凝固。

面對菜色的重現程度,林凱維表示,古籍中的食譜少有詳細的份量比例記載,也沒有圖片參考,只能借助董慕達對食譜的理解,再加上自己的廚師經驗來判斷與揣摩。作為復刻宴,更注重食譜的「還原」,不刻意對味道做過多詮釋或加入當代料理手法。

復刻 8 道菜品,起司也能在中菜世界千變萬化

66542d13908a1.jpg

炸蟹角(左)、豆腐皮卷(右)

林凱維以兩款炸物小點敲醒食慾,「豆腐皮卷」食譜出自明代宋詡的《宋氏養生部》,是以腐皮包裹薑絲、筍絲、肉絲、萵苣絲、胡桃碎以及乳線,輕炸後表皮再刷上一層甜醬油,表裡十分脆口,鹹香中帶有絲絲乳香。

董慕達也特別以起源於美國,人氣堪比左宗棠雞的經典小食炸蟹角(Crab Rangoon)為例,形容當中以蟹肉絲與奶油起司混合的餡料,為幾乎在當代中菜無見蹤影的奶酪,有了表現與融入的機會。林凱維以慢慢弄製作的鮮酪取代原食譜中的奶油起司,口味上更顯清爽細膩,在加熱下有著蟹肉白醬的質地。

66542d9c0e94d.jpg

荷蓮兜子

盛行於宋、元兩代的「兜子」,是以澱粉皮包裹內餡的手法總稱。在《事林廣記》中記載荷蓮兜子是以煠去血色的細切羊肉獻混合著木耳、松子、榛果仁以及乳餅等餡料,鋪於粉皮上蒸熟,最後澆上濃郁麻醬以及奶酪享用。

在復刻中,林凱維以綠豆粉皮包裹羊肉內餡,再淋上用鮮酪混合的芝麻醬,奶香讓厚實的芝麻味輕盈起來,也讓帶點腥羶的羊肉餡溫順下來,與 Q 彈的綠豆粉皮一齊入口,是為絕佳搭配。

66542dc50b2ee.jpg

雪盫菜

雪盫(音同安,覆蓋之意),以潔白乳餅像似霜雪鋪蓋在青蔬的意象為名。原食譜中對於青菜種類並無詳細記載,林凱維改運用台灣當季蔬菜替換——小松菜、玉米、蓮藕與豆仁,而上頭微炙過的乳餅滋味淡雅,如綿豆腐在口中化開,相當舒心。

66542de332abd.jpg

蒸午仔魚

原在《宋氏養生部》食譜中,是以鮮魚表皮抹鹽後在魚腹中塞入豬肉餡料或乳餅一同蒸製。林凱維選用當季的午仔魚,魚身取刺完後填入取代豬肉餡的金華火腿,再置進花菇、綠竹筍一起烹煮。擱在餡料間的乳餅吸收了午魚、火腿以及菇汁的鮮美,作用像似蒸魚底下的豆腐或鮮蝦煲中的粉絲,集盤中味道大成,風味有時更勝魚肉本身。

66542e0804805.png

素包子

以麵筋與乳餅入餡,切碎的花菇、蘑菇碎、胡桃碎,配上切丁的乾柿、栗子、熟山藥等料,並簡單以醬油、鹽糖調味,林凱維按照《事林廣記》以熱燙出筋的太白粉漿製作出粉皮,包入上述素料餡。與其說是包子,在台灣的飲食經驗中更近似中南部的水晶蒸餃,卻以麵筋與乳餅取代肉餡的蛋白質角色。山藥與筍丁的脆口,以及蕈菇和堅果的香氣,都使包子吃起來毫不膩口,相當清爽。

66542e2ca81f9.jpg

餛飩

《宋氏養生部》所記載的「餛飩」,與我們今日所吃的餛飩大抵相同。除加進乳餅外,葷食魚蟹蝦雞皆可入餡,若要做素,竹筍、菠菜、薺菜等蔬菜亦好。林凱維以菠菜與乳餅混合成內餡,再以辣油與堅果油增加味道層次,最後淋上高湯一同享用。

66542e599216f.jpg

宮廷奶酪

林凱維形容這道菜「最簡單,但也是最困難的」。目前在北京依舊熱門的小點宮廷奶酪,以濾掉米粒的酒釀汁與牛奶混勻後蒸煮,冰鎮後的口感近似薑汁撞奶,像更鬆嫩的豆花。然而林凱維和團隊在廚房裡試蒸了好幾次奶酪,卻發現要達到理想的口感並不容易,很難穩定產出,是他細數復刻宴菜單中需要特別細心(還帶些忐忑)來照料的品項。

奶酪冰涼的口感配上酸甜口的酒釀汁表現清爽,而上頭點綴的薄切葡萄片更是林凱維的神來之筆,水果明亮的酸香與奶酪圓潤的奶香十分合拍,是個很稱職的收尾點心。

66542e7910fdb.jpg

油烙卷

《宋氏養生部》中記載古時以鮮乳餅與麵粉揉製成酥皮薄餅,再塗上蜜糖及包入多種果仁一起油烙成極富甜度的點心。林凱維在復刻中保留了食譜中薄餅的作法,但在內餡中除了果仁外,更多加上了紅肉李果醬、奶油起司與玫瑰鹽,讓口感更濃郁,酸度與奶香拉得更有層次。

起司復刻宴從古代食譜重新追溯中國起司的蹤影,於歷史中探尋如今式微的飲食文化。儘管受限於史料的記述以及食材的取得,讓風味呈現無法百分之百的還原,但也能窺見起司能與當今華人飲食習慣切合的機會,嘗試找到與中餐或台式家常菜相輔相成的方式,讓起司不再只侷限於西方的餐桌,而能拓展其風味的疆界,找到在我們日常飲食裡安身的可能。

-end-

66542ea1ee86e.jpg

攝影:林家賢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