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App
返回

濃縮山林霧氣與森林芬芳,盈盈農圃在海拔千尺上孕育段木香菇

野臺繫 编辑/ 李佳芳 2023.10.18

與太空包香菇截然不同,段木香菇吸收木頭養分,香氣足而口感紮實,令人一吃難忘。

草嶺公路盤山而行,好不容易才爬上高處,眼前的路又往山谷裡伏匿,恍然來到台灣地質運動最激烈的石壁仙谷,那上下竄行的路線爬了兩米又降一米,彷彿對海拔高度錙銖計較似的,使得地圖直線距離不怎麼遠的地方,卻花了一個半鐘頭才終於抵達。正正好海拔 1,000 公尺,這裡是盈盈農圃的第一網室。

草嶺最後的香菇寮

初來乍到的人不免心裡犯嘀咕,別的地方不好種嗎,偏偏要選在如此遙遠不便之地?憨厚耿直的陳安獎頗為不好意思,趕忙倒上自家猴頭菇乾煮的桂圓枸杞茶,解釋道:「30 年多前段木香菇是草嶺特產,這裡的家家戶戶都在種植。一直到山林禁伐政策頒布以及太空包技術流行,草嶺段木香菇產業走向沒落,大家紛紛改種價格比較好的茶葉,現在山上的香菇寮差不多只剩兩到三家了吧……。」而陳安獎之所以還維持小量種植,是因為親朋好友吃習慣了,使得父親不捨放手。

652646d66fd8f.JPG

許多草嶺菇農已改種茶葉,陳安獎仍守著上一代留下的段木香菇菇寮。

未竟的話語淌入一口茶湯,杯中升起的熱氣夾雜一種森林泥土的芬芳氣味,服順了毛毛躁躁的情緒。大夥這才注意起眼前,挑高黑網室下一排排直立整齊的段木,蜂蠟密封的植菌孔冒出小香菇,圓鈍厚實的蕈傘外圍還綴了一圈細雪般的白點,標準得如同卡通所畫出來的樣子——竟可以把香菇種得如此可愛!

百噸段木種出最大場

近年台灣茶行情節節下滑,陳安獎與妻子吳如瀅為謀出路,回頭接手父親的菇寮,依然採用傳統的段木栽培法。其實陳安獎不是沒想過用太空包來栽培,但嘗試的結果令他失望搖頭,「香氣差太多了。」

然而,用段木種植香菇完全是體力活,全場所需的段木足足有 100 噸,主要來自東部林場疏伐的相思木與楓樹,大卡車必須開上好多個小時才能抵達,運送的難度高——但卸貨也不低,得要人工搬到空地置放,等木頭的含水量降低,才能進行鑽孔、植菌、封蠟等作業。最後還需靠人力把段木堆成井字,那疊法也有講究,太密或太疏都不行。

652646f975e1d.JPG

盈盈農圃主要用相思木與楓樹段木種香菇,全場 100 噸的段木需要大量人力安置與處理。

走菌期間,陳安獎以照料寶寶的心情,為木堆蓋上帆布,好保持溫度,營造菌種喜歡的環境。相比太空包種菇只須 3 個月便能收成,段木香菇得要等待 10 個月,而走菌期間還得不時搬動,或是推倒澆水,或是顛倒置放,都是為了刺激菌絲成長。

吃環境長大的天然好菇

陳安獎說,段木香菇不靠施肥,不能噴藥,遇有蟲害必須人工抓蟲,而平時管理的關鍵在「水」。走菌時要維持溼度在 70 度左右,但到了出菇前夕則須升到約 90 度,萬一夏季乾旱缺水就必須仰賴噴水設備來調節。幸好草嶺的日夜溫差大,夜間低至 20°C 以下的氣溫,加上霧氣的天然加溼,香菇生長的速度雖慢,但肉質卻也格外肥厚。

65264725969c3.jpg

有賴草嶺的日夜溫差與霧氣,盈盈農圃的段木香菇肉質肥厚,樣貌可愛。

從沒有品牌到建立口碑,吳如瀅靠勤跑市集與擺攤,與各方農友互動交流,慢慢建立起自家香菇的口碑,成功走入主婦、里仁、永豐餘等有機通路,使山上的好味道傳到山下,那來自林木所孕育的香菇,因為吸收木頭的養分,香氣足而口感紮實,令人一吃難忘,從此成為鐵粉。

產地職人:盈盈農圃

產地名稱:雲林縣古坑鄉

產品特色:來自海拔 1,300 公尺、全程無農藥栽培的高山段木香菇,另有低溫烘烤 48 小時香菇乾

職人:陳安獎、吳如瀅

創辦時間:2010 年成立品牌

社群網站:盈盈農圃-猴頭菇、段木香菇

在地精神:大自然賦予最天然的栽培環境,是最符合香菇生長的天然環境

-end-

652649f1da580.png

攝影:見見美

相關推薦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