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台北精緻餐飲新篇章,黃以倫用 Restaurant A 踏出獨立第一步

資訊 编辑/ Atomy 2023.09.15

拋開季節和概念的框架,他以「Continumic」(生活動力法)定義自己的料理哲學。

許多人認識主廚黃以倫(Alain),是從 RAW 開始的。2014 年開幕以來,RAW 以台灣味、季節性主題套餐,為高端餐飲帶來新氣象。若說 RAW 是名廚江振誠對台灣的投射,黃以倫就是將抽象概念化為現實的執行者。因此,當他離開 RAW 之後,大家都在期待他的下一步。

這一步等了兩年,Restaurant A 終於開幕。投身廚房工作 20 年後,黃以倫終於有了專屬自己的代表作。

6503efdb727cd.jpeg

擁有紮實法式料理訓練的黃以倫,將透過 Restaurant A 一展個人風格。圖片來源:Restaurant A

他的餐廳裡,藏著他曾走過的路

所有廚師應該都想過擁有一家自己的餐廳。過去,黃以倫都在實行主廚交付的任務,直到成為自由身後,才有餘裕想像那家餐廳的模樣。而餐廳的模樣,必須回歸到主廚自身。「每一個品牌就像是一個人,人與人一定是完全不一樣的。」黃以倫說:「所以要理解這個品牌,就要先理解我自己,我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我的定位會是什麼?」

出身台灣、接受法餐訓練、到瑞典餐廳遊歷,他將廚師生涯的不同面向化為色彩。白色是他對法國餐廳的印象——白色的桌布、白色的廚服⋯⋯因此,Restaurant A 以白色為基礎,4 個空間再以深淺不同的白色區分。家具的木色代表亞洲與台灣,點綴空間的灰、藍色抱枕則象徵北歐。

6503ef8d69c8e.jpeg

Alcoholiday 香檳吧是進入餐廳的第一站,在此享用點心與酒水,為接下來的正餐暖身。圖片來源:Restaurant A

他希望 Restaurant A 有家一般的親密感,便把空間切割成 Alcoholiday 香檳吧、藝術走廊與用餐區。客人進入餐廳後,先在香檳吧的沙發坐下歇歇腿,喝杯飲料,享用小點。等到心情放鬆了、話題暖開了,再引領客人走經陳列藝術品的走廊,至用餐區入座,等待即將上桌的正餐。就像到親友家做客,先在客廳聊天,再上餐桌吃飯。隨著心情循序漸進的流程,消弭了 Fine dining 餐廳的拘謹氣氛。

而香檳吧階梯式的座位設計,是黃以倫為旅法歲月留下的紀念。「我在法國的時候待在香檳區,每天都要爬一個小山坡,走 15 到 20 分鐘的路,才會到我工作的餐廳。我希望把那個小小的記憶點做在這家餐廳裡面。」

6503efab79f4b.jpg

用餐區以偏暖的白為空間色調,可透過大面落地窗將街景盡收眼底。圖片來源:Restaurant A

以設計工藝家為主角的料理,用人情味調味

焦點轉向餐盤內,黃以倫為 Restaurant A 的料理邏輯造了一個新字「Continumic」(生活動力法)。Continumic 由 Continuity(持續性)和 Dynamic(動態的)組成,意指生活裡的所見所聞,都能成為他創作料理的主題。

「就像回家吃飯,你不會問爸爸媽媽這頓飯的概念是什麼吧?」拋開季節和概念的框架,主廚才能透過料理,反映他最當下、最直接的狀態。「我們不用刻意地去想出一個話題,反而是讓菜色很自然地生成,所以我們才會說這是『生活動力』。」

Restaurant A 開幕的第一份套餐,是以打造餐廳的 10 位設計師和工藝家為主角。從空間、餐具、畫作、制服到香氛,許多細節都有台灣設計工藝家的參與。黃以倫與他們一起經歷籌備的兩年,一起成就這家餐廳。這份開幕套餐就像他對每位設計工藝家的速寫,也像是對客人的自我介紹,將餐廳的每一處安排娓娓道來。

6503f1980b6ee.jpg

「白的點線面:盛夏的白」使用多種當季白色食材,堆疊出有穿透感的立體造型。

前菜「白的點線面」宛如在盤中立起的建築,正是向建築師吳聲明致敬的料理。他為 Restaurant A 打造穿透式設計,運用不同色階和質地的白拉出空間層次。因此,黃以倫從影響吳聲明最深的建築德國國會大廈發想,將野薑花、蘆筍、白玉米、百合根等食材輕巧疊起,味覺頌讚夏日的清香與鮮美,多層次的白也呼應餐廳空間的巧思。

6503f1b64acd6.jpg

「極致輕透的對比:酸模鮭魚」原型為經典法式熱菜,黃以倫將它轉化成符合亞洲口味的清爽冷菜。

「酸模鮭魚」的玻璃盤緣環繞著細小的氣泡,在光線的照耀下投射出一粒粒光點。這是玻璃工藝家林靖蓉的作品,對她而言,玻璃工藝是在熱熔與冷凝的兩極間來回探索。黃以倫抓住「溫度」這個關鍵字,將經典法式料理酸模鮭魚轉化成冷菜版本。奶油醬汁替換成白花椰菜泥,恰好斷生的鮭魚片取代全熟鮭魚肉,口感輕盈之外,視覺也有如玻璃般清透,表面映著一層光澤。

6503f17698075.jpg

「奇幻的盎格魯餐桌:英式早餐」再現服裝設計師詹朴與金工藝術家王翔的英國生活。圖片來源:Restaurant A

主餐罕見地端出一份「英式早餐」,象徵服裝設計師詹朴與金工藝術家王翔的旅英生活。盤中番茄、薯餅、血腸和燉白豆醬汁一樣不缺,培根則升級成牛小排,上頭鋪著蘑菇楓糖肉末酥酥脆脆,散發誘人香氣。迷你荷包蛋可不是單純的鵪鶉蛋,黃以倫取下蛋黃,放在綿密酸軟、用優格製成的蛋白上,在一目了然的餐盤裡藏點意想不到的驚喜。

Restaurant A 試營運的第一天,設計工藝師是第一批賓客。直到拿到菜單,他們才知道黃以倫默默記下自己的大小事,無論是創作風格、人生故事、甚至是飲食喜好,再從中發展料理。「很多廚師都能做出很好的作品、很好吃的菜色,但是比起那個更重要的是人情味,我想人情味超過所有的調味。」

休息的兩年中,除了籌備餐廳,黃以倫到台中弘光科技大學指導學生,自己也學了咖啡、茶與酒。人生難得有空窗期,他終於體驗到大眾的生活節奏,在上下班尖峰時刻卡在壅塞的交通中,還過了兩次聖誕節。「別人都說不要去新北耶誕城,可是我以前沒有機會過聖誕節,想說去看看也好。」

餐廳開幕了,代表黃以倫又要回到在廚房深居簡出的生活了。他說:「我很喜歡工作,待在餐廳的時間很長也沒關係。」那位工作狂主廚回來了。

-end-

6503f1e90dcbc.jpg

首圖來源:Restaurant A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