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深圳植庭日料新任总料理长马场大辅的过往:从厨 18 年,曾在日本神奈川县唯一三星米其林餐厅“幸庵”工作,丰富的工作经验与漂亮的履历,让人在未吃他的料理之前,就已安心大半。高级日料的技艺与中餐一样,需要大量时间和经验累积,没有捷径可走。
好的餐厅,从料理人到空间环境,再到菜品所有的元素缺一不可。它们彼此相连,构成了一个属于餐厅的“能量场”。
随着迈入室内,这种信任感加深了。纯正的日式空间设计,透着淡淡的侘寂(wabi-sabi)感。板前与包厢之间的障子纸上绘着花火,让人联想起海边、夏日,以及在各色浴衣之上绽放的花火大会。
空间内部环绕“千利休色”,即便日光强烈地渗透进来,也转化成了一片柔和。板前的席位,正对着屋外的日式庭院造景,是沁人眼底的绿意。
好的就餐环境是柔和、舒适、不刺激人的。毕竟,食物才是一间餐厅真正的主角。客人坐定,不需要任何言语,马场桑用行动传达着:“不用担心,今天的一切都交给我了。”
时间在这里的流速,好像也慢了许多。
水無月,人间的水,天上的月
六月,在日本也被称做水無月(みなづき),用来象征梅雨季。
日本高级料理和中餐一样,讲究不时不食,讲究在碗碟间展现四季与食物的流转变换。
水無月的尾声,在深圳植庭日本料理,开启了这个季节的风物诗。
先付
鲍鱼、象拔蚌作为前菜,用了法式牛肉清汤与鲍鱼高汤做底,刨上白芦笋片与切碎的秋葵,是清爽却不乏滋味的开场。
向付
用到日本大分县正当季的伊佐木鱼,通常大小在 0.8kg 左右,店里用的重达 1.6kg。用到中腹与大腹,轻微炙烤,让客人体会来自一条鱼不同部位,肉质的细腻度与油脂感的区别。顶部放上适量的橙醋啫喱,平衡了多余的油脂感。
煮物碗
还记得落座没多久,马场桑用真昆布泡了一碗水,在锅中用小火加热,用作出汁的汤底。其中的关隘在于,水不能煮沸,将木鱼花放入沉淀,带出食材的香气与滋味,取其“一番出汁”,是干净纯粹的味道。马场桑说,整个过程要温柔,猛火或者过于急躁,都会使出汁有杂味。我愿将之称为,一碗“心无杂念”的汤。
将这份纯粹的汤底淋入来自日本静冈的黑睦鱼,并将莲藕泥与葛粉混合,做成类似冰块的形状,冷却定型成为“莲藕豆富”,带来鲜美底味的同时,带出海产、蔬菜、豆制品不同层次的清新味道。
烧物
在属于日本夏天的风物诗中,香鱼是绝对不能错过的一个。
这个时节的香鱼最好,再晚一点点,香鱼瘦了,少了油脂,也就不好吃了。这道开席前就在准备的料理,来自琵琶湖的香鱼被串成好看的波浪形。放到添了备长炭的烤架上,以斜烤的方式烤制,鱼身的油脂慢慢流向鱼头,食用时也会带来不一样的脆度与风味。
烤制好后的香鱼,放入竹编器皿里,最下面一层点燃稻草熏制,以蓼叶铺底——这种和香鱼生长在同一水域的植物,长着和香鱼类似的外观,细长的,悠扬的。经过烟熏的香鱼,配上大阪的石川小芋,底部挖上一个小孔,填入大德寺的纳豆,带来如同豆豉般发酵的香气。
因为保留了内脏的缘故,很多人吃不惯香鱼的“苦”,马场桑解释道:
对于日本人来说,那强烈的味道,不是‘苦’,而是‘甘’,也被叫做旨味(鲜味),与香鱼自身散发的淡淡青瓜味,都是夏天的恩物。
用来盛放这道菜肴的碗碟,也颇为讲究,形似落叶,有种寂静的简素之美。这种工艺称为备前烧的器皿,特色在于不上釉、不绘彩,完全靠火焰和技巧来制作陶瓷,和料理香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火焰与时间造就的艺术。
有句话说,苦夏长,心事也长。没有吃过香鱼之“苦”的夏天,大抵是不完整的。
烧肉
呈现着暗红色泽的炭火菲力,看似还保持着较生的熟度,事实上,它历经三次的烤制,每烤完一次,会放到一旁缓释、休息,再进行第二遍烤制。如此这般,重复三次工序后,外表保留了漂亮的色泽,但余温已将肉加热到全熟,汁水饱满,肉质细嫩。
搭配京都的万愿寺辣椒,辣度低,却有着很好的肉感,再佐以一点点自制京都酒糟辣椒,让整道菜口味平衡、调和。
口直
筵席过半,马场桑取出“冰砖”,手起刀落娴熟地凿冰,不一会儿的功夫,一个通体透明,没有杂质的冰碗就诞生了。
江户时期,冰还不是易得之物。因此,人们在 2 月藏冰,等到 6 月炎夏把冰取出,进奉给德川将军。一块穿越时间的冰,多么弥足珍贵。现代冰虽易得,但藏在冰里属于马场桑料理人的心意不变。
凿好的冰碗,盛放着岛原小町素面,配上来自北海道的海胆,透心凉的冰爽与鲜甜。呲溜溜吸入素面的过程里,暑气就已消解大半。
强肴
作为一个没有那么热爱甲鱼的食客,马场桑料理的甲鱼,让人心悦诚服。
相较于追求吃甲鱼裙边的胶质感,马场桑用甲鱼的腿作为主角,甲鱼腿烤制入味,多一分就柴,少一分就不够。火候掌握得当,让甲鱼腿呈现细嫩的口感。
御饭物
逐步迈入尾声,马场桑显然不想以一个简单的釜饭草草结束。
上一道菜里甲鱼“消失”的裙边在这里出现,用二番出汁的手法,吊取醇厚高汤。用到了煮姜水,既应和了时令,同时姜微微辛辣的风味去除了甲鱼的杂味。饭中还加入了“黑七味”,黑七味指的是海苔、山椒、紫苏、陈皮等七种黑色辛香物质,让整碗米饭除了有高汤带来的浓郁口感之外,收口清新,带有回甘。
诚如马场桑所言,他想带给客人的“好吃”,是一点一滴注入到料理之中的。不以一两道菜炫技,唬住客人,然而当你试完整套菜单,发现处处都蕴藏着技巧。就连收尾时的水菓子,一道简单清爽的羊羹,里面使用的红豆沙也过滤了七次,经过泡煮,前后需要费上两天的功夫。
植庭日料,让人明白,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急不来的。需要静候、等待,然后顺应它的发生。如同四季的轮回,月朗星稀之日,美好的夏天已经悄然而至。
一间餐厅对于食材,对于客人的敬畏心,都一五一十地呈现在料理之中了。
头图来自植庭日本料理,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餐厅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