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 2014 年獲得拉丁美洲最佳女主廚,哪些成就讓她更上一階?
從拉丁美洲晉升世界最佳女主廚,她打破世人對墨西哥料理的狹隘印象
今年世界最佳女主廚獎落墨西哥市,由 Elena Reygadas 摘下桂冠。她的餐廳 Rosetta 在一座有歷史的老宅中,從挑高房間垂墜而下的枝葉藤蔓,讓氣氛變得柔軟且帶點詩意。陌生的墨西哥食材在盤中展露鮮明色彩,訴說這片土地的風土與文化故事。
在正式踏上廚藝之路以前,Reygadas 在大學主修英國文學,論文主題還是吳爾芙的小說《海浪》。畢業後,對烹飪的熱愛召喚她到紐約學習法式料理,並投身麵粉與酵母環繞的麵包世界。後來她追隨義大利主廚 Giorgio Locatelli,在倫敦餐廳 Locanda Locatelli 工作 4 年。直到大女兒出生後,她回到墨西哥。二女兒出生數月後,Rosetta 開門迎賓。
許多主廚在海外學習異國料理,回到故鄉後,才開始回頭探索自身文化。Reygadas 也不例外,早期的 Rosetta 明顯受到義大利烹飪技巧的影響。隨著她開始嘗試墨西哥食材和烹調手法,餐廳逐漸轉型成墨西哥食材與料理文化的舞台。
「我認為我的食物是墨西哥風格的,即使它不是傳統的墨西哥食物,而且我不只使用最傳統或最俗套的食材,」她在《洛杉磯時報》的訪談中說道:「到了 20 世紀,我們意識到要創造一個國家的食物、藝術和文學典範,來描述我們身為墨西哥人的身份,並將墨西哥推向世界。」
在她看來,這樣的努力卻帶來副作用──玉米、辣椒、青檸、番茄、南瓜和仙人掌果⋯⋯世界對墨西哥食物的印象變得狹隘。「但是其他地區呢?在玉米不普及的北部,他們使用的牧豆呢?或者野生蘑菇,我們在墨西哥擁有那麼多品種?」
因此,在她的料理中,常出現不容易聯想到墨西哥的在地食材,如茴香、墨西哥胡椒葉(Hoja santa)、馬米果(Mamey)、飛螞蟻(Chicatana ants)、甜菜及粉紅胡椒等。它們的味道濃郁而獨特,有時對味蕾來說是個挑戰。
對墨西哥飲食的深度探索、將各式奇異風味和諧調配,讓 Rosetta 成為世界與拉丁美洲 50 最佳餐廳的榜單常客。餐廳能發揮的影響力不止於此,Reygadas 創立獎學金計劃,讓弱勢婦女有機會在餐飲業中成就一番事業。她也曾將墨西哥傳統麵包 Concha 改造成乳房形狀,收益全數捐給 CIMA 基金會,支持乳腺癌的治療。
身懷烹飪天賦,並運用自己的能力帶領更多人一起前進,這是 Reygadas 繼 2014 年的拉丁美洲最佳女主廚後,今年進一步獲得世界最佳女主廚的最大原因。(撰文:Atomy)
曾是世界第一的餐廳,現在將作為博物館重新開放
2011 年,西班牙名廚 Ferran Adrià 選擇關閉正值鼎盛期的米其林三星級餐廳 El Bulli,在烹飪界引起巨大衝擊。但現在,這家曾是世界第一的餐廳,正準備作為博物館重新開放。
El Bulli 於 1964 年首次開業。Adrià 在 22 歲時進入餐廳工作,僅用 18 個月就成為主廚。在他的帶領下,餐廳於 1997 年獲得米其林三星,並一直被譽為頂級餐廳。在料理創作中,Adrià 打破傳統,以泡沫、晶球、液態氮等物理化學手法,改變食材原本的質地和狀態,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呈現於食客面前,掀起了一場「分子料理革命」。
在餐廳屢屢獲獎的巔峰時期,Adrià 則認為:餐廳現在變成了一個必須馴服和改造的怪物。如果繼續營業,在原有水準上進行創作,只會導致失誤。因此,在 2011 年毅然選擇關閉餐廳。
最初,El Bulli 計劃在關閉 3 年後作為烹飪實驗室重新開放,但由於環境條件不允許(餐廳位於 Cap de Creus 自然公園),該計劃被擱置。
今年 6 月,餐廳時隔多年,終於將回到大眾視野。在這棟名為 El Bulli 1846 的建築內,人們可以看到 El Bulli 是如何透過烹飪的語言,探索極致的美食體驗,一步步獲得成功並成為西餐廳的典範。(撰文:錢嘉琪)
名廚 Paul Pairet 回歸法國,新餐廳主打復古燒烤
Paul Pairet 在法國出生並接受烹飪訓練,在上海經營 Mr & Mrs Bund、Polux、Charbon 和 Ultraviolet 等 4 家創新餐廳,其中 UV 更是自 2017 年蟬聯米其林三星榮耀至今。如今,Pairet 重返巴黎,在克里雍飯店(Hôtel de Crillon)開設新餐廳 Nonos & Comestibles par Paul Pairet,這也是自 2000 年以來,他在法國和歐洲的第一個菜單創作。
「回到巴黎,沒有所謂的『合適時機』,」Pairet 說,「對我來說,找到合適的地點才重要,克里雍是我在巴黎最喜歡的飯店。」Pairet 對這座歷史悠久的飯店情有獨鐘,他將 1950 年代或 1970 年代的復古燒烤概念引入 Nonos & Comestibles 餐廳,邀請食客回味讓人熟悉的傳統法國美食。
Nonos 的名字源自法國兒童用來表示「骨頭」的可愛說法,Pairet 以此傳達自己「肉食者」以及「狗狗愛好者」的身份,並展現出這家新店不挑剔的個性和熱門食材──帶骨肉。
菜單上有新鮮的蘿蔔配大量奶油、切片的鮮烤法式鹹派(Quiche)、黑胡椒牛排、浸泡在大蒜奶油裡的蝸牛、魔鬼蛋(oeufs mimosa)配鮪魚和鳳尾魚、洋蔥湯、烤龍蝦、海鮮拼盤和來自法國各地的各色烤肉。毗鄰 Nonos,Pairet 還推出了 Comestibles,一個熟食櫃台,提供最好的海鮮、冷肉、燻魚和起司。
對於新餐廳的菜餚,Pairet 曾開玩笑地評價:「是一種簡單的練習,幾乎是家常菜。所以不要指望任何風味衝擊。」在上海以視聽饗宴 UV 掀起一場烹飪海嘯之後,又在巴黎回到烹飪哲學的根基──味道好、效果好。「我享受用更簡約的方式來做餐廳,這持續培養我對烹飪的熱情。」(撰文:金庭)
-end-
首圖來源:theworlds50best。部分圖文資料引用自網路,僅作資訊分享與傳播,未涉及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