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齋、川味看似沒什麼關聯,結合起來卻產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
主打精緻素食川菜,連續兩年登上成都米其林指南的一星榜單,成都博舍酒店裡的謐尋茶室,就是這樣一間不尋常的餐廳。
米其林指南官方推薦如此描述:菜式靈感源自大慈寺的素齋,廚師運用本地優質食材,發揮創意製作出多款清新可口的精緻素食,以及富有本地特色的菜餚。
脫胎自素齋的菜餚,並且兼具四川之味。素齋、川味兩種看似沒什麼關聯的元素碰撞在一起,卻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虜獲食客與評審的芳心。
從二十四味開始
成都博舍的行政副總廚 Tony Xu 曾有多國工作經驗,這些歷練一一反映到料理中,成為創作的養分。
從開胃小食中,可見一斑。
在今年初的春季菜單裡,Tony 從四川味型二十四味挑選 3 種:鹹鮮風味首當其衝,寶塔菜微微打碎,保留著顆粒感,凝固於晶瑩透亮的膏體之內──不過這個膏體,並非瓊脂(即洋菜)或吉利丁,而是採用四川冰粉的製作方式,讓食材更加自然無添加。
第二味,是燒椒鮮竹筍,蜀地產竹筍,品質一絕,配合著燒椒的微微辣味,輕柔地刺激味蕾。
第三味,芥辣麥藕,蓮藕自然沉澱的澱粉與麵粉綜合,還原蓮藕的形態,用川味中典型的芥末味型進行調味,3 款開胃小食,吃到此處,食客的味覺徹底被喚醒。
小小的開胃菜裡,每個細節都透露著主廚的細膩與巧思。
雞樅菌油燜麻婆豆腐配高原野米
素食與川味的結合絕非易事。刻板印象中,素食離不開「清淡」二字,而辣作為川菜的特色之一,與「清淡」顯然相去甚遠。
Tony 的烹飪理念是,謐尋茶室作為一家成都的餐廳,顯然不能摒棄川味的符號,「我們要照顧好外地來的遊客,更要照顧好我們的鄰居──本地人的口味。」於是他往食材下功夫,以此平衡口味。
以雞樅菌油燜麻婆豆腐配高原野米為例。麻婆豆腐是家喻戶曉的川菜,重油重辣可說集合大眾對川菜的主要認知。「經典川菜做成素食的時候,我顯然不能過度改變它本身的味型,麻辣是這道菜的標誌。」
Tony 以絹豆腐替代老豆腐,口感更細膩。傳統麻婆豆腐中的肉末,雖然不是主角,但具有關鍵作用,增添整道菜的風味。素食版如何補足缺少肉類的鮮香?
「我們嘗試了很多食材,比如茶樹菇等等,後來試到雞樅菌,它能帶來如同肉類的油脂感和香氣。」
麻婆豆腐是下飯菜,讓人忍不住大快朵頤,因此選用什麼米飯搭配顯得非常重要。Tony 挑選兩種米混合,統稱為「高原野米」。
一種來自川滇之間的瀘沽湖地區,生長在海拔 2,000 公尺以上,產量較低,生長週期約為 260 天。較長的生長週期讓高原米沉澱更多風味物質,味道因此更加香濃。另一種米產自加拿大,將它烤成鬆脆的口感,兩種米混合,再拌上豆腐,一口中吃到軟、嫩、脆的口感。素食版的麻婆豆腐也可以變得豐富有趣。
手工菠菜擔擔麵
身處成都,Tony 一直在思考,能否做出一款有成都特色的麵食?
擔擔麵是當之無愧的首選。謐尋茶室的擔擔麵採用義大利麵的手法製作,將菠菜榨汁,過濾後與麵粉混合,沒有加入雞蛋,僅藉由提高鹽的含量,讓麵條有筋道。不加雞蛋,也是 Tony 想嘗試的方向之一,不僅做素食(Vegetarian),更想挑戰不含蛋奶的純素(Vegan)。
在擔擔麵經典醬料風味的基礎上,Tony 提高麻醬的比重,將傳統的花生碎替換為開心果、夏威夷果,使堅果的香氣更加濃郁、突出。通常擔擔麵裡的豆芽菜,會比較濕潤,為了增添口感,先簡單風乾豆芽菜,讓它加在麵條上更具蓬鬆的空氣感。
從開胃菜到兩道主食不難發現,謐尋茶室所做的菜餚,不是激進的改造,而是以一種溫潤的方式開場,在每個細節上微微調整,採用蔬菜、蕈菇等植物性的香氣置換原本肉類、海鮮的味道,素食也可以好吃,且令人放鬆。
Tony 做素食的想法很清晰,一方面選擇天然、健康的食材,用原汁原味的烹調手法,激發食材本身的質感,另一方面,他也想尋找更有意思,不是隨處可見,卻存在於他記憶中的食材。
例如其中一道開胃小點,他便用到洋薑這種食材。Tony 在西昌長大,洋薑在他小時候,是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食材,買一顆只要剝掉皮,就可以直接食用。洋薑不是薑,是一種根莖類食材,口味相當特別,脆口又擁有豐富汁水,滋味鹹甜交織。
四川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罐引以為傲的泡菜罈水,配方不同,泡出來的醃菜滋味也是各有特色。Tony 用「跳水泡菜」(註)的方法醃漬洋薑,差不多 12 小時,是四川人熟悉的作法,卻帶來不同的口感與滋味。
註|跳水泡菜又名洗澡泡菜,製程相對簡單,多半挑選硬質脆口的根莖瓜類蔬菜,在醃汁中淺漬 8 至 12 小時即可食用。
獲得米其林之後
作為中國米其林指南星級榜單上為數不多的素食餐廳,Tony 坦言,在謐尋茶室拿到一星肯定之後,自己的心態上也有所轉變:「國內做素食,還在一個探索階段,獲得了米其林認可後,讓我們探索的方向也更加明確了。首先讓我們更有信心,證明我們現在的方向是正確的,有了一個正向的迴響傳遞到我們團隊。我們走的不再是一條未知的路,而是一條充滿希望的路。」
謐尋茶室背靠大慈寺,在創新之中,有機結合四川本土風味的素食,一切都是那麼的和諧與自然而然,誠如 Tony 所說,素食未來的路,充滿未知,但也充滿了希望。
-end-
除署名外,文中圖片由餐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