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从金融业半路出家,历时一年半开自己的餐厅:专访 Stephanie Wong 主厨

專訪 编辑/ Hsiang 2022.06.27

她如何短时间内在烹饪这条路上交出亮眼的成绩?

如果你有一纸漂亮的学历,在金融界也有一份稳定发展的工作,大概不会在三十多岁前途一片看好的时候,突然转身离开舒服的办公室,走进日日挥洒热汗的厨房。

但 Stephanie Wong 就这么做了,跌破身边人的眼镜。

32 岁那年,她从银行辞职;18 个月后,在香港湾仔日街开张自己的餐厅 Roots。人生路上急转弯,旁人眼中看似鲁莽,却是深思熟虑的目标追寻。

从普通上班族的节点走到餐厅主厨的位置,她历经厨艺学校的专业训练,高端餐厅的实战经验,再加上种种生意型态的尝试,Stephanie 没有执着特定的烹饪事业形式,仅仅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倾听内在,而走到了这里。

上街市的隐喻

幼时随父母移居加拿大,Stephanie 在 8 岁时回到中国香港,祖母是她的主要照护者,这意味着她每天放学后的固定行程之一,就是陪祖母上街市买菜。

从气候凉爽、环境舒适的温带国家,搬回潮湿拥挤的热带城市,小女孩可不怎么适应,更别提九○年代的香港街市不设空调,卫生法规亦没那么严谨,鸡鸭鱼肉血淋淋地吊挂,卖海鲜的宰鱼,养鸡的杀鸡,十足对小孩的震撼教育。

而且祖母为求买到最新鲜的食材,总是先往这些吓人的摊位走去。Stephanie 如今回望这段儿时记忆,自然已能笑看,还悟出一番道理,“我后来觉得这很像一种人生隐喻──你总是得先经历种种试炼,才能得到想要的。这也是一种港式烹饪的精神,我们走过很多艰难的关卡,只为得到最新鲜的食材。这很关键,有多麻烦不重要,重点是新鲜度。”

62b965f9030a4.jpg

Stephanie 不但笑看儿时恐怖的街市回忆,还悟出一番道理。摄影:Moses Ng

采买完毕回家,祖母着手为家人烹煮晚餐,小小的 Stephanie 在一旁看着,渐渐看出兴致,开始会试着帮忙炒点青菜,“我奶奶很随性,她不介意我乱碰”,这算是她的烹饪启蒙。

当时她最喜欢的家常菜是蒜蓉炒苋菜,从小就能分辨许多味道差异的她,特别享受苋菜的独特风味──“我后来做 DNA 测试,发现我是一个 Supertaster(味觉超能者)”──也在祖母的熏陶下,深知如何烹调这种亚洲特有的蔬菜。

“苋菜有点苦,又有点爽,还有点菠菜的味道,甚至有点咸味,那是一种会让人上瘾的蔬菜,一点也不平淡。你需要足够的镬气,才能让它爆香,但因为里面有叶片,如果火力太大,炒得过熟,苦味就重,所以真的很需要绝佳的平衡。”

内心的声音在耳边喋喋不休

大学读经济,毕业后进入金融界,尽管对做菜有些兴趣,Stephanie 的成长途径与其他亚洲小孩并无二致。可是她终究是一株风味与众不同的苋菜,在银行上班的最后几年,从厨的念头好似一个唠叨的人,在她耳边喋喋不休。

“我知道那是很个人的决定,所以当时想的是,不能仰赖父母帮忙,因为那对他们不公平。毕竟他们养育你,然后你到了 32 岁突然决定都不要这些,这很任性吧。”

于是 Stephanie 确保自己有足够的资金生存,做好“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收入”的实质与心理准备,此外她安排自己去上厨艺学校,尽管对于烹饪有粗浅的认识,但唯有获得坚实的厨艺技术,才能真正拓展成事业。

“读厨艺学校是我唯一最确定的计划,那段日子应该是我人生第一次对于未来几年没有明确的规划。原本在银行工作,总会想自己三、五年后人在哪里,但是从厨这件事,就是想着:不如我先去读厨艺学校,到时候再看看会怎么样?相信自己会找到方向,有点像是,抱持信心、奋力一搏(Leap of faith)。”

62b966478c9d9.jpg

尽管没有明确的规划,但 Stephanie 对于即将面临的挑战并非毫无准备。摄影:Moses Ng

然而在 Stephanie 奋力一搏之前,可不是对自己即将面临的挑战一无所知。她一再强调,所有事情发生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当时她的生活圈里有朋友开餐厅,便向对方提议让她周末去厨房里兼职做两天,体验专业厨房的节奏。

“结果跟地狱差不多。我已经一周在银行上班 60-70 小时了,周末再去餐厅工作两天,很硬(hardcore),但真的很好玩。”Stephanie 提起那段经历,好似疲累感再度涌上,不过又接着说:“我觉得去尝试看看那是怎么一回事,非常重要。很多人会觉得转换跑道应该要从 0 催到 100,直接跳进去,那是自杀行为啊!”

法国给我的苦与蜜

几经评估,Stephanie 决定就读教学观点较为现代、也重视观念建构的 Alain Ducasse 烹饪学校(Centre du Formation Alain Ducasse),相较于技术,可通过个人勤加练习而增进,她更希望在投入新的学科领域时,有人能指点她其中的想法、概念、哲学或是历史。

你如果煮一道菜,却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很难真正煮出正宗的味道。所以我觉得去学校学习有关食材的知识,比较重要;至于技术,可能辛苦一点学吧,也许不用在学校里学到全部,也许我直接去一间餐厅里被骂得半死地学──而我也确实这么做了,在那个环境下很痛苦,但真的会学起来。”

她在厨艺学校里完整学习法国的农业体系,了解他们如何为农畜牧业产品分级,这个季节该吃什么食材,要去哪些产地搜罗,她在那里学会尊重食材的源头,实际品尝不同等级食材的滋味。在学期间,她也被分配到法国南部葡萄酒小镇 Saint-Émilion 的星级餐厅 Hostellerie de Plaisance 实习。

若说在学校里是往脑袋灌注专业知识,那在法国的星级餐厅,就是对身心铸造铁血磨练。

那段经历让我更加认清这个行业,我当然一直知道做这行很辛苦,但我不认为应该如此。他们做事的风格,就是很法国,是他们习惯的方式,当你还资浅,你的主厨就是会这么对待你,等到自己变成主厨,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新人,完全是一场阶级游戏。”

62b96693dd3ab.jpg

法国星级餐厅的地狱厨房,让 Stephanie 看清行业的弊端。摄影:Moses Ng

在那样一个风光明媚、气氛悠闲的小镇里,Stephanie 工作的厨房却是怒气冲天的炼狱,总是充满诅咒叫骂以及令人无所适从的浮动烹饪标准。行政主厨可能早上 10 点突发奇想做一道新菜式,命令他们中午 12 点就开始供应,即便资深的厨师都感到为难;若对于不合理的指令提出质疑,更会遭受情绪暴力的回应。

Stephanie 描述这段往事,口气中仍透着不以为然,“没必要搞得那么高压,你可以事先规划啊!你之所以需要对某个人大吼大叫,其实就是你没有准备好。”作为一个外来者与业界新人,看待这个行业的弊端,她的眼睛比谁都雪亮,“条条大路通罗马,有很多方式能达到同样效果,应该尊重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这样或许会得到比较好的结果,而不是让每个人都精疲力尽。

当她回到香港进入二星餐厅 Amber 工作,在名厨 Richard Ekkebus 麾下历练,又是完全相反的光景。

“他是荷兰人,很高标准,也很严格管理厨房,但他做事的方法非常有条理,很自然地,跟他一起工作的人就知道要拿出高标准的东西给他。看他工作很过瘾,他可以在高压之下做事,但表现得非常冷静。”

历经天壤之别的管理作风,Stephanie 显然从中找到最合适的选项,后来她开设自己的餐馆 Roots 采用开放式厨房,所有一举一动都展示在顾客面前,而在那个厨房里,气氛向来平静。

62b967306d2d0.jpg

Roots 的厨房采用开放式,一举一动都展示在顾客面前。摄影:Moses Ng

准备好怎么创业了吗?

从银行辞职到餐厅开业,历时 18 个月,以职业生涯转换来说,可说是飞速,Stephanie 却觉得还不够快,“当时我已经 32 岁,时间对我很不利,那 18 个月我没有闲过,一直在尝试不同东西,摸索和解决问题。”

她试过各种生意模式,首先是制作精致午餐外卖,这个灵感源自在金融界上班的经验,有感于忙碌的港人往往以粗糙滥制的食物裹腹,不仅缺乏营养,也无助提振精神,“每天都到 12 点才想要如何快速解决午餐,那你吃的是怎么样的垃圾啊?”她想起自己在银行工作的后期,经常自备健康的餐盒,吃得干净饱足、神清气爽,做事也更有效率。

无奈这样的理念终究缺乏市场支持,结果不如预期。后来她尝试鰂鱼涌糖厂街假日市集的快餐车,凌晨 3 点起床,4 点到 8 点恍惚备料,10 点匆忙赶至糖厂街,11 点到下午 5 点营业,至此已经上工 14 个小时,傍晚回去还要收拾清理,实在不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大约在开餐车的时期,Stephanie 结识香港的饮食顾问团队 Twins Kitchen,参与他们的孵化器计划,因而有机会在 PMQ 元创方开设 Pop-up 餐会,“以结果来看,Pop-up 的形式似乎是做得最顺畅的,我的确很享受营运一间餐厅、规划整份菜单,而且也很意外餐会的回响很好,毕竟没有人认识我。”

从入行到创业,Stephanie 始终是踏实的心态,她把许多人从业几年才会经历的甘苦,浓缩成一颗 18 个月的胶囊和着汗水吞下,之所以这么拼命,一方面被时间追着跑,另一方面则想要确定哪条路真正属于她。

很多厨师会有一定要开一家餐厅的执念,但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在这条路上前进,只是当时在我看来,开餐厅是最适合的选项,天时地利人和,条件都到位了,那是让我感觉最有共鸣的方向,势必就会往那里走。”

62b967049189e.jpg

Stephanie 没有执着开一家餐厅,而是自然而然走到这里。摄影:Moses Ng

什么是合理的 Fusion?

2018 年底,Roots 在静谧的湾仔日街亮灯,小小的餐馆每天供应着揉合港式烹饪与法餐元素的菜肴,这是 Stephanie 自有兴趣下厨以来,就很习惯的混搭手法,但若要给她贴一个标签,大概就是如今毁誉参半的融合菜(Fusion)。

Fusion 已经有一种坏名声,但这种做菜方法其实是全球化之下必然的结果,如今看来也非常自然,因为人们四处迁移,如果一个老外很喜欢中菜的味道,因此开始做中菜,那也是可以的啊,不应该有既定的规则限制。”

不过她也强调,合理的 Fusion 奠基于对两种菜系做法和风味的深刻理解,找到彼此共享的原则,否则随意拼凑只会招致批评。

以 Roots 招牌菜之一“牛肉塔塔”来说,Stephanie 熟稔法式牛肉塔塔的食谱,把芥末酱的角色改由香港老牌辣酱余均益担纲,因为老饕都知道去大排档吃干炒牛河,淋余均益拌着吃最合拍;此外她受电影《食神》影响,海陆食材的组合势必碰撞出更加美妙的鲜味,于是在牛肉塔塔上点缀 XO 酱。

虾多士

62b9677b4c154.jpg

摄影:Mose Ng

老香港的疗愈美食,被 Stephanie 改造成更有层次的开胃小点,她第一次吃到虾多士的时候惊艳不已,但直觉这道炸物需要来点酸味的平衡,多方测试后,决定腌渍洋葱是最恰当的选项,既能解腻,又能突出甲壳类海鲜的风味。

同时她在开发另一道鲑鱼卷的菜式,兴之所致地挪一坨鲑鱼卵到虾多士上,营造出意想不到的口感。最后再放一小片薄荷,让所有味道都冷静下来。

豆豉炒蚬

food_128212

点击查看作品详情

“豉椒炒蚬”是 Stephanie 从小喜爱的广东菜,也是许多港人的大排档记忆,“蚬有一种让人上瘾的味道,每次吃豉椒炒蚬,你一定要用手拿起来吃,而且要吸那个壳,因为酱汁都在上面。”

她在法国学到以柑橘类烹调海鲜──“他们会用柳橙煮龙虾,非常棒”──决定如法炮制,除了以白酒、鲜奶油烹煮新鲜的文蛤,最后淋下的豆豉葱油里,还调入少许葡萄柚汁,选用葡萄柚是相当有趣的想法,介于柠檬和柳橙之间的酸甜味,以及特有的微苦,让这道料理富有深度。

法式烤春鸡与糯米饭

62b967dac7672.jpg

摄影:Mose Ng

香港的小孩都有在学校食堂以糯米鸡饱肚的集体回忆,生炒糯米饭亦是人们熟悉的街坊小食,对 Stephanie 而言,把鸡与糯米饭组合在一块儿,再合理不过。

毕竟是习得法国人烤鸡的智慧,把春鸡烤得皮脆肉嫩不成问题,糯米则是蒸熟后,与冬菇、肥猪肉和鱿鱼干炒香,再把鸡放入焖一会儿,也颇有煲仔饭的影子。

“最好的东西一定来自经典,为什么经典永远不死?因为它保证让你拥有那些疗愈的感觉。”

这不是结束

Roots 经营 3 年半来,曾入选 Tatler Dining 最佳餐厅奖项,并获选为 2021 亚洲 50 最佳餐厅“亚洲之粹”(Essence of Asia)。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厨师,她交出的成绩单亮眼,却突然在 2022 年这个夏天宣布,Roots 即将结束于湾仔日街的实体营运。

Stephanie 再度跌破众人眼镜,可是仔细听听她的解释,又令人觉得真像是她会做的事啊!

62b9681434464.jpg

对 Stephanie 而言,Roots 餐厅结业,只是一个逗号,不是句号。摄影:Mose Ng

“其实我一直在思考要把烹饪这个事业从餐厅转化成别的形式,我向来把自己看成一个内容生产者(Content creator),餐厅只不过是我向大家展示内容的一个窗口。这几年的疫情绝对改变了我对时间的想法,也加速这个计划的酝酿。Roots 这个品牌仍然会在,但我们将会转往在线的运作。”

她向来认为,对自己在做的事情保有热情十分重要,而现阶段,她更想要统整自己的作品,继续探索如何在烹饪的世界里聚焦于她的香港根源。

“我总是定期检验自己的目标与时间轴,我们确实透过餐厅做出很棒的东西,也撑过这几年艰难的时刻,但我感觉我们已经在这间餐厅里达成一切想要的了,现在是最完美谢幕的时机。”

一如她入行之初所抱持的想法,对于烹饪的热爱有许多表现形式,经营餐厅从来不是唯一,Stephanie 走过许多路径通往她的罗马,如今她心情愉悦地想要再换一条试试看。

-end-

62f20d6335f48.jpg

全文及首图摄影:Moses Ng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