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她做的“瑕疵”餐盘,征服了米其林餐厅

器皿 编辑/ 金庭 2022.05.31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为餐厅营造出独特的用餐氛围,让食物和餐桌焕然一新。”

现如今,世界各地的顶级厨师们纷纷通过自己的创意菜单与餐厅设计,不断打破传统餐具的概念。这让我们有机会看到那些被精心摆放在“向日葵”、“石头”、甚至是“燕窝”上的特色料理。

628de355f1b79.png

温烤奥卡沙拉&“沙海胆”系列餐具,图片来源:instagram,摄影/@simon.a.davies

餐具在艺术家与厨师的合作中,从盛放食物的功能性器皿摇身一变,化作纯白色餐布上的艺术品,让用餐变成为一种回馈身心、顺应自然的超感官体验。

628dfaa86af5d.jpeg

Cara 为 The Alinea Group 餐厅制作的盘子。图片来源:instagram/@ahemberger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位手作餐具匠人,便是一位勇于打破传统泥塑为艺术品服务的刻板印象,在与世界知名餐厅合作餐具的过程中开启全新“器物之味”探索的女性—— Cara Janelle 。

旅行中诞生的陶艺梦

628de3e41531b.jpeg

陶艺家 Cara Janelle,图片来源:Cara Janelle

美国陶艺家 Cara Janelle 的童年是在伊利诺伊州的一片玉米地里度过的,广阔无垠的农田、自然原生态的成长环境让她成为了一个像风一样不羁的女子。成年后的 Cara 仍然遵循着肆意的生活原则,9 年前的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意外地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让她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落地生根,成为了一名陶艺家。“从旧金山到欧洲,”她回忆道,“我既没有计划,也没有攻略,带着 3 个月的旅游签证和探索新地方的愿望出发了。”

628de5018d52f.jpg

巴塞罗那的工作室,作品陈列。图片来源:Cara Janelle

似乎是命中注定,早在登上飞往西班牙的航班前,Cara 就曾因一时兴起,在旧金山参加过“手工粘土课程”。就像许多的“第一步”一样,这一步为她今后与陶制器皿的结缘埋下伏笔。当旅行至巴塞罗那时,她结识了一些新朋友、尝试学习西班牙语,并鬼使神差地在那里申请了正式陶艺课程,并最终选择留下,开设了自己的陶艺工作室。

628de430f352c.jpeg

从塑形、上釉到烤制,Cara 都亲力亲为。图片来源:Cara Janelle

虽然那时的 Cara 还不知道自己最终会用一团粘土来开创事业,但她鲜明的个人特色——精致而奇特的造型、仿生且松散的结构、大胆生动的深色调釉料,都已显露雏形。

628dfcbf7e820.jpeg

充满个性的着色,图片来源:Cara Janelle

把餐厅当作画廊

作为陶艺家,Cara 通过与世界顶尖厨师、知名餐厅合作,以餐桌为画板,把餐厅当画廊,为食客端上一幅幅既饱口福又饱眼福的美味“画作”。

628e13fbdd22a.jpeg

无论正餐还是甜品,都能在 Cara 的餐具中找到最合适的搭配。图片来源:instagram

她的作品频频出现在米其林指南星级餐厅中,如旧金山的三星餐厅 Atelier Crenn、芝加哥的 Alinea;葡萄牙的两星餐厅 Ocean、维也纳的 Steirereck im Stadtpark,以及和巴塞罗那的一星餐厅 Enigma 和 Pakta、纽约的 Aldea 等。与她合作的餐厅,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她的画廊。

628e0abb64784.jpeg

Cara 的餐具让食物成为一种视觉享受。图片来源:instagram

从主厨到老板,念念不忘的餐具

时任米其林三星餐厅 Alinea 行政总厨的 Simon Davies 在参观了 Cara 位于巴塞罗那的工作室后,便火速向她发起了定制餐具的邀请。“最初,我们合作为一道从中美洲食材中获取的 palo santo(玉檀香,一种常见于阿根廷和巴拉圭干燥内陆地区的南美树种)风味菜品打造匹配的餐具,”他回忆说,“Cara 用在食材中发现的成分,在陶瓷上烧制出相关的图案,制作了乐烧盘。

628de5f75c203.jpeg

乐烧(RAKU)现代风行西方、日本的一种低温烧制方法。图片来源:instagram/@caracaraorange

离开 Alinea 后,Simon 创立了 ilixr Creative,致力于通过寻找新的技术和食材,了解不同文化,并将它们带到餐桌上。成为餐厅老板后,Cara 的餐具仍然是他念念不忘的最佳烹饪搭档,将 ilixr Creative 不走寻常路的烹饪理想发挥到极致,成为食物的完美伴侣,为食客创造出独特而难忘的用餐体验。

628df2535d0a0.jpeg

Cara 与主厨 Simon Davies 在 ilixr Creative 的合作系列。图片来源:instagram/@ilixrcreative

让在香港的外国主厨,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不仅在国外,Cara 的陶艺餐具在国内也有自己的拥趸。她曾受邀为新晋香港米其林一星、2022 亚洲 50 最佳餐厅 MONO 的委内瑞拉主厨 Ricardo Chaneton 设计餐具。作品形状自然原始,并将主厨故乡的海岸风景融入到设计的理念中,表达了对南美洲海岸线的赞颂。

628deaf3d6237.png

南美洲海岸线秀丽的风景通过 Cara 的餐具,展现在食客面前。图片来源:instagram/@monohkg

作为第一位摘得米其林星的委内瑞拉厨师,MONO 餐厅的主厨 Ricardo 希望“用自己的想法诠释乡愁,做出那些记忆中的味道”,而 Cara 的餐具成了他最好的助力,阿根廷青酱法式乳鸽佐豆薯,以及以胭脂树籽油烹调呈现鲜黄色的布列塔尼比目鱼,在属于自己的“土壤”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香港食客在用餐的同时,仿佛脚踩柔软的沙砾,瞬间穿越到南美开阔的海滩散步。

628df2c68553a.jpeg

Cara 与MONO 餐厅合作餐具,为菜品的呈现增光添彩。图片来源:instagram/@monohkg

不完美,却优雅

在许多人看来,Cara 的作品或许并不完美,粘土表面会时不时遗留下几处独一无二的手工痕迹,烧制后的成品表面会出现不可预判的釉色。但这些“瑕疵”却恰恰成为了充满细节的“小惊喜”。

628e123801386.jpeg

不规则的圆形、难以琢磨的裂痕,不完美却难掩精致和优雅。图片来源:instagram/@caracaraorange

比起传统转轮机拉胚的制陶方法,Cara 更倾向于使用平板、线圈、捏锅等纯手工制作技术。“我通常不会在轮子上捏东西,”她说,“因此制作流程充满了不可避免的内在缺陷,而这些缺陷本身就是我作品的一部分,使之呈现出有机的、原生态的形式。”

628e1a8d10f58.jpg

Cara 通过切割、模制、捏合、压痕、扭转等方式,为粘土塑形。图片来源:Cara Janelle

工作中的 Cara,与其说是在制陶,更像是一场与粘土为伍的亲密实验。开始创作时,她总会先拿起一块长方形的粘土块,敲打释放其中的气泡后,再通过桌面滚轮把粘土碾成薄片,然后通过切割、模制、捏合、压痕、扭转等各种方式塑形。很多时候,最终的成品,对她自己而言都是一个“意外”。

628e0f555cc32.jpeg

用手指捏压为器皿留下独特的印记。图片来源:Cara Janelle

下一站,会是哪儿?

旅行是 Cara 不会枯竭的灵感来源。她手工制作的盘子、碗和其他餐具陶瓷系列大都与她在世界各地的游历采风经历有关。大自然是她的调色板,在她手中展现出美丽的纹理,为餐桌带来力量和宁静。

628e0ed33dd28.jpeg

灵感来自海洋的深邃蓝色釉面。图片来源:instagram/@caracaraorange

海洋对 Cara 来说,是神秘的馈赠,她曾说:“这个世界上,海洋是我最大的作品收藏库。”除了海水深邃多变的色泽,海葵、珊瑚、海胆等海洋生物的不规则形态,也为她的器皿塑形提供了灵感。西班牙东海岸巴利阿里群岛水晶般的蓝色海水和海岸线粗粝深邃的礁石,也时刻为她的釉料配色提供创意。

628e0b90d6384.png

随意的切片造型,像是在海边不经意间拾到的蚝壳。图片来源:instagram/@caracaraorange

Cara 的下一个目的地会是哪里?她不拘小节、雷厉风行的创作性格又将为我们带来哪些打动味蕾、更惊艳眼眸的餐具作品?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end-

6260b10a865d8.jpeg

部分图文资料来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与传播,未涉及商业用途。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