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酒搭餐新境界・上海】
以茶搭餐,看滬上餐廳如何在茗香中細品美饌。
餐與酒是相生的兩種文化,兩者總是相伴而成一個市場。從西式的佐餐葡萄酒到中式的下酒菜,米其林星級評選中更將餐酒搭配(wine pairing)作為評判標準之一,這對 CP 在碰撞與交融中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在上海,隨著綠色環保與健康飲食理念的迅速覺醒,以及許多戒酒人士對「餐飲搭配」的高品質用餐需求,「餐茶搭配」(tea pairing)在近年逐漸變成一種時尚。越來越多滬上潮流餐廳逐漸將「茶飲」加入酒水單,以豐富菜單選擇的完整性。
然而,搭配菜品的茶飲在茶葉原料、調製技術,以及口感、風味的平衡上都與普通軟飲、單品茶有著本質的差異,想要滿足滬上食客挑剔的味蕾,僅僅「茶 + 果汁」或是「以花入茶」的組合是遠遠不夠的。
那麼,在菜單設計、推廣和服務方面,上海餐廳在「餐茶搭配」這一道題目上,又交出了怎樣的答案卷呢?
Obscura by 唐香
茶文化在中國傳統裡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也是上海米其林一星餐廳 Obscura 團隊所研習的中國四大古文化之一。
為了呈現一場更完整的「新中菜.心中菜」體驗,延續融貫中西的理念,並與餐廳的美學設計和料理風格一脈相承,Obscura 首席茶酒師 Ares 以優質茗茶為起點,注入創新元素,引入發酵等技術,打造全新的「Obscura 特調.茶」系列。
「Obscura 特調·茶」系列以中國源遠流長的茶文化為創作基礎,從各地的烹茶工藝與飲茶傳統中尋得靈感,並透過 Obscura 的獨特視角進行演繹。
一舍一選 × Obscura
誕生於 2015 年的滬上年輕茶品牌「一舍一選」,以功夫泡茶、原葉手沖茶為特色,專注於創新中國傳統茶飲,致力將茶融入當代人日常生活中。
他們借鑑啤酒製作工藝,在茶葉酵母和啤酒酵母的雙重作用下,對茶葉進行二次發酵。在製作氣泡茶的過程中,一舍一選跳脫傳統「檸檬酸 + 小蘇打」的做法,直接用可食用二氧化碳進行長時間、高壓力的背壓(Back Pressure),從而讓茶湯的味道更為純粹,沒有工業雜味,最大程度展現茶的本味。
Obscura 在與一舍一選的聯名中,選用雲南的野生紅茶,紅茶本身的甜潤口感,結合增壓後的酸度和氣泡感,一掃夏日的炎熱,作為開餐的第一杯茶尤為妥貼,也非常適合搭配餐廳當季菜單上的前兩道佳餚。
作為開胃小點的燒味三寶,遇上甜潤微酸的氣泡茶,頓時化解油膩。而以新疆大盤雞為靈感的「小盤雞」中的番茄、土豆,也相當契合雲南野生紅茶的香氣。
霧
酸菜魚和龍井蝦仁是 Obscura 的經典菜餚,茶酒師設計了一款清新的「霧」與之搭配。當季新鮮的梨榨成汁,融入茉莉花茶與酸木瓜進行調和,構成這杯輕盈的特調茶。明亮的酸度和清爽的鮮甜,最大程度釋放海鮮的鮮美滋味,而尾韻的花香更是讓菜餚的餘味得以延伸。
進貢
康普茶因發酵而自帶酸甜味道和輕微的氣泡,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益生菌,近年來風靡全球。Obscura 以普洱茶發酵製成的康普茶作為特調茶的基底,並對自製的普洱康普茶進行二次發酵,加入新鮮蘋果汁調和,以龍眼和葡萄提亮果味,幾縷雪松煙香氣環繞四周。
經過反覆調試,才達到發酵、煙燻與果味的完美平衡,是當季菜單中魚香茄子、窩窩漢堡的最佳拍檔。
魚香醬汁本就是豆瓣醬、果醋等多重發酵元素結合的產物,窩窩漢堡中則使用東北大醬,這兩種發酵醬汁與康普茶的煙燻質感十分契合。而窩窩漢堡裡的藍莓醬汁,遇上這杯特調茶中來自葡萄與蘋果的天然甜味,更是襯托出鵝肝的鮮度。
滇紅
「滇紅」雖以紅茶為底,卻因發酵而呈現類似葡萄酒的質感。桑椹和藍莓經過發酵,放大了水果本味,而來自雲南的古樹紅茶,則在萃取時釋放出更多茶酚,帶來類似單寧的口感。
茶味助益果香散發,入口酸度飽滿,口感極其豐富,從顏色到質感都彷彿一杯無酒精的葡萄酒,非常適合搭配菜單中的青椒炒臘肉以及刺參餃子。
玄.愛爾
晚餐接近尾聲時,味覺會稍感疲乏,因此茶酒師以格瓦斯(Kvass)為靈感,設計一款名為「玄.愛爾」的特調茶。格瓦斯起源於俄國,早在中世紀時期便已盛行,於上世紀初通過東北地區傳到中國。這種飲品通常以黑麥麵包加入水和酵母製成,數日的發酵過程為其帶來天然的氣泡和獨特的酸味。
Obscura 自製的格瓦斯只取其綿密泡沫,覆蓋於這杯特調茶的表面。隱藏其下的茶湯,則選用大麥茶和白茶,加入酸度明亮的新鮮楊桃,勾勒出鮮明層次感,搭配薑母鴨和深夜燒烤都相輔相成。
酥油茶
餐末伴隨甜品呈上最後一杯特調茶,靈感源自中國西南地區的酥油茶,為食客的味覺之旅帶來一份細膩柔滑的結尾。傳統藏族酥油茶以當地的黑茶茶磚和氂牛奶為原料,與普通牛油相比,氂牛奶製成的酥油甜度更低,而香氣更濃。
茶酒師以藏式酥油茶為靈感,以廣西六堡鎮的黑茶作為基底,用燕麥奶代替氂牛奶,並以冷飲的形式呈現;調味遵循傳統鹹香口感,通過微微的鹹味將餐後甜品中水果的香氣與甜味延伸得更為長久,十分適合夏夜。
福和慧
主打素食的米其林一星餐廳福和慧,2022 年位列亞洲 50 最佳餐廳第 12 名,由上海大廚盧懌明主理,摒棄傳統仿葷素食,著重還原食材的天然本味。無論是單一菜品還是品嚐套餐裡菜與菜、菜與茶飲之間的起承轉合,都頗見功夫。
在素食的茶餐搭配上,福和慧可謂新意十足。每一季菜單都會單獨搭配 4 道茶飲,搜羅中國好茶葉、泡茶食材,精心研製調配方法,在茶具使用上也別有新意。滿足食客配餐用飲需求的同時,又積極激發素味之鮮,更進一步提升整體用餐體驗。
小吊梨湯茶
作為 2021 年秋冬季菜單的首道配茶,「京味兒」十足的小吊梨湯,以月光白茶做基底,加以雲南銀耳、紅棗和雪花梨,醇厚潤澤,一掃冬日寒氣。作為開胃茶登場,入口便十分醒味,果香、茶香密集地襲來,四散之後留下尾調的清爽梨甜與輕柔茶香。
搭配餐前小吃「昆布脆皮」,包裹沙棘果醬的日本昆布脆片,混合芥末芝士和澳洲手指檸檬。檸檬的酸甜侵佔舌尖,芥末的輕微刺激,以及昆布脆片的鮮酥,最終都在小吊梨湯的滋潤中化作一縷溫柔,喚醒味蕾。
無量山普洱石斛花
「烤茶」是雲南少數民族常用的茶葉處理手法,在傣、拉祜、布朗、佤等民族間各有差異。福和慧選用雲南海拔 1,800 公尺無量山 400 年樹齡的生普洱茶,搭配石斛花,將兩者放在陶罐內快速翻烤,再加入熱水沖泡,激發茶氣,茶味溫和醇香,為熱菜的上場拉開序幕。
菜品「牛肝菌」表面顆粒乍看像抹茶,實則是開心果碎,紹興梅乾菜脆片包裹混合了芝士醬的牛肝菌,裡外皆鹹鮮味濃郁。
梅乾菜、芝士、牛肝菌,本就都個性十足,放在一起營造豐盈味覺體驗的同時,也容易生膩,搭配生普一同食用,起到中和作用,撫平原本強烈的味覺衝擊,讓食材之味各展所長。
蜜蘭香鳳凰單樅
有「茶中香水」之稱的蜜蘭香鳳凰單樅,產自廣東潮州,屬烏龍茶。蜜蘭單樅有明顯的甘薯「蜜味」,且帶有芝蘭花香,蜜香高銳持久,芝蘭香幽雅細長,飲後唇齒略有生澀,回味卻猶如荔枝般清甜。
搭配靈感來源於寧波㸆菜的招牌菜「筍」,江西冬筍、雲南栗子、廣東菜心,被一同包裹在荷葉裡,用竹筒碳烤,冬筍心爽脆,栗子粉糯,烤菜醬香濃郁,在鳳凰單樅的蜜香激發下,帶出江南菜特有的甜鹹滋味。
三清湯
來源於清乾隆帝自創的一款私家茶飲,以梅花、松子、佛手柑為原料,用雪水烹煮而成。一種幽花、兩樣佳果,都散發富有個性的清氣,所以稱之為「三清茶」。
福和慧以梅家塢龍井為基底,加入寓意福壽的佛手柑、寓意常青的松子,以及寓意高潔的白梅花,同樣京韻十足,與開胃茶「小吊梨湯」首尾呼應。
乾隆時期的「三清茶宴」上,文臣墨客吟詩作賦的同時以三清茶搭配點心,而在福和慧,三清湯與飯後甜點的搭配也是相得益彰。
用雲南可食用玫瑰製成的「冰激淩」,玫瑰香與荔枝甜交融口中,在主食之後,喚醒甜食味覺。以三清湯爽口之後,換上廣西茉莉鋪底蒸燻的甘肅六年齡百合,輔以糖水,粉糯清甜,為整場素食體驗留下甜蜜的收尾。
正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國人對茶的熟悉與喜愛,不亞於西方人對葡萄酒的依賴與陶醉。西方人從小沐浴在葡萄酒的歷史與文化中,他們愛酒、品酒,並用之以配餐;中國人亦是從小浸潤在茶香中,跟著父輩喝茶品茶,甚至以茶入菜。
香茗與美饌的和諧相生,雋永而經典,體現中華飲食文化最本源的精髓。作為新中式餐飲的延續,以上兩家上海餐廳憑藉對餐食風味的準確把握,以及對於茶葉與茶器的精確選擇,為食客們打造出一場場難忘的「餐茶搭配」體驗,在展現中華茶飲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時,亦將食物豐盛的味覺層次推上新一輪高潮。
-end-
首圖來源:Obscura by 唐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