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天助自助者:Marc L³ 廖偉廷的主廚之路

專訪 编辑/ Mokki 2022.04.06

裸辭的勇者從高雄鹽埕菜市場的豬肉攤出發,開出高雄話題餐廳 Marc L³ 。

「裸辭」在職場聽起來有勇者的成份。

還沒想到下一步要去哪裡,就邁開腳步,這是能夠忍受不確定的人才會做的選擇。當廖偉廷(Marc)第二次回到台灣,思考廚師職涯的路要怎麼走,在還沒完全確定好移居高雄的計畫時,他就把手邊的工作乾淨俐落辭掉了。

「我有大概兩個月都沒有正職工作。」

從 16 歲離開台灣到加拿大半工半讀唸書開始,轉向廚藝之路是他不後悔、甘願承擔的決定。大三時離開大學行銷科系,轉往餐飲學院學習,他在刀光火光還有安排餐點中找到了依歸。在加拿大,求學過程中因為需要打工,什麼類型的餐飲他都做過——日本料理、中餐、西餐、fine dining。

26 歲因為兵役回到台灣,那些在加拿大的經歷並沒有隨著他回台成為加分條件,2005 年左右的台灣,對外國背景的年輕廚師相對沒那麼友善。

「應徵工作,我就遇到了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

624d067809e57.jpg

在台灣沒有任何人脈的 Marc,傻傻從 104 求職網開始投履歷,想當然耳那時只有大飯店的職缺,精緻的獨立餐廳還很少。面試時,飯店主管往往說「你們外國回來的我看太多了」,這句話意思要給這些海歸廚師下馬威,台灣的事,要從頭學起。

如果說剛到加拿大時的他,是個英語也說不好的青少年,在陌生語言的廚房裡打工入門,是一種赤裸的成長;那成年的他回到台灣找工作,國外經驗不具優勢的年代裡,又是另一種「裸」。

他在台灣的第一份廚師工作是在國賓飯店的天母聯誼會,這是類似 buffet 的職務,需要準備大量餐點招待宴會客人,出餐份量非一般餐廳可以比擬。Marc 卻覺得他在這段工作經驗裡學到很多,培養出應付大場面的能力。

裸辭到開店:厚積而薄發

Marc 在開設 Marc L³ 前,最為人樂道的就是他曾經在高雄鹽埕區的菜市場豬肉攤,開了半年的「小鉢洋食」。

小鉢洋食以極其低廉物美的價格,在只能設置 8 個座位的磨石子豬肉攤上,端出精緻料理,夜幕低垂時開張。一個人套餐僅要 480 元,內容一點都不馬虎,平埔黑豬、非底拖新鮮海魚等在地食材,搭配法餐的堆疊技巧,在極日常的場景施展美味魔法,瞬間在饕客間成為話題。

624d0458cbec6.jpg

離開台北的 Marc,向來是特別能割捨往前邁進的人。對他來說,開設小鉢洋食的意義在於「考驗自己」。

我要知道我在去除外在那些條件,高級的裝潢,龐大編制的餐廳人員後,還有沒有辦法當好一個廚師?這是成為主廚的試煉,做不起來,就知道自己屬於球隊型球員,做起來了,就能成為獨當一面的主廚。」

Marc 形容在 fine dining 的業界,一天工作動輒 16 個小時,在餐盤的方寸之間堆疊美感,搭配外場精良服務與酒水,但在成為主廚前,「你什麼都不是」,薪水更是常常三、四萬而已。

你知道你在世界知名的餐廳工作,有一種很高的榮耀與驕傲支持你,但其實過得很辛苦。」外在的光鮮不等於個人職涯生活的成就,高高在上的餐廳未嘗不是象牙塔,因此 Marc 在朋友臉書上看到鹽埕市場招募青銀共居的訊息,就決定大膽嘗試。

在 IKEA 買了所有攤位的佈置桌椅,從媽媽家裡搬了 2 台電磁爐,花了 2.5 萬在環南市場購得烤香腸用的烤架,掛起店招,開始做菜。設計菜單時,市場管理人員擔心他菜色開 6 道難以操作,他說,完整體驗是他的堅持,不改!

在低微不顯眼的日常所在,做到發光發熱,他辦到了。

離開台北到高雄的菜市場,這個決定他沒有跟任何餐飲圈的朋友講。但他成功地證明自己可以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主廚,於是有了之後的 Marc L³。

Marc L³ 的兄弟情

現在的 Marc L³,L³ 唸做 cube,是立方的意思,用來紀念廚房中的兄弟情誼。

這 3 個 L,是 3 位廚師好友的姓氏縮寫,分別是廖偉廷(Liao)、現職台北蘭餐廳主廚的李信男(Nobu Lee)以及李家成(Lee Chia Chen)。這 3 位廚師從在 W Hotel 工作成為同事開始,廚房高壓環境共事到下班後狂噴垃圾話聊天,「瘋狂講別人壞話」,是兄弟情、堅定的負能量支持小組成員。

他們共同經歷台灣餐飲工作,南半球紐西蘭與澳洲的餐飲工作,兄弟們或遠或近扶持前行。兩年前李家成病逝在雪梨,Nobu 和 Marc 沒有一天忘記過這位一輩子的好兄弟。開餐會、研發新菜色,無不提上 Lee ,更開玩笑,若有一天真的拿到什麼獎牌肯定,兩人願意把獎牌粉碎了,放到 Lee 的骨灰罈裡跟他分享。

這一路以來做這些決定,並非沒有低潮。

Marc 回憶,他在台北休息的那兩個月,餐飲活動的案子他也接,比如去家樂福示範食材烹煮。他清楚記得有一回工作地點在內湖家樂福,環顧四周,一邊是萬豪酒店,一邊是 RAW、祥雲龍吟星級餐廳,裡面工作的是過去的同事朋友,他們在餐飲金字塔頂端的餐廳刻花細琢,他卻要去大賣場,雖然職業無貴賤,有一剎那他還是覺得難堪地丟臉(sià-kàn,這句他用閩南語說)。

「開餐廳會有煩躁的時候,但抬頭看看招牌上的 Marc L³,有我跟兄弟的名字在那裡,就覺得好一點。」

「這行很累,需要很多信念來支持。」Marc 輕輕地說。

選擇廚房中成員

擁有跟 Nobu 與 Lee 這麼堅實的廚房情誼,相伴成長。又待過北美、台灣、澳洲不同語言和文化的廚房,Marc 累積出一套用人心法。

Marc 喜歡讓人來試做面試,他認為不同的餐廳廚房就有不同的要求和期待。固然廚房有些共同的能力標準,但到一個新的崗位,心態上的放空歸零很重要,「不要覺得預設應該要怎樣。」每個工作環境會有其限制和要求,千萬不要自以為地做很多事,這樣主廚會增加溝通成本。

624d05525c283.jpg

說菜做菜俱佳的在地食材菜單

這天採訪,適逢 Marc L³ 推出新菜單。讓我們欣賞 2022 年春天的菜色。

彰化蘆筍、黑豬、山茼蒿

food_123753

點擊查看作品

從法式豬頭凍(Paté de tête)開場,呼應台灣人喜歡溫暖的口感,做成可樂餅(croquette) 炸肉球的形式。下面鋪墊用當季山茼蒿做成的醬汁,以及舞菇,成為討喜小點。

花枝、臘肉、青蚵

624d058544047.jpg

黑呼呼端上來一盤讓人摸不著頭緒,充滿空氣的黑色泡沫上,有裹了墨魚麵糊的炸青蚵,如礫石在鮮味的海洋之上。湯匙叉子下去,裡面是肥厚的烤網炙燒花枝塊,上面點綴帶蠔味的琉璃苣藍紫色小花。

胭脂蝦、麻竹筍、鹹檸檬

624d059c976ed.jpg

躺在蝦頭高湯熬煮的泡泡裡的義大利麵餃,裡頭填了花枝漿與蝦漿,因此嚐來口感特別 Q 彈,搭配直火炙燒剛斷生的胭脂蝦肉。整道菜以不同形式的檸檬風味加以調味,有檸檬奶醬(curd)、鹹檸檬、黃檸檬皮,輕盈的酸香與點綴的蒔蘿,口味明確但不失靈巧。

白鯷魚、昆布、北蔥

624d05b079c6d.jpg

把醋漬白鯷魚和大蒜油打成美乃滋,撒上昆布鹽與甜美的北蔥油,搭配自製的鬆軟芬芳 pita 餅,溫熱入口,從餐廳開幕便留到現在,廣受客人歡迎。

金目鱸、筍乾、山蘇

food_124067

點擊查看作品

Marc L³ 選用在地的金目鱸自行熟成風乾,讓風味更濃縮具體,但依然保有鱸魚柔軟的肉質。下面鋪墊的直火山蘇葉片,搭配筍乾。

豬肋、紅椒、大頭菜

624d05d282193.jpg

一道黑豬豬肋,烤好後細心抽去骨頭,搭配自製的烤紅椒堅果醬汁——有西班牙羅美斯科(romesco)醬汁風情,搭配餐廳醃漬的大頭菜片,清爽解膩。

鴕鳥、鴨肝、栗子

624d05db3779e.jpg

Marc 選用了一般餐廳少見的鴕鳥里肌,彷彿紅肉的肉質,疊一塊鴨肝和栗子泥做成的慕斯帶來濃厚口感,又像棉被一樣蓋上烤過的甘藍葉,苦甘葉菜風味平衡了整體味覺。

擂茶、豆腐、金棗

624d05e3cc87e.jpg

當季的金棗糖漬,配上豆腐冰淇淋,百里香搭配擂茶。

Marc 的菜色大量使用在地食材與風味元素,在滿足客人喜好的鮮味與濃味之餘,擺入輕盈的香氣與平衡的苦味酸味。酸味多元,有自製的醃漬鹹檸檬、熬煮的檸檬醬,也有用高山娃娃菜發酵的酸,「醬菜發酵的酸,跟西方人酒醋的酸,是截然不同的」,這些在地酸成為支持料理的隱味,吃多也舒暢。

Marc 形容自己的菜色是「法餐形式,日式技巧,亞洲味轉化,台灣魂」(French cuisine, Japenese technique, Asian twist, Taiwanese touch),非常精準。這一季 Marc L³ 更抓準捕捉季節食材的滋味,比如用草莓發酵做康普茶,放入青草茶原料,增添餐廳無酒精飲品元素。

編輯特寫:龍山寺求籤、下班吃便利商店

前途未定的時候,Marc 有去萬華龍山寺求過籤。

他向神明虔誠祈求:「我什麼都有,就是沒資金。」英雄好漢,渾身是膽,只欠東風。龍山寺的觀世音菩薩應允他了,他南下做小缽洋食真的成功,更開了叫好叫座的 Marc L³。事後他回憶起這段往事,他打趣,「早知道神說要幫我,當初就多要求一點!」要個大廚房、要個大空間、要個大團隊、要個大酒窖⋯⋯。

話是這麼說,天助自助者,這個我們都看到了。

-end-

624d01af97dab.jpg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