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亞洲 50 最佳餐廳的暖身,51-100 名的榜單有哪些新變化? 一起來看看吧。
自 2013 年推出以來,從東京到峇里島,從新德里到馬尼拉,由 S.Pellegrino & Acqua Panna 贊助的亞洲 50 最佳餐廳榜單,不斷認可並提升亞洲地區的傑出美食人才以及美食文化的多樣性。
時間來到 2022 年,第 10 屆亞洲 50 最佳餐廳榜單中的「亞洲最佳女廚師獎」、「標誌人物獎」、「美國運通最值得關注獎」已陸續公佈; 而在今天發佈的 51-100 餐廳榜單中,共有 5 家台灣餐廳、9 家香港餐廳上榜。
過去榜單僅列出前 50 名,今年名次翻倍,代表更多亞洲餐廳能藉這個機會被大眾看見。其中台灣入選的餐廳有 MUME(No. 54)與祥雲龍吟(No. 57),以及新進榜的足立壽司(No. 54)、Liberté(No. 72)與 Le Côté LM 小樂沐(No. 99)。
MUME 與祥雲龍吟往年都在前 50 名,今年退到榜單後半,可以推測台灣僅有 JL Studio、RAW 與 logy 留在 50 名內。足立壽司向來是台北頂級日本料理的指標之一,也是台灣第一家被選入亞洲 50 的壽司店。Liberté 與小樂沐皆是近期開幕的新餐廳,且都在台北以外,顯見評審已注意到台灣其他城市的高端餐飲。
香港入榜的餐廳則包含家全七福(No.53)、Ta Vie(No.60)、Vea(No.63)和 Amber(No.83),新上榜的是 Godenya(No.64)、新榮記(No.77)、Bâtard(No.82)、L'Envol(No.88)、Chaat(No.96)以及 Sushi Hare(No.98)。
這份名單中有不少過往的香港常勝軍都離開前 50 名,可說是變動幅度很大。繼續留在前 50 名的餐廳預計只有 Neighborhood、Belon、Caprice、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龍景軒,還有去年新入榜的 MONO 以及摘下亞洲第一的大班樓依然令人看好,同時也讓人期待是否會有其他新餐廳一舉躍上前 50 名的榜單。
接下來,就跟著名廚MINGCHU 一起,解鎖這次入榜的餐廳吧!
51-100 完整榜單
No.51 金沙廳 杭州
No.52 足立壽司 台北 NEW
No.53 家全七福 香港
No.54 MUME 台北
No.55 Jaan by Kirk Westaway 新加坡
No.56 Euphoria 新加坡
No.57 祥雲龍吟 台北
No.59 Karavalli 印度班加羅爾
No.60 Ta Vie 香港
No.61 Pru 普吉島 NEW
No.62 Nadodi 吉隆坡
No.63 Vea 香港
No.64 Godenya 香港 NEW
No.65 Anan Saigon 胡志明市
No.66 Bukhara 印度新德里
No.67 Refer 北京 NEW
No.68 新榮記(新源南路)北京 NEW
No.69 Gallery by Chele 馬尼拉
No.69 Comorin 印度古爾岡 NEW
No.71 L'Effervescence 東京
No.72 Liberté 高雄 NEW
No.73 Dum Pukht 印度新德里
No.74 Antonio's 菲律賓大雅台
No.75 Lolla 新加坡 NEW
No.76 Obscura by 唐香 上海 NEW
No.77 新榮記 香港 NEW
No.78 Sushi Saito 東京
No.79 Avartana 印度清奈
No.80 Americano 印度孟買 NEW
No.81 Eat and Cook 吉隆坡 NEW
No.82 Bâtard 香港 NEW
No.83 Amber 香港
No.84 京花軒 澳門 NEW
No.85 The Table 印度孟買 NEW
No.86 Baan Tepa 曼谷
No.87 Lerdtip Wanghin 曼谷 NEW
No.88 L'Envol 香港 NEW
No.89 譽瓏軒 澳門
No.90 Topaz 高棉金邊 NEW
No.91 Quince 曼谷
No.92 Thevar 新加坡 NEW
No.93 Cilantro 吉隆坡 NEW
No.94 Toyo Eatery 馬尼拉
No.95 萊美露滋 上海 NEW
No.96 Chaat 香港 NEW
No.97 8 餐廳 澳門
No.98 Sushi Hare 香港 NEW
No.99 小樂沐 Le Côté LM 台中 NEW
No.100 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 上海 NEW
新上榜台灣餐廳解析
足立壽司(台北)
足立壽司外觀低調,板前座位卻是星光熠熠,許多政商名流都是座上賓。由料理長足立浩正坐鎮,足立壽司僅提供無菜單(Omakase)料理。日本空運來台的海鮮固然頂級,更可貴的是廚師如何處理食材,透過熟成、分切與烹調,將每種海鮮的美味發揮到最大值。功夫了得的足立浩正收服了一票頂級食客,也讓足立壽司成為非熟客難以得其門而入的神秘餐廳。
Liberté(高雄)
日本主廚武田健志在 25 歲時前往法國歷練,曾任職於 Troisgros、Jardin des Sens(感官花園)等在法國料理具重要地位的星級餐廳。掌握法式料理神髓後,他歸國開設自己的餐廳 Liberté a table de TAKEDA。後來受到台灣投資人的邀請,他飛到台灣,在高雄打造法式餐廳 Liberté。
從裝潢到菜色,Liberté 空間裡無一不是具設計感的精緻之美。即使「酥皮澄清佛跳牆湯」已成為食客間口耳相傳的佳餚,武田健志仍抗拒招牌菜的概念。他喜歡變化,非常重視季節食材。他在這片土地上感受到、接觸到、進而理解的物產滋味,才是他想傳遞給食客的料理。
延伸閱讀: 《我不需要招牌菜:Liberté 武田健志主廚》
小樂沐 Le Côté LM(台中)
已歇業的餐廳樂沐,曾是台灣精緻餐飲的標竿,主廚陳嵐舒更成為國際間傑出女性主廚的典範。2020 年,小樂沐在樂沐餐廳原址開幕。這次陳嵐舒帶來的不是極盡雕琢的精緻餐飲,而是一家舒心愜意的法式餐酒館。讓食客在輕鬆的氛圍中,享用廚師精心製作的料理。
近期,小樂沐與 AKAME、Liberté 與 Marc L³ 等南部知名餐廳舉辦聯手餐會。透過與不同風格的主廚和餐廳合作,碰撞出截然不同的料理表現。即使用餐體驗不再精細繁瑣,陳嵐舒窮盡細節、追求完美的個性,相信能帶領小樂沐繼續開創台灣餐飲的新風貌。
香港重點餐廳介紹
新榮記(香港)
1995 年從浙江台州臨海一家地下室大排檔起家,主打台州菜的新榮記已匆匆走過 27 載,這段期間在中國各地開出許多分店,並於 2018 年初入主香港灣仔,開業未滿一年便摘下米其林一星。餐廳創辦人張勇十分看重食材選用和烹調手法,標準嚴苛,要求廚師做菜要用三味真火──真料、真味、真誠。
新榮記在中菜烹調方面開了許多先河,率先將粵菜引入台州,並採用當地食材來創新;走出餐廳創始地,則以台州菜作為主打,把「家燒黃魚」、「沙蒜豆麵」等台州家常菜介紹給大家。
Bâtard
於 2020 年中在西營盤開業的 Bâtard,以豐富的葡萄酒藏聞名,再加上新加坡藉主廚 Aven Lau 所設計的精緻法菜,開幕不久旋即成為預約困難店。
Aven Lau 曾在位列 2021 亞洲 50 最佳餐廳第二的米其林三星餐廳 Odette 工作,來港後也有多間高級餐廳的修業經歷。Bâtard 主打輕鬆的用餐氛圍,招牌烤雞採用本地三黃雞烹製,酥皮鮟鱇魚技法細緻,也是為人稱道的菜色。
Chaat
香港瑰麗酒店旗下的 Chaat 為精緻印度菜餐廳,Chaat 在印地語中是「舔」的意思,因此行政總廚 Manav Tuli 力求將印度各個地區的特色美食以優雅細膩的手法呈現,重新演繹許多印度街頭的傳統小吃,一改印度菜的家常形象。
來到香港之前,Manav Tuli 旅居倫敦多年,曾任 Chutney Mary、Tamarind 等高級印度餐廳主廚。Chaat 於 2020 年中開業,並在 2022 年摘下米其林一星。
特別獎
在 51 -100 餐廳榜單之外,特別獎項名單也備受關注。 截至目前已發佈的 3 個特別獎項,從不同面向展現了料理人和餐廳的傑出成就,為我們打開了領略亞洲美食的新視角。
亞洲最佳女主廚:庄司夏子
庄司夏子主廚因高中時期一份製作鮮奶油泡芙的功課,而萌生對烹飪藝術的興趣。 畢業後,她加入以前衛風格著稱、屢屢在亞洲 50 最佳餐廳名列前茅的東京法式餐廳 Florilège,展開職業生涯,跟隨 Florilège 主廚兼創辦人川手寬康(Hiroyasu Kawate)鑽研學習,並在 3 年內晉升為副主廚。
庄司夏子優雅的作品展現了她的完美主義、對細節的執著以及豐富的創造力。 她巧用季節性食材,配合出色的廚藝技巧,將時尚與美食融為一體,充分展現日本料理的藝術。 2014 年,她在東京澀谷開設的 Été 甜點店獲得全球關注,並轉變為一間只有 4 個座位且僅限對受邀食客開放的餐廳,逐步奠定她在東京競爭激烈的餐飲業的知名度。
標誌人物獎:靜觀師太
韓國白羊寺天真庵庵主靜觀師太,17 歲離家加入佛教寺院,沉醉於寺院數百年的傳統文化和烹飪技藝,以富哲學性的烹飪方法,以及對古代寺院料理的精湛掌握而聞名。 儘管她從未接受過任何正規的烹飪訓練,但卻形成一種獨特風格,展現與生俱來的創造力、技術和對時令食材的深刻尊重。
她所製作的精緻寺院料理啟發了世界上一些最有影響力的廚師,韓國米其林二星主廚 Mingoo Kang、2020 亞洲最佳女主廚 Cho Hee-Sook,都深受靜觀的料理影響。 就連常年穩居世界 50 最佳餐廳的紐約 Le Bernardin 餐廳主廚 Eric Ripert,也對靜觀的寺院料理和烹飪哲學讚不絕口。 《紐約時報》記者 Jeff Gordinier 更如此讚美:「如果你想吃到全球最高尚的食物,不是去紐約或是哥本哈根,而是要去天真庵。」
美國運通最值得關注獎:Eat and Cook
馬來西亞吉隆坡的 Eat and Cook 餐廳誕生於逆境之中,在疫情嚴峻的時期,主廚 Lee Zhe Xi 和 Soh Yong Zhi 各自失去飯店廚師的工作。兩人決定化危為機,全心投入他們一直夢寐以求的目標──創立一間以現代烹調手法詮釋經典馬來西亞菜式的 Omakase 餐廳。
Eat and Cook 以廚師精湛的技藝、創意和對烹飪傳統的尊重而著稱。 兩位主廚遵循 Omakase 廚師發辦的傳統,每天根據當地產品的供應情況和食材品質而調整菜單,並以大膽、創新的方式重新演繹他們的民族美食,展現馬來西亞烹飪風味的各種可能性。菜單上的每道菜皆頌揚正宗的馬來西亞風味,為現代馬來西亞美食創造出嶄新的身份。
3 月 29 日,2022 亞洲 50 最佳餐廳前 50 名榜單將於線上揭曉,屆時還會公佈其他特別獎項。今年的頒獎活動將重回現場,採取泰國曼谷、中國澳門、日本東京三地聯動的都市會場模式進行。透過舉辦一系列實體活動,齊聚區域內獲獎主廚共襄盛舉,讓一眾國際名廚及餐飲業翹楚聚首一堂切磋交流,同時向國際展示亞洲多元化的餐飲業發展。
倒數計時和頒獎典禮將在各個地點進行現場直播,並在 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 Facebook 專頁和 50 Best Restaurants TV YouTube 頻道上線。 播出時間為曼谷時間 16:00、澳門時間 17:00 和東京時間 18:00。
屆時,名廚MINGCHU 也將一同帶來實況轉播,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end-
部分圖文資料來自網路,僅作資訊分享與傳播,未涉及商業用途。 首圖及封面來源:50 Best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