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他把世界名画做进菜里

专访 编辑/ 金庭 2022.03.01

艺术是作者表达生活的方式,美食亦如是。

去年揭幕的印·艺术餐廊,低调地隐匿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的 53 层,是一片需要预约、并由专人专卡、转乘酒店专梯,才能最终到达的云端秘境。

当梵高遇见 Pan 的餐桌

62131cb59179f.jpeg

点击图片,跳转名厨App 潘思荟个人主页

采访开始前,餐厅的新加坡主厨 Pan 潘思荟,一再坚持让我先尝试当季菜品,然后再随着由他打造的味觉记忆开启这段印象旅程。梵高主题菜单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画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及其作品,除了致敬大师以外,Pan 还将料理台当作画板,以食材为媒、以调味为魂,汇聚来自上海、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多种风味元素,联结艺术和美食,全新演绎印象派作品

餐前面包

6213077d37ef5.jpeg

就连不起眼的餐前面包,到了 Pan 的手中,也要做足功课。Pan 介绍说,这套组合是想与食客一同追忆梵高在《吃土豆的人》中所描画的鲜活生活场景:辛勤劳作了一天的农民,在昏暗的餐桌前分食土豆和咖啡。一家人身处如此悲惨境遇,却是那样的安详和平静,令人动容。为重现这份感动,Pan 在不断尝试和淘汰后,最终选定云南产的阿拉比卡小粒咖啡,萃取咖啡精油,制成白色咖啡黄油,搭配黑麦酸面包。香而不苦、浓而不烈的咖啡风味和黑麦美妙的韧度,仿佛是一场与画作中人物的跨时空碰触。

“现成的优质黄油选择很多,但我想让客人看到、吃到不一样的东西。”如果咖啡黄油是与梵高的举杯对饮,那么另一款桑巴黄油则是和主厨 Pan 一起魂穿家乡的街头小馆。Pan 另辟蹊径地将新加坡传统桑巴酱拌入黄油,使得浓郁奶油香中回味出微甜、微辣的东南亚调味精髓,搭配气孔丰富、柔软的土豆吐司,相得益彰。

荷兰 上海 新加坡

621307e38b1a5.jpeg

以三处地名命名的开胃小食,分别是代表梵高故乡的荷兰松饼、代表餐厅主场的上海枕头酥、以及揭秘主厨身份的新加坡传统小吃乌打(Otak-otak)。迷你荷兰松饼包裹熏烤过的鳗鱼,蓬松香甜的外皮与细嫩咸鲜的内馅和谐交融;枕头酥的荞麦脆壳里填充鸭肝,Pan 别出新意地用古龙十年陈黄酒替代传统法式红酒来煮鸭肝,搭配金桔蜜饯果酱,营造浓浓本帮风情;传统乌打是将鱼肉泥与各种香料混合,再由香蕉叶包裹而成,而 Pan 在复原东南亚特有味觉记忆的同时,以鱼泥咸塔的特别形式呈现,上方点缀一抹紫苏叶,提味解腻。

鲭鱼的静物

6213161065cee.jpeg

这道前菜的灵感,来源于梵高的画作《有鲭鱼、柠檬和西红柿的静物》。日本竹荚鱼在主厨 Pan 的手中被先腌后熏,柠檬海盐腌渍后的鱼肉,再用柠檬果皮烟熏,使得鱼肉的每一丝纤维都深深沁入柠檬的清香。梅子酒煮过的小番茄,点缀梅酒晶状啫喱,入口酸甜清爽,回味带着浅浅的日式梅酒余味。散落的日本麒麟西瓜粒既是装饰也是点睛之笔,沁心的果甜进一步激发鱼肉的鲜甜。侍者温馨提示:“记得留出一片鱼肉,放在迷你手工莲花饼上一起吃。”鱼肉的肥美丰腴与清脆酥香的饼皮在口中交错相拥,梵高笔下的视觉印象随之跃然舌尖。

在采访中 Pan 曾提到自己对餐垫选择的顾虑:“梵高的画作色彩鲜明、饱和度高,这次的菜品也大多沿用了梵高奔放、夸张的用色风格。如果餐垫的图样太过热烈,则会喧宾夺主,混淆食客用餐的主次体验。”一番对比后,梵高《麦田里的丝柏树》中的夏日景致才最终打动 Pan,南法雨后的紫罗兰色天空如同一块苏格兰花呢,风吹起田野上浅黄色的麦穗,热忱中又不失温柔内敛,正好用作餐垫图样。

「鲭鱼的静物」被装点在透明玻璃盘中,晶莹剔透的餐盘映出餐垫的图样,盘中的粉红色的鱼肉如同一片片晚霞,渲染着麦田里的黄昏时刻,主厨 Pan 在致敬大师经典的同时,摆脱一味的复刻还原,以极具创造力的调味、摆盘,在菜品中呈现自己对于梵高艺术世界的新注解

日本之缘

621317b64f808.jpg

1886 年,梵高在巴黎见到了日本浮世绘,并受其影响,将许多日式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Pan 以此为灵感,特别选用来自梵高家乡荷兰的 9 月龄小牛肉,在日式传统炸猪排的基础上,改用口感更为爽脆的藜麦包裹进行油炸,搭配日式海鲜风味的海胆和山椒酱汁,以及日式乌梅酱汁。Pan 大胆地糅合了日式与西式的烹饪元素,从画家的出生地荷兰,到他的灵感之源日本,将食客带入梵高的艺术想象之中,一同追寻大师画作中的日本印象。

向日葵

6213180b08e93.jpg

梵高的代表作被 Pan 用意大利 Ravioli 的形式呈现。上下两层饺子皮分别由胡桃南瓜与墨鱼汁调色而成,内里包裹莫桑比克鳌虾,以糖渍柠檬点睛调味。回忆起饺子皮的制作过程,Pan 至今心有余悸,“捏了不下 200 只饺子”,一次次推翻重来的严苛要求,才最终有了这朵盛放在餐盘上的仿真向日葵虾肉饺。Pan 物尽其用地把鳌虾头、壳,胡桃南瓜、红薯泥一同熬煮,制成黄色酱汁,在外圈淋上绿色罗勒油,既巧妙地还原画作的主色调,也丰富了整道菜品味觉层次。

栩栩如生的向日葵花田自然是印象深刻的,但用来搭配饺子的酱汁更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原本以为只是为了迎合色调的配角,却有着叫人难以忽视的存在感。一再追问,Pan 才道出了其中的窍门:“是加了一点生抽、椰奶和鱼露啦!”身为新加坡的华人,祖籍广东的 Pan 在家里可没少吃中餐,他说生抽是自己几乎不离手的调味法宝,大豆自然发酵带出的氨基酸令他着迷,这一象征自身文化的味道也经常被Pan 用在许多西式烹调之中。难怪,在饱满悠长的回味中竟吃出了些许家常之味,我说怎么似曾相识呢!

梵高的海洋

food_119656

点击查看作品详情

说起海洋,浮现脑海的是由浅到深的一片蓝,而当侍者掀起烟紫色的贝母,揭示这道海鲜 Risotto 的真相时,映入眼帘的“绿”着实意外。问及缘由,Pan 迅速翻出电子资料,有凭有据地介绍说:“你看啊,梵高在与弟弟的书信中曾记录下一个很有趣的看法:就像鲭鱼一样,地中海的颜色变幻莫测,并不一直都是蓝色,有时也是绿色、紫色的;甚至在下一刻,海面上不停闪动的光泽就会被染上粉色和灰色。所以,在梵高描绘地中海海滨圣玛利的画作中,你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62131984204c5.jpeg

The Sea at Les Saintes-Maries-de-la-Mer, Vincent Van Gogh,1888

不知道 Pan 究竟查阅了多少像这样的文献,但再次以大师的光影视角,重新审视这道意式海藻烩饭时,草绿、粉紫色的海洋便在贝壳中澎湃起来。米粒充分吸收海藻精华带出海洋植物独有的鲜味;扇贝的软嫩、海螺的 Q 弹在口腔中层层递进,带来口感的多重碰撞;日式七味粉的一点辛辣回味仿佛地中海炎热干燥的海风,轻轻吹佛舌尖。

焦糖布丁

6213134c607a2.jpeg

焦糖布丁被 Pan 谱写成一曲“椰子冰激凌+焦糖脆片+班兰布丁+芒果酱、红薯泥”的四重奏。调味上,区别传统法式布丁浓郁的香草风味,Pan 用椰子、斑斓、芒果作主打,凸显馥郁的东南亚风情;焦糖的表现上也动足脑筋,摒弃用喷枪将布丁表面糖粉烧至焦糖色的方法,Pan 单独制作了一片金黄色的焦糖脆饼,覆在布丁之上。吃的时候也仪式感满分,用勺子轻轻敲开上方的薄脆,与布丁一同搅拌,让这款欧式甜点在经典之上,焕发出新的活力。

如果,美食也是种经历

62131366b927d.jpg

Pan 生长于一个有 5 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父亲是物理学教授,母亲则在育养 5 个子女的同时,完成了自己的硕士、博士学历。“虎父无犬子”的中式家庭观在这个华人家庭依然奏效,虽然父母只求孩子们遵纪守法、不啃老,但实际上姐弟几人却都在不同领域各有建树。排行老四的 Pan 谦虚地说自己是其中最“没出息” 的那个,但好在即便担心,深谙“放手”之道的父母也给予了他最坚实的支持,让他放心遵从内心的热爱。

回顾 Pan 的履历, 生长在华人、马来、印度、欧洲等多元文化融合的新加坡;求学美国,主修烹饪艺术与管理;来上海之前,曾任职于新加坡的米其林星级餐厅 Iggy’s、Cheek By Jowl、Burnt Ends,法国的 les Trois Soleils,北京和天津的福楼法餐厅、北京坊的 A01 餐厅等多家豪华酒店品牌和高端餐厅。

父母的开明大度、丰富的经历磨练,让 Pan 得以打开眼界,用更包容的心态,将不同地域文化兼容进自己美食创作之中。

厨房内外,学无止境

621d76de2d824.JPG

在 Pan 的身上能看到一种勤学的精神,虽然来中国工作已四年有余,但对于上海这座初来乍到的美食融合之地, Pan 始终抱着“初学者”的心态,虚心地通过从自己手中端出的每一盘料理与上海的食客交流切磋,潜心研究上海餐饮市场的西餐风尚。

大多数老牌酒店都会将厨房、餐饮划分为两个职能独立的部门,历史悠久的君悦也不例外,旗下其他 7 家餐厅和酒吧几乎都如此执行,但唯独对印·艺术餐廊独开先河。身为主厨的 Pan 不仅掌管后厨,对前厅服务也细心把控。虽然前厅有经验老道的专业服务人员,但 Pan 仍会时刻关注侍者的“待客之道”,用他自己的话讲:“餐厅的主厨不应仅仅关注厨房的运作,还要留一只眼睛、耳朵在前厅,而收回的餐盘就是主厨最好的眼线。” Pan 会观察菜有没有吃完、哪款酱汁或配菜剩的比较多,从而判断食客的喜好;Pan 也乐于在用餐结束后,与食客来一场“现身说法”,并从每一次的反馈中汲取养分,不断精进出品。

621d772de37fa.JPG

走出厨房,Pan 也会化身虔诚的大众食客,拜访像 Maison Lameloise 这样的行业标榜。每次吃完离开,他都细心记录用餐过程中打动他的细节,博采众长地把新鲜的领悟吸纳到自己的烹调理念中。“对于随季度更换主题菜单的高级西式餐饮而言,我们对‘回头客’的定义与家常料理不同。”不同于牛肉面这一类可以一吃再吃的的 comfort food,Pan 说:“在这里,我不会要求客人隔三差五地回访,但我希望他们在完整享用一套美食之后,能获得超越味觉的身心享受。然后,过三个月再来尝我的新菜单。

回到采访的开始

62131396ba645.JPG

从踏入印·艺术餐廊,直到甜品为这趟艺术美食之旅画上圆满的句号,采访的主人公 Pan 才现身。即使并非初次照面,这位帅气挺拔、有着健康小麦肤色、穿着黑色厨师服的 90 后主厨仍叫人耳目一新。

虽然早年我也曾“附庸风雅”地看过几场以梵高为名的艺术展览,甚至为了这次采访还临时抱了些印象派的佛脚;但在以食客的身份,身心合一地品味这场始于餐桌的“画展”之后,才深觉与艺术家产生了真正的共情,这大概就是采访时 Pan 一再强调的“心灵、味蕾、视觉”的完整体验吧。

化身一位艺术美食的幕后策划人,Pan 借餐桌娓娓道来创作背后的故事,用食物埋藏画家的笔触,将那些被视作“高门槛”的深奥美学理念与艺术理想,化作最直接的味觉印象,深入肺腑,直达人心。

这次,Pan 带我们穿越回梵高的世界,下一餐又会是谁呢?

-end-

62131cd686c64.jpg

本文图片来源:印·艺术餐廊 & 名厨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