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高級餐廳都在轉型,迎合素食主義者的需求。
米其林餐廳的植物性美食革命
過去 10 年裡,沒有任何烹飪潮流能像素食主義那樣獲得如此高的關注,許多餐廳都在轉型,迎合不斷增長的素食主義者需求。在那些獲得米其林星級認可的高級餐廳中,又有哪些獨特的素食菜單可供選擇呢?一起來看看吧。
Kajitsu|美國紐約
Kajitsu 擅長精進料理(Shojin,遵循佛教戒律的日本傳統料理)。日本出生的廚師 Hiroki Abe 從紐約郊區採購新鮮蔬菜,創造出 10 道菜的 Omakase 菜單,並結合時令,每月更換。精緻而芳香的菜餚叫人目不暇給,從味噌湯、黑芝麻豆腐,到一盒包含昆布卷、金桔、慈菇和栗子蜜餞等蔬菜的御節料理盒(Osechi),搭配清酒,最後以京都抹茶完美收尾。
Eleven Madison Park|美國紐約
主廚 Daniel Humm 以純素食的方式重開 Eleven Madison Park。兩名日本精進料理廚師歷時 3 個月,打磨出擁有 11 道菜的季節性素食菜單,打破單一的歐式料理風格,融入明顯的東方元素,使得菜單更國際化。地膚子(Tonburi,形似魚子醬的植物種子)、芥末葉泡菜卷紅菜根搭配紅酒汁,以及由椰子、葡萄冰淇淋搭配「豆腐」的特色菜都很受歡迎。
Pollen Street Social|英國倫敦
Pollen Street Social 雖不是純素食餐廳,但卻提供精緻的 8 道菜素食品嚐菜單。主廚 Jason Atherton 非常重視食材來源,與餐廳所在地最好的供應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食客得以在輕鬆的氛圍中享用充滿活力的菜餚,例如甜菜根芹菜餡餅配新鮮黑莓、燉花椰菜配花椰菜泥、海藻粉和烤杏仁等。
ONA|法國阿雷斯
Ona 是 “origine non animale” 的縮寫,餐廳擁有一個包含 140 多種可食用植物的戶外綠色露台。主廚 Claire Vallée 從季節中汲取靈感,她的 Odyss 菜單提供 11 道純素料理。在「橡實、伊予柑和奶油南瓜」這道料理中,Vallée 結合芹菜汁、香菇、葡萄義式方餃、日本柑桔水果、摩洛哥堅果和南瓜卷、羅望子、煙燻馬鈴薯慕斯和乳酸發酵的野果,融合複雜的口味和技巧,以極大的烹飪熱情創造出令人驚嘆的美味。
Seven Swans|德國法蘭克福
Seven Swans 的大部分食材都由餐廳農場直達。主廚 Ricky Saward 和他的團隊利用在地有機食材烹調出富有創意的素食菜餚。在 Saward 看來,他的料理不是生來就是純素主義,而是在朝這個方向發展,但因為總是能從他們的農場收穫很好的食材,所以區域性、季節性、「從產地到餐桌」、「從根到葉」等概念對他來說,就像節約資源一樣自然。
Grön|芬蘭赫爾辛基
Scandi-cool Grön 雖不是一家純素食餐廳,但卻提供出色的純素食菜單,有機、野生的斯堪地那維亞農產品是主打。主廚 Toni Kostian 和 Janne Keskevaari 的菜單應季而變,包含生食、發酵、燒烤類菜餚,例如松茸炸玉米餅配豆類、醃製的芬蘭勃艮第松露,以及蒸芹菜,搭配韭菜和蝦夷蔥製成的素「白醬」(傳統法式白醬帶有動物性成分)等。
京兆尹|中國北京
作為全球唯一一家米其林三星素食餐廳,京兆尹以推行「素食、蔬食、樂和」的理念來達成一種大愛。行政總廚尹浩秉承父輩延續下來的素食理念,帶領京兆尹以獨具特色、中西合璧的蔬食引領人們走進更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餐廳提供純素食菜單,如竹蓀蕈、香草慕斯綠豆糕等精緻素食料理。(撰文:金庭)
「高大上」形象已不吃香,離年輕消費者越來越遠的葡萄酒
在西方,葡萄酒是象徵餐飲文化的符號之一。它自成一套繁複的知識系統,許多人花心力學習以考取證照。高端餐廳會為葡萄酒安排專門人力,提供賓客選酒建議與侍酒服務。但葡萄酒在餐飲領域幾近霸權的地位,在近年開始動搖,疫情更加速這一切的發生。
在疫情嚴峻的時期,消費者不只在家享用外帶食物,還能用低廉的零售價購買餐廳藏酒。當人們回到餐廳用餐,紅白酒單的高昂標價讓消費者退卻。除了價格,人們開始對調酒、烈酒、啤酒與酒精蘇打產生興趣,葡萄酒不再是佐餐唯一選擇。根據矽谷銀行的報告,去年葡萄酒銷售下降了 2%,烈酒卻反向成長。
當主力客群逐漸老去,葡萄酒產業需要找到新的消費者補上市場空缺。而最早出生的千禧世代今年將滿 40 歲,進入更高一階的消費能力區段。但他們不再像父執輩那樣獨尊葡萄酒,而是把喝酒的預算廣泛分配給不同酒種。比起奢侈感,他們更容易被多元化吸引。
除此之外,飲酒風氣也在近幾年趨向保守。在歐美社群平台,能看到網友響應「禁酒的 1 月」(Dry January)、「清醒的 10 月」(Sober October)等活動。越來越少媒體談論酒精對健康的益處,轉而呼籲適量飲酒。
撰寫了 21 年的產業報告,矽谷銀行首席葡萄酒分析師 Rob McMillan 警告,葡萄酒產業可能會因爭奪不斷縮小的市場,出現自相殘殺的狀況。例如標榜「天然」、「乾淨」的行銷術語,就會給人其他葡萄酒「不天然」、「不乾淨」的印象。破壞葡萄酒整體形象好讓自家品牌脫穎而出,McMillan 對這樣的作法感到憂心。
城堡、酒莊、閃亮的獎盃貼紙,目前葡萄酒形象仍投嬰兒潮一代所好,是財富與權力的象徵。但 McMillan 認為,年輕消費者更看重的是體驗而非地位,他們支持與自己擁有相同環保理念、社會責任的公司。
葡萄酒市場的萎縮不只衝擊酒莊,下游的餐飲工作者一樣能感覺到震盪。若想跳脫日漸萎縮的紅海市場廝殺,擴大客群,葡萄酒品牌勢必得調整行銷方法,才能吸引年輕世代,讓他們看見葡萄酒的價值。(撰文:Atomy)
為什麽所有的美國中餐廳都供應幸運餅乾
如果你問美國人對幸運餅乾有什麽印象,他們一定會告訴你,它是中餐廳的餐後小甜點,要嘛和帳單一起送達,要嘛和筷子、糖醋醬與餐巾紙一起放入外用餐袋中。也許他們還會提到餅乾包裝紙上的字,這些短語更像是民間諺語,而非名人名言,比如:「如果你總是在抱怨,那麽你永遠無法成為幸運兒」,「永遠不要讓你無法完成的事情干擾你本能完成的事情」等等。
他們的回答都是正確的,但幸運餅乾的複雜歷史遠遠超出你的想像。Jennifer & Lee 是紀錄片《尋找左宗棠》的記者和製作人,也是《幸運餅乾編年史》的作者,這些都是針對美國中餐發展的調查作品。
在最新一期的《美食家》節目中,Lee 詳細介紹了幸運餅乾的起源,在美國,甚至還可以追溯到許多日本人在舊金山和洛杉磯開設的中餐廳,所有的餅乾都是在鐵架上烤成的。早在 19 世紀 70 年代的日本,人們就能夠在文藝作品中發現幸運餅乾的蹤跡。
幸運餅乾之所以成為中餐廳的代名詞,主要來源於美國歷史上一段黑暗的時期:二戰期間,羅斯福總統下令拘禁所有的日裔美國人和日本移民,許多日本家庭被迫進入集中營,餐廳自然無法在美繼續經營,中國人便成為中餐廳和幸運餅乾設備的所有者和使用者。
過去幾十年中,幸運餅乾的製作流程變得更加工業化,大多數透過每小時可製作 6,000 塊餅乾的專業機器生產。如舊金山的一些工廠,仍在使用一些老式設備,需要專人在另一端手工摺疊這些餅乾產品。這種設備的工作效率極低,導致採用這款設備的工廠每天只能生產一萬塊餅乾。(撰文:陳思齊)
-end-
首圖來源:bloomberg。部分圖文資料來自網路,僅作資訊分享與傳播,未涉及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