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App
返回

冬日來一碗滋補好湯,主廚的精妙點子大公開

技法 编辑/ 陈思齐 2021.12.08

7 款湯品,有濃有清,還有貼心建議!

中餐的烹調工藝,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製湯的技術,尤其在味精還沒發明以前,中菜的鮮味,主要來自於湯底的提味。

即使在調味料如此豐富的現代社會,鮮湯在中菜飲食的重要地位,也從未受到動搖。尤其在料理名貴的生鮮食材時,仍需要使用高湯來達到提味和補味的效果。

更別提,吃中餐、台菜長大的人,幾乎一年四季、無論冬夏都喝湯,冷涼的冬日更是需要一碗滋補暖身的靚湯,來驅趕寒意。

food_77606

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比如陳家健這道「韓柿海椰皇燉花膠瑤柱」,選擇秋冬的柿子入菜,特別選用韓國柿餅,「霜厚、底亮、質潤、味香甜、有流心」的柿餅對清熱潤肺很有效,非洲海椰皇也對潤肺止咳有幫助,二者搭配相得益彰。日本的瑤柱則更能提升一碗雞湯的靈魂,花膠對秋冬的潤膚養顏也有極佳的效果。

food_111563

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另外這道「西昌松茸燉雞湯」,鮮美的湯汁,主要來自於雞、肉、鴨、火腿、干貝等食材,經過長時間燜滾煮燉,將材料自身的鮮美溶於湯中,再將調味料加入鮮湯繼續烹調,經過重重加工,使鮮湯與食材融為一體。

湯的分類 - 清湯

熬製鮮湯是一門高深技藝,唯有理解其中奧義,才能讓湯品呈現最佳滋味。根據湯汁的清澈程度,可將鮮湯分為清湯和濃湯兩大類。

所謂清湯,是指以雞為主要食材熬成的湯,成品特點是清澈見底、滋味醇厚。在熬雞湯時,還可根據需求添加排骨、豬瘦肉、干貝、火腿等作為配料。

清湯也分一般清湯和高級清湯(即高湯),取決於投料多少及水量的比例。

高級清湯(又稱頂湯)是以較高品質的基礎湯為底,加以雞腿、雞纖子(雞里肌)剁成的泥,或是肉絲等材料吊製,除淨雜質,使湯汁清醇而厚實,鮮美而不膩。

冬日清湯

food_8639

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優質的牛腩如同五花肉,一層筋膜一層肉,裡裡外外加起來至少有 5 層,因此最好的烹煮方式便是燉湯。牛肉湯不僅對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具有效用,豐富的膠原蛋白還可以幫助修復肌膚細紋、增添彈性,非常適合乾燥的冬日食用,濃郁的香氣更為冬天添加一絲滋補的意味。

李冬主廚強調:

牛腩第一次燉的時候切忌過於酥爛,用湯泡時鹽味需一次加夠,不可再次開火。同時,為避免產生異味,白蘿蔔需盡量煮透,口感方可達到最佳。

food_48460

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對許多人來說,吃海鮮最好的方法就是汆燙,以求吃到原汁原味的鮮美味道。象拔蚌的做法樣式繁多,用清水燙熟的蚌肉已足夠鮮甜爽口,然而真正經驗老到的廚師才明白──用大骨熬的湯,才能讓這種貝類的鮮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僅用鹽調味的骨湯,色澤鮮亮乾淨,口味自然鮮美。

鄭永生主廚強調:

象拔蚌挑選時一定要選顏色白淨,肉管長而飽滿的。這道菜刀工考究,需選一把刀身較薄的刀,才能將象拔蚌片至極薄。

food_12572

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清湯雞豆花」的雞茸潔白如玉,嫩似豆花,又有著番紅花的清香味,堪稱湯中極品,具有健脾胃、強筋骨的功效,適合體弱的人補養食用。

徐棉師傅強調:

這道菜要求簡單清爽乾淨:雞湯要清,雞豆花要求亂而清爽、看似老卻要求入口即化。煮雞豆花的時候一定要用小火,否則雞豆花容易破碎不成形。

湯的分類 - 濃湯

濃湯是以肉為主要食材熬成的湯,成品特點是濃白(也可以是紅色的)、不透明,肥厚鮮香。在熬肉湯時,也可以根據需要加入老母雞、鴨子、牛肉、火腿等作為配料。

而濃湯的種類,也依投料和水的比例分別。

如高級濃湯(奶湯)是以特定原料、火候熬製出來的。主原料依然是肉,熬成的湯汁濃如牛奶,帶有黏性,非常厚實。

不同的菜餚需用不同的湯,這樣才能達到菜餚的特色要求。一般來說,燕翅鮑肚所用到的湯,主要就是奶湯。

冬日濃湯

food_4319

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茭白筍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極為豐富,可為人體補充足夠營養,並有效增強免疫力;雞肉溫和益氣,補精添髓,也有強健身體的作用。這款湯口味鹹鮮濃香,造型優雅,入口鮮香醇厚,雞絲滑嫩,筍絲爽脆,口感層次極為豐富。

梁子庚主廚強調:

這道菜要求刀工精細,絲要均勻,粗細一致,雞絲可以軟凍後再切。調味時,切忌太用力,會把雞絲弄斷。黃油老雞先蒸後煎,再熬製濃湯,可以有效去掉柴味和多餘油脂,讓滋味更鮮香。

food_54657

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成品中一半甲魚、一半濃湯,甲魚的脂肪經過烹煮後滲入湯中,湯品呈金黃色,色澤誘人,香味濃郁,在餐桌上可作為搭酒配菜的佳餚,營養價值極高。

黃康平師傅強調:

甲魚泥腥味重,處理乾淨是極為重要的一步。加入油渣與豬油使這道菜更加滋潤,合適的火候與時間才能使甲魚肉質軟糯,湯汁濃厚,回味留香。

看完這麼多適合冬日進補的創意湯品,是否能為你的餐桌提供更多靈感呢?歡迎在名廚MINGCHU 發表你私藏的獨門湯品秘技,與大家共同分享,一起進步。

-end-

部分圖文資料引用自互聯網,僅作資訊分享與傳播,未涉及商業用途。

相關推薦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