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将至天气寒,巧用食材助养生
常言道:“冬天进补,开春打虎。”。进入初冬时节,早晚寒气愈来愈重,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此时正是给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还有一个专属名词——补冬。随着气温的降低,人的食欲也愈加旺盛,因此也更适合通过饮食来滋补调养身体。今天,「名厨 MINGCHU」就来为大家奉上专属的养生滋补“秘方”,一起来看看吧。
在食疗进补的过程中,调养脾胃是最关键的一步:中医认为,健脾最好的是山药,芡实也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美名,香甜软糯的栗子对于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也颇有益处。而其他诸如薏米、红枣、核桃仁、扁豆、黑豆等食材温而不燥,也是食补的良方。下面,我们将为你带来这些食材的花式料理合集,为你的餐桌提供更多创意灵感。
山药:补肺润燥的“神仙之食”
山药,又名淮山,是营养丰富的常见食材,有着“神仙之食”的美誉。从养生角度而言,初冬时节,正是容易出现气血两虚的关键时期,此时食用山药效果最为显著。并且,山药在健脾益胃、益肺止咳、降低血糖方面也疗效颇佳。
1. 开胃解腻,酸甜鲜橙来助力
金师傅从经典的樱桃鹅肝中寻得灵感,以橙汁与铁棍山药融合创造出另类美食:蒸熟后的铁棍山药与鲜奶油一起打制成泥,再挂上橙皮味水,让奶香浓郁的山药在橙味包裹下又增添了一丝复合风味,作为餐后解腻的甜品小食还为食客提供了丰富营养。
2. 外酥里嫩,清香桂花入滋味
杨师傅将蒸好的山药片炸至外酥里嫩,与桂花酱和蜂蜜调制而成的芡汁巧妙融合,山药入口香脆,食之口中还留有桂花的清新余味,不管作为餐前开胃和餐后甜点都是当仁不让的明星菜品。
芡实:补脾止泄的“滋补佳品”
中国古药书中称,芡实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滋补佳品。西方的营养学则认为,芡实中所含淀粉不仅可以提供能量,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为人体提供均衡营养。并且可以增强小肠的吸收功能,以及血清中胡萝卜素的浓度,使人们罹患肺癌和胃癌的概率大大减少,对健康颇为有益,一般人群皆可放心食用。
1.健康本味,蜜豆沉香增禅意
尹师傅将芡实和蜜豆作为菜品主料,将海南沉香熬水、气化香雾,通过让美人米浸润于沉香的灵气之中,打造“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主导烹调元素的禅意美食,对“本源、自然、健康、真味”的蔬食理念做出极致呈现。
2. 口感丰富,金汤五谷巧相助
钟师傅将五种粗粮煨水入味,加油炒香,用泡软沥干的越南春卷皮包成福袋,加入调好的金汤之中,让不喜粗粮的人也能通过这道“隐藏美味”,为机体补充膳食纤维。
栗子:养胃健脾的“铁杆庄稼”
栗子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能供给人体较多热能,帮助加速脂肪代谢。作为保证机体营养供应的黄金食材,有着“铁杆庄稼”与“木本粮食”的美称。除了被人们所熟知的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功效,其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对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也十分有利。
1. 有嚼有饮,跨界组合添趣味
张师傅的这道人气新作“板栗南瓜汤”,独到的使用酒杯代替传统的碗里装汤,并借鉴了鸡尾酒的制作方法,将西餐中常见的荷兰芹碎粘于杯口,香甜绵软的去壳板栗与粉糯酥香的老南瓜完美结合,再加入酥脆可口的酥皮条,让温暖滋补的养生汤又增加了新鲜的口感体验,作为冬季暖胃暖心的蔬食汤羹,可谓别具匠心。
2. 益气补脾,红烧猪肉妙滋补
林师傅结合传统红烧肉的做法,以创新手法加入白酒,啤酒,花雕酒,陈醋烧汁等另类调料,使菜品的酱香味极致体现。益气补脾的香甜板栗与肥而不腻的红烧猪肉完美结合,口味鲜而不咸、色泽油润透亮、猪肉软滑、板栗粉糯,闻之香味浓郁,令人食指大动。
面对琳琅满目的滋补食材,各位师傅是否也挑花了眼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留下你的独家“滋补秘方”,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end-
部分图文资料引用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与传播,未涉及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