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餐酒館 T+T 摘下米其林一星:雙主廚蔡元善與古俊基帶來混血亞洲餐桌

專訪 编辑/ Mokki 2021.10.05

「拿星後還是跟平常一樣工作,盡可能把品質看好,使用新鮮的食材,做該做的事情。」

在台北,有一家西餐廳,最受歡迎的招牌菜是鵝肝車輪餅。

用指尖拿起棕黃透著熱度的車輪餅,裡面包著溫熱的鴨肝醬與蘑菇醬,咬開是濃稠鮮味。微甜麵皮裡的西餐風味,熟悉中透露新奇,恰到好處的愉快組合,雖然是新的,卻好像認識它 100 年這麼久了,吃起來舒暢無比。熟客來如果沒吃到這「松露/鴨肝/車輪餅」可是會抗議的。

這就是 T+T 料理的特色——創新、混搭、實吃。

615bfe205fd34.jpg

T+T 招牌菜車輪餅。圖片提供:T+T 攝影:劉振祥

侍酒亦是 T+T 的強項,侍酒師選擇了義大利皮耶蒙特的 Barbera 葡萄酒搭配,因為此地酒款風格渾厚,更因為北義就是松露產地,傳統菜風格濃厚。這樣的餐酒組合,讓平實的小吃,吃出精緻高檔好品味。

T+T 這兩個字是 Tapas 與 Tasting 的結合。Tapas 字源來自於西班牙文中的 Tapar,是中世紀瘟疫橫行的時候,國王鼓勵人喝酒殺菌之餘吃點小東西墊胃,避免喝醉而滋生事端,因而得名。有了鵝肝松露車輪餅的例子,理解 T+T 的菜色就行雲流水了起來。

今年 33 歲的主廚蔡元善,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開平餐飲學校畢業後 18 歲就從老牌天母西餐廳盛鑫歐法料理入行。不像台灣的其他星級主廚往往有外國經歷,蔡元善認為他的 fine dining 廚藝起點,是在新加坡名廚郭文秀的 Justin’s Signatures 餐廳工作時,Justin’s Signatures 的菜色是精緻料理的盡善盡美,時任主廚的黃以倫(Alain Haung)一絲不苟的個性為他的廚藝追求帶來標竿示範。此後他曾在永康街經營過五味瓶,2018 年在家人朋友的支持下,於綠蔭敦化北路的巷弄裡開設了 T+T。

615bfe5476bd3.jpg

蔡元善主廚(左),古俊基(Kei)主廚(右)

T+T 的菜色除了好搭酒,更致力於融合亞洲風味。現在的 T+T 一週營業 7 天,如此這種操法,饒是鐵打的身體也撐不了,好在今年春天加入生力軍來自香港的古俊基(Kei)主廚,T+T 以雙主廚變幻出更飽滿的混血亞洲風味菜單。Kei 曾經在香港兩間二星餐廳 Amber 和 Ecriture 服務,融合扎實的法菜經歷,讓 T+T 生出三頭六臂,2021 年順利摘下米其林評鑑一星。

蔡元善回想起在黃以倫主廚麾下學習的時光,認為他的法菜基本技巧像是熬湯、醬汁的作法,都是在那時打下良好基礎。詢問他以餐酒館摘星的心得,他並沒有太大的波瀾起伏,「我沒有想過會拿星。拿星後還是跟平常一樣工作,盡可能把品質看好,使用新鮮的食材,做該做的事情。

從單主廚到雙主廚,做一份讓客人快樂的菜單

從擔任主廚決定一家餐廳菜色以來,蔡元善向來以美食小館的風格 bistronomy 設計菜色。不擅言詞的他,如此簡單說道,「吃飯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我們看重的是整體感覺。

615c0494386f2.jpg

蔡元善主廚。攝影:劉振祥, T+T 提供

當問到兩位主廚如何協調菜色和進行餐酒搭配,兩人笑了,分享 T+T 開菜單的做法。第一,沒有明確的菜色數量設定,「他多想一點,我就可以少做一點」,在認真自律的前提下互補。第二,菜色設計出來後,要跟侍酒師討論配酒,侍酒師也會針對菜色上桌的安排順序提出建議。每一份呈現在客人面前的菜單,都是來自廚師與侍酒團隊的共同創作。

對蔡元善來說,Kei 的加入並沒有菜色磨合的陣痛期,相反地,因為 Kei 在香港多家星級餐廳歷練過,對於怎麼做出國際標準的法餐是很有經驗的,味蕾的平衡也讓他十分信服,因此第二位主廚的加入,對蔡元善來說是如虎添翼。

615c04ea84de7.jpg

古俊基(Kei)主廚。攝影:劉振祥, T+T 提供

Kei 提到,過去他下班的休閒活動之一是閱讀大師的食譜,比如 Thomas Keller 的書他就反覆溫習,「不過來到 T+T 之後,我都在看亞洲料理的書。」Kei 說到這裡憨厚誠懇地笑了起來 。談起香港和台灣從廚最大的分別,在於香港地狹人稠鮮少本地食材,台灣卻有不少質優的食材等待發掘。

怎樣才能夠成為一個好廚師?足夠資格摘下米其林星星的廚師呢?

蔡元善感覺準備回答很久了,他用一樣不疾不徐的語氣,慢慢說,「持之以恆,專注細節才能夠成為一個好廚師。」

他的生活沒有因為摘星而改變,要增加發酵料理實驗空間的想法穩定進行中。做好該做的本分,行有餘力拓展製作風味的技術。

T+T 的料理

秋天的秋哥、叻沙、南瓜

615bfeca665da.jpg

秋哥、叻沙、南瓜

這道秋季菜單的料理是新主廚 Kei 的創作,秋季菜單裡使用上南瓜、南洋叻沙 laksa,和現流秋哥魚。紅色秋哥魚帶有濃郁的甲殼類鮮蝦風味,配上娘惹菜系中的叻沙醬料,烤得酥脆的永續東港櫻花蝦,搭配南瓜泥烘烤成薄片。

有辛辣、香濃和甜美,是一道大氣端莊的料理。這道海鮮菜色,搭配的是來自 Franck Massard Alma 西班牙海岸地帶種植的 Albariño 白酒,酸爽果香,力道合拍。

生蠔、大蒜、麵線

food_113539

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生蠔、大蒜、麵線是另一道經典的 T+T 料理。靈感來自台灣人愛吃的蚵仔麵線,把生蠔泡過牛奶後包麵線油炸,主廚自製乳化的蒜頭、辛香料美乃滋,最後放上香菜苗點綴。

這樣的油炸料理讓台灣客人吃了會心一笑,搭配的選酒是法國 Bollinger 香檳,清甜的果香和烘烤麵包的氣息,酸爽氣泡口感拉開用餐的序曲。

味道的技術:料理是廚師想說的話

當今年五月的疫情大浪來襲,T+T 沒有直面硬搏。T+T 先關上門休息了 1-2 個禮拜,讓全體員工喘口氣,主廚在這段時間則是每天都在試不同外帶餐廳的食物,觀察其他餐廳與廚師的作法,並以消費者的身分思考,「會想吃什麼樣的外帶食物?」

615c061f0945c.jpg

T+T 臨窗的用餐空間。

客人可能會不知道要吃什麼,他認為廚師要幫忙想,「比如說,吃了好幾天之後,我知道我不想吃帶走還要再加熱的餐點。」蔡元善很在意食物送到消費者口中的品質狀態,就不考慮帶走還要加熱的作法。他最後選擇製作「蟲草花、花膠、土雞」,「何首烏、當歸、烏骨雞」,「人蔘、干貝、土雞」和「佛跳牆」煲湯料理包,出貨就是冷凍保存,經過長時間燉煮出好湯頭復熱後食用暖心療癒,喝一口就知道用心。

見菜如見人,味道組合產生記憶點

有才華的廚師往往會創作出令人記憶深刻的味道組合,比如甜點大師 Pierre Herme 的荔枝、玫瑰、覆盆子組合,也比如有西餐廚師偏好鴨肝和生蠔的組合──編輯一講完,蔡元善就反射回答,「妳說的是 CEO 1950 總裁藝文空間主廚的菜。」

寡言的蔡元善把功課都做在心裡,並不是只有在自己家廚房埋頭苦幹,「有些廚師會做出辨識度很高的味道組合,有在關注,就會知道是誰、也會知道是怎麼做的。

615c05b3ca1b3.jpg

疫情期間,口罩不離身的兩位主廚。

T+T 近年來與種籽設計合作,在一般的餐廳料理之外,執行過幾次食物策展的專案。比如《屏東特有種》的餐會,是根據種籽設計在屏東一年駐點研究食材的成果,他設計成菜單連結自然生態以及族裔歷史底蘊,用味蕾就能感受到屏東特有種的 氣、味、聲、景。

展覽餐會之後,部分料理繼續留在當月的 T+T 餐廳菜單之中,讓饕客在北台灣也能品嚐到南方該季節的風味。接下來他要做的發酵實驗空間,也預計會在企劃上和種籽設計合作,推出體驗菜色,令人期待。

對現在的廚師來說,舞台巨星般的表演能力、說菜技巧也會被歸類在技能之一。看到蔡元善和 T+T 的例子,對那些天生不擅言詞的料理人來說可能是打了一劑強心針——持之以恆努力,精進兩位主廚教給我們的事。

編輯特寫:下班後,多元亞洲料理的主廚喜歡什麼小吃?

蔡元善主廚是圈內知名說話謹慎、寡言的主廚。問他下班後有什麼娛樂呢?他顯得有點發怔,一週開 7 天沒有休息的 T+T,他下班後多餘的時間只想拿來睡覺。

至於喜歡的小吃,毫無疑問就是蚵仔大腸麵線,濃郁的柴魚勾芡湯頭,是他忙完一天工作後最撫慰的食物。如果蚵仔和大腸二選一,他選大腸。上頭點綴的香草,九層塔和香菜二選一,蔡元善選香菜,並且一定會加辣。推薦的店家是勝口味蚵仔麵線。

Kei 主廚在香港最喜歡的料理是調味得酸酸甜甜的肉,糖醋肉、咕咾肉,媽媽做的最好吃。在台灣喜歡吃鹹水雞,這是他第一次來台灣的時候在夜市吃到的東西,覺得很美味。不但香港幾乎吃不到,台灣的雞與香港販售的品種不同,在香港雞吃起來口感很滑、油脂高,不像台灣鹹水雞的雞肉嚐起來爽快。

-end-

615bfd8e6178e.jpg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