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一家店,就像料理一整头牛,要胆大心细,还要苦干实干。
2020 年台湾米其林指南首度跨足台中,这座城市第一次迎来了米其林指南的评鉴肯定,年度米其林年轻主厨大奖(Young Chef Award)的荣耀,由台中俺达の肉屋主厨钟佳宪(Sam)摘下。
颁奖当天,在公布米其林一星餐厅名单时,Sam 腼腆不失自信上台领奖摘星,但当公布由 Audi 汽车赞助的年轻主厨大奖时,台下的他看起来是真的出乎意料,双手捧着星星奖牌被众家媒体团团围住联访的时候,甚至显得有点无措。以至于当记者问他怎么学习烧肉技术,没有准备的他,语出惊人说:“我看 Youtube 学的。”
事隔半年多,Sam 再提到这段得奖往事,显得有点委屈——他真的不知道会得到这个大奖,甚至公布的时候,他正在联系同事订酒晚上要好好庆祝一下,怎么知道上天除了给他星星,还多送这座大奖给他。
他的直率与困惑,确实传达出这位年方 30 岁年轻主厨经营者自学的重要性。Sam 没有傲人国内外餐饮学校经历,大学时,他像一般的大学生从在 TGI Fridays 内场打工做起,学习餐饮行业的基本知识,接着在毕业后接触到了使用许多部位的“一头也烧肉”,奠定了使用全牛料理的思维和烧肉餐厅的经营基础,之后又到日商“大阪烧肉双子 Futago”工作,并在一年后当上新竹店店长。
在这个过程中,带着锐气的男孩 Sam,逐渐成长为能够独挡一面管理运营一家烧肉餐厅的负责人。除了到日本参访学习,拜访名店,他的确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搜寻数据和学习,所以才会在联访的当下脱口说出“上网学习”的答案。
但实际上,他“做中学”的何止是厨艺而已,还有经营餐厅的方法。
“创业要待过大、小公司,大公司学制度,小公司学管理与解决事情的能力。”
Sam 用过去就读休闲管理学位时老师告诉他的话,诠释他这 10 年来的历程。
他几乎以两年为一个单位,推进职涯里程碑。从 2010 年打工接触餐饮业开始,2014 年加入大阪烧肉双子 Futago 新竹展店,苦熬了一年当上店长。2016 年这位从未停下脚步的烧肉男子,在台中创立了俺达の肉屋和牛烧肉店,主打整头买进的全牛料理,各个部位透过不同的分切方式和烤工,达到美味的极致,并在 2018 年开设了“烧肉本气”,再两年后他便摘下了米其林。
星级烧肉的秘密
当烧肉专门店摘下法国米其林指南评鉴的星星,首先会面临到的质疑是“烧肉店厨师的技术能与法式餐厅相比吗?”这样的声浪。
因为年轻,又没有大集团的背景,看似初生之犊的 Sam 很快就面临这些质疑。甚至,连 Sam 自己都知道,“在米其林评鉴行之有年的日本,也很少有烧肉店能够得到米其林的星级肯定。”
为何俺达の肉屋可以胜任此荣耀?就跟所有伟大的餐厅一样,在肉盘上桌给客人前,准备的功夫已经完成,这些厨房内的作业决定了大半。
买入一头牛只是基础
标榜日本和牛专门店,因此每个月以全牛为基础的买进“一头牛”,其中不乏珍稀和牛。比如香川县以橄榄养育而成的“橄榄牛”,深受日本当地人喜爱的鹿儿岛“新村和牛”,以及岩手县的“前泽牛”等。
在 Sam 的餐厅,除了台湾人熟知的知名和牛如神户牛,见得到更多以产地命名的“铭柄”牛。俺达の肉屋设下了购买标准:A5 等级、牛肉脂肪交杂基准 B.M.S.(Beef Marbling Standard)10 级以上,让不管来自哪个品牌或是产地,客人吃到的都是最顶级口感的和牛。
所谓“一头牛”的买进,并非整只屠体进口,而是去除内脏、头、骨头后的纯肉部位。并且需要根据口感和市场需求,调整不同部位的进货份量。
现点现切
从真空袋取出,肉切开后就会开始氧化。因此每晚开店前,Sam 和员工是最忙碌的时候。他们取出肉块,如对待珍贵的原矿,清修、分解,去除多余油脂,依筋膜纹理修清。因为每只牛的状态不一,Sam 必须亲自看过每块肉的状态,确认油脂分布后,来调整下刀的位置与角度,对食材现场的理解决定了美味的程度。
展现食材独特价值
和牛全牛供应依纹理拆解出约 40 个部位,每个部位有不同的口感与风味。善用“切法”与“烧烤技术”这两个变项,可以将每个肉块做到最好吃。Sam 就提出了 4 个他提供给老饕客人的独特部位:
千本筋
于后腿腱肉中间,千丝般细筋穿插于中而得名。不同于千本筋两侧后腿腱肉的浓厚肉味,千本筋烧烤后口感意外软嫩。每头牛左、右后腿各一条,修清后仅约 500 克,相当稀有珍贵。
领带肉
由油花较少的后臀芯分切出的稀有部位,一条约 100~200g 左右,每头牛仅有 2 条,外型如领带。肉质软嫩多汁,且带有明显的铁质旨味。
辣椒肉
靠近前腿的希有部位,外观如辣椒,带有筋和明显纹理,因此在分切时需要格外小心,但只要分切得当,在适当烧烤后是多汁的瘦肉。
和尚头
日文为“芯玉”,台湾俗称“和尚头”,位于后肢大腿内侧中心深处,由于被丰富油脂包覆,因此具圆状外观。以此部位为基础,Sam 依照肉质纹理,顺着筋膜修清,和尚头正中心再取出的部位称“芯芯肉”;和尚头中心外侧部位油花如龟纹者称“龟之子”,是口感极为细致柔嫩的瘦肉。另外具有杂筋的部位,日文称“芯皮”,但因为碍于不易理解,于是仍用原大部位名称命名,以“芯玉”作为菜名。
推广赤身肉的美味
过去饕客追捧和牛,常常是为了它那入口后在舌面融化成甜美汁液的细密油花。但是对于踏入烧肉业界后,年年赴日本取经观察趋势的 Sam 来说,他早已嗅闻到烧肉世界“赤身肉”和牛瘦肉部位的热潮。
这股热潮只有使用日本和牛为原料才有意义,因为其他产地的和牛,若是与日本和牛水平评比瘦肉部位如腿肉,风味天差地别。“日本和牛腹部油脂多却肉量少,但腿部不仅肉多,还有适度油花。”Sam 解释,因此赤身肉特别适合喜欢大快朵颐肉品乐趣的客人。
除了烧肉之外,精心设计餐食
俺达の肉屋除了提供优质顶级的烧肉和桌边服务,其实也设计了一些搭配的菜肴与小菜。这些菜肴看似爽朗易懂,却都是经过思考的成果。
比如生蛋拌牛肉,是使用和牛的赤身肉部位,以秘制酱汁(たれ)调味,加上生蛋黄做成的料理。可以品尝到像是牛肉刺身般的美味,还有蛋黄浓郁润滑的口感。以牛肉煮成的白金牛肉汤,也是喜欢喝汤的台湾人会感到喜悦的一品。
Sam 解释,“考察烧肉在日本的发展,其实是日本战后的产物,并且跟韩裔日本人有很大的关联,原本日本人没有那么爱吃烧烤牛肉。”因此他的餐厅当然吃得到泡菜与凉拌蔬菜等清口的小菜!
主厨真心话:压力让人成长
回望从厨身涯,Sam 觉得成长最多的阶段,是在“大阪烧肉双子 Futago”从台北到新竹跟着日籍料理长展店的时候。
新竹与台北的店铺不同,“在新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必须自己解决。”第一年他除了要做内场、管进出货、烹调,还要管人、算账,拿着三、四万块的薪水做足一切的工作,但直到第二年,公司才赋予他店长的职位。
“后来我很感谢那段时间的磨练,如果我太早就当店长,我或许会自满,不会把自己逼到那个程度。”被压力逼着快速成长,也间接影响创业想法。
在日系品牌工作的这段期间,他跟着日籍料理长从基本的牛舌、牛小排、横膈膜的处理学习,尔后料理长因故回日本,于是料理长以网络及跨国视频教学方式教导他,养成 Sam 自己想办法自学的习惯。
但挑战从未停歇。在摘下米其林一星肯定,又得到年轻主厨大奖后,在他的店偶尔会出现想要挑战批评的客人,或者无礼要求服务,或者吹毛求疵主厨外观,Sam 虽然觉得无奈,但扛着盛名,或许这也是开店会面临的事。而他能够做到的,就是继续维持初心——买最好的牛,做出最好吃的烧肉。
编辑特写:你喜欢吃哪里的和牛?
“主厨你吃过那么多和牛,最喜欢哪里的和牛?”
听到这个问题,年轻主厨 Sam 露出一点为难的神色,“这个不好说。”
原来,他偏好的和牛,并非市面上那些最昂贵的产地,而是亲民的鹿儿岛黑毛和牛。原因是,鹿儿岛和牛虽然不是最贵的和牛,但因为产量大,如果拥有卓越的识货能力和技术,可以挑选和分切出美味程度一点都不逊色的和牛。如果他很想大吃好吃的和牛肉,又不想太过豪奢的时候,他会吃鹿儿岛产的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