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以 6 种稻米入菜,从头盘到甜品巧用主食创新

菜单 编辑/ Hsiang 2020.06.02

6 种稻米,6 道菜,让人在餐桌上探访米食文化地区。

香港米其林一星餐厅 TATE Dining Room & Bar 从今年三月起,推出全新的主题式早午餐计划,每个主题为时一至两个月。三月时打头阵的主题,是“蛋”。

Vicky Lau(刘韵棋)主厨特别挑选了 4 种蛋,包含粤式皮蛋、咸蛋黄、鹌鹑蛋和日本鸡蛋,以它们为主要食材,构思了 6 道菜,从前菜到甜点,极尽心思展现蛋的风味与表现形式,令人玩味。

Variety of Eggs(1).jpg

今年春天,Vicky主厨曾以“蛋”作为主题菜单。图片提供:TATE

Vicky 主厨延续单一食材、不同种类的概念,这次她将目光放到了亚洲的米食文化上,以“稻米”这种变化多端的谷物作为菜单上的主角。

她精选了 6 种稻米,其中多半产自亚洲,包含越南西贡碎米、日本越光米、泰国茉莉香米、台湾黑米、意大利 Carnaroli 炖饭米,以及台湾糙米。透过多元的米种,Vicky主厨发想创新的菜式来连贯整套菜单,并以fine dining的形式演绎香港的庶民米食餐点。

Ode to Rice米之颂歌

起初决定推出早午餐,之所以打算用各种原材料当作主题,是希望可以深入研究每种原材料的特性和变化,也是多加使用本地食材的契机。Vicky 主厨说:“米对于亚洲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主食,几乎每天都吃,而米的可能性很大,不但可以用不同种类的米,还能做成各种样貌的米食,像是打成汁做雪糕等等。”

Variety of RICE2(1).jpg

6 种被选用在这次主题菜单中的稻米。图片提供:TATE

为了标明这 6 种稻米,她和团队自然尝试了各式各样的米种,但不是每种都能完美诠释他们的构想,也有些现实因素必须克服,例如黑糯米容易一下子占满胃的空间,而且较难以消化;有些米种则是无法及时送到香港,只能作罢。最后选择这 6 款稻米,是层层考察之下,具有代表性,也能好好展现每道菜的质感和特色的理想食材清单。

精美的港式知名米食

香港人素来爱吃粥粉面饭,米食占了日常饮食极大的版位,肠粉、萝卜糕、珍珠鸡等酒楼里的饮茶点心,街头的传统糕点如伦敦糕、砵仔糕或糯米糍,都是港人从小到大的米食记忆。因此,Vicky 主厨在这份菜单中,特别选了两种大家熟悉的米食餐点,做成 fine dining 版本,格外有意义。

一是叉烧煎蛋饭。传统的叉烧煎蛋饭,是将切片的叉烧肉铺在米饭上,另外叠两个半熟荷包蛋,并淋些豉油,划破蛋黄后,蛋汁流出来密密包覆着肉和米饭,又与豉油搅和在一块,所以才被称为“黯然销魂饭”。吸饱了肉脂、蛋汁和酱料的米饭,自然是这道餐点的主体。Vicky 主厨为了突显叉烧煎蛋饭中米饭滑顺的口感,特别选用意大利 Carnaroli 米把它做成炖饭,并以蛋黄取代传统使用的干酪,洒落在炖饭上,加强滑顺的效果。是令人惊喜的崭新诠释。

另外则是三虾蒸肠粉。米浆涂开在平底的蒸台上,厚薄一致,蒸到软嫩又带点弹性,放上馅料裹起来,淋上特制的酱汁,让人疯狂的简单美食,必须现点现做。Vicky 主厨的鲜虾肠粉,将肠粉皮裹住肉质弹跳的炸虾,搭配盘底浓郁的法国龙虾汁,西餐元素在地道香港小食上,融合得很好,鲜味更加突出。

香气的表演,口感的探索

NewProject(33).jpg

薰衣草鸽子配荷叶饭。图片提供:TATE

在其他菜式上,Vicky 则持续尝试米饭吸收香气或是变幻成不同口感的可能性。这道薰衣草鸽子配荷叶饭,便是花香、叶香相得益彰的表现。肉质依然粉嫩的烤乳鸽,另外特别以薰衣草来烟熏,鸽肉因此散发着淡淡的清香,Vicky 认为这是夏天的味道。一旁的米饭则以荷叶包覆,颇有向亚洲地区米粽文化致敬的意味,荷叶的气味渗进软糯的米饭里,与薰衣草鸽肉十分合得来,乳鸽与荷叶饭的组合,也相当具有港式情怀。

最后的甜点则是 Vicky 主厨个人很喜欢的作品。她在经典的舒芙蕾中,将清酒酒粕与蛋白混合,成品的质地仍像传统舒芙蕾一样轻盈宜人,但却散发着酒粕发酵的气息。舒芙蕾出炉后,在其表面洒上薄薄的黄豆粉,快速地炙烧一下,便让舒芙蕾尝起来有些微的脆爽感,非常有趣。而甜点当然也不能少了米的元素,她将烘烤过的糙米磨碎制成米浆,并做成冰淇淋,糙米经过烘烤的步骤,使它即使被做成冰品,也依然米香突出。一小球烤糙米雪糕配着酒粕舒芙蕾,让整趟米的风味旅程,有着漫步在云端的轻松收尾。

CRISPY RICE WITH STEAMED ATLANTIC COD FISH AND GREEN SALSA(1).jpg

菜单中也包含以爆过的脆米搭配不同的鱼鲜。图片提供:TATE

今年接下来,Vicky主厨也将持续透过早午餐的餐期,探索更多食材的变化。下回即将选用的主题是豆腐,“豆腐富有营养,而且在亚洲有着长远的历史,形式更是非常多元化。”Vicky主厨解释道。

光是走进香港的传统豆制品店,就能看到至少 10 种以上的豆类产品,厚薄生熟形状不一,是下厨之人灵感喷发的场所。Vicky 目前也正在与团队测试不同种类的豆子,尝试用它们制造风味口感各异的豆腐,甚至考虑在菜单中加入臭豆腐,让人相当期待。

-end-

兄弟项-繁体版.jpg

首图提供:TATE Dining Room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