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橄欖、黑橄欖你都知道,看過白橄欖嗎?
黑橄欖和綠橄欖是市面上常見的橄欖品種,在斯里蘭卡還有一種藍橄欖是著名的街頭小食。近年來,地中海地區則發現了一種古老的品種──白橄欖。
白橄欖最早出現於西元前的大希臘時期,如今在義大利南部托斯卡尼、卡拉布里亞,以及地中海一帶的葡萄牙、北非和馬爾他等地,都可以見其蹤跡。
由於顏色象徵純潔的關係,在歷史上多半出現於宗教信仰相關的儀式傳統裡,有許多白橄欖樹甚至只種植在修道院附近,亦有史料顯示,古代帝王在宗教儀式上所塗抹的橄欖油,會特別以白橄欖榨成。
因為這樣的歷史淵源,白橄欖從未量產為商業用途,樹種因此變得越來越珍稀。如今有些橄欖果農開始著手這個稀罕品種的復育,希望為市場多帶來一些選擇。
至於白橄欖為什麼會是白色的呢?原來是一種基因變異。在黑綠橄欖生長的過程中,有兩個階段會啟動顏色的變化,首先是葉綠素的合成,會使果實變綠。當葉綠體退化的時候,橄欖又會失去它的綠色,同時開始合成青花素和類黃酮,讓果實轉為藍色或黑色。而根據《橄欖油時報》(The Olive Oil Times)的解釋,這些化學變化完全沒有在白橄欖身上發生,果實也就因此保持著純淨的象牙白。
白橄欖嚐起來比一般量產的黑綠橄欖來得甜一些,因為它們相對含有較少的、帶有苦味的抗氧化分子,這是它在風味上的獨特之處,但也因此比較不利於保存,橄欖油本就需要趁新鮮使用,白橄欖所製成的油品,壽命又更加短暫。
身世如此神祕,連科學家都無法解釋它基因變異的原因,白橄欖的風味的確讓人相當好奇。自由文化記者 Tom Verde 在白橄欖果農家裡初嚐他人生第一顆白橄欖,他這麼形容道:「一開始是淡淡的苦味,接著酸度冒出來,最後則有著海水的氣息。如果我能吃一顆珍珠,大概就是這樣的味道吧?」
-end-
部分圖文資料引用自網路,僅作資訊分享與傳播,未涉及商業用途。首圖來源:finedininglov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