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頂尖餐飲人齊聚一堂,從試菜一窺 2019 野臺繫亮點

料理 编辑/ Atomy 2019.10.31

人數超越往年的餐飲陣容、向大稻埕在地文化致敬,今年野臺繫的豐富多元值得期待。

歷經夏季高溫、蚊蟲與午後雷陣雨夾擊的食材尋訪,野臺繫團隊終於選定今年的餐會食材。在 9 月的秋季裡試菜,為冬季的餐會拉出清晰的餐飲軸線。

試菜在公休的態芮舉行,現場聚集廚師、生產者、麵包師傅、調飲師與美食家,80 人的大陣仗星光熠熠,環視全場,都是叫得出名字的頂尖餐飲人。平時大家都在不同工作場所忙碌,這場試菜是難得聚集所有參與者的時刻,將各自的創作組合起來,檢視料理的前後連貫性、餐酒搭配的感覺。

這群餐飲人或在試吃後凝神思考,或在出餐檯前比手畫腳討論,偶爾更有靈感在對話中迸發。野臺繫團隊依據試菜效果調整料理細節,以求在 12/7-8 兩天,為食客們呈獻最完美的在地饗宴。

P2011060 拷貝.jpg

數十位台灣頂尖餐飲人齊聚態芮的廚房,以試菜為野臺繫餐會暖身。圖片提供:時時影像

今年餐會的品嚐菜單由 10 道菜組成,有 5 款飲品搭配。以下幾道料理是試菜時呈現的模樣,在活動前搶先預告,看看這些餐飲人如何各顯神通,將個人風格灌注於台灣食材中。

世界 50 最佳調酒師助陣,開胃小點翻轉老味道

開場的 3 道小點分別為「番茄 蛋 薑味番茄切盤」、「鯊魚煙起司 醬油 山葵」、「仙草雞」。

428A1965.JPG

「番茄 蛋 薑味番茄切盤」、「鯊魚煙起司 醬油 山葵」、「仙草雞」。圖片提供:時時影像

今年野臺繫餐會在大稻埕舉行。若提到大稻埕的經典小吃,沒有人會略過已有百年歷史的鯊魚煙。但「鯊魚煙起司 醬油 山葵」不是用鯊魚肉做成,而是委託慢慢弄乳酪坊做出帶煙燻味、口感微韌的起司,覆上一層淡醬油與醋凝成的凍片,中央抹上法式酸奶與山葵。從外型到味道都有擬仿鯊魚煙的趣味,風味清爽且鮮明。

曾帶領 TCRC 入選亞洲 50 最佳酒吧的主理人黃奕翔,不但負責餐會非酒精飲品,也參與這兩道小點的製作。他運用調酒的澄清、低溫濃縮、蒸餾萃取等手法,做出爽口的薑味番茄醬汁,與潔白的仙草泡沫。有了調酒手藝助力,料理的味覺與呈現都出現更多可能。

P2011065.jpg

TCRC 的黃奕翔運用澄清、低溫濃縮、蒸餾萃取等手法,以調酒技巧製作醬汁。圖片提供:時時影像

庶民的蟹肉棒,如何成為高雅婉約的法式料理

代表 Thomas Chien 餐廳的邱泓訓主廚負責熱海鮮料理,概念來自「蟹肉棒」,底層依舊是蟹肉棒的原料魚漿,但以檸檬皮加添香氣。上面再疊一層石蟳拆下來的蟹肉,與在橄欖油中醃過的手指檸檬。鋪在表面的炸紅藜麥仿擬蟹殼的外型,鬆脆的質地也帶來口感變化。

428A2194 拷貝.JPG

「蟹肉棒」。圖片提供:時時影像

圍繞四周的雪白泡沫是紹興酒,還加入濃縮雞湯。這是邱泓訓從一場客座活動學來的搭配,當時客座主廚以法國黃酒配龍蝦。他運用同樣的邏輯,替換成紹興與石蟳的組合,轉化成台灣的在地風味。

一個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總是在料理中扮演次級配角的蟹肉棒,在邱泓訓手裡蛻變成高雅精緻的模樣。創作來自日常,在地廚師對台灣飲食風貌的重新詮釋,正是野臺繫的亮點之一。

美洲飲食風格,為台灣食材換上新面貌

主菜是 Gen Creative 和態芮何順凱的聯手創作。Gen Creative 的 3 位主廚都喜歡烤鴨,想到要用鴨做主菜時,一致決定從烤鴨出發。

428A2273 拷貝.JPG

「芳苑鴨塔可、鑲鴨翅」。圖片提供:時時影像

台灣常見的吃法是將烤鴨夾入荷葉餅,主廚們將荷葉餅代換成墨西哥薄餅(Tortilla)。餅中的鴨肉來自油封 36 小時的鴨腿,搭配醃漬的筊白筍、櫻桃番茄、紅辣椒與紅蔥頭。鴨肉與甜味的醬汁合拍,因此主廚們選用百香果、香菜與雪裡紅。

塔可旁的鑲鴨翅,靈感其實來自墨西哥粽(Tamal),用鴨翅取代玉米葉則是何順凱的主意。把越光米磨粉做成粿,混合剝皮辣椒、醃薑和鴨胗,中間還塞了一塊滷鴨舌,通通鑲進鴨翅裡。底下的 Mole 醬用多種香料製作而成,滋味濃郁繁複。

GH011354 拷貝.jpg

鴨肉主菜由 Gen Creative 主廚 Eric、Mel、Han 與態芮何順凱共同設計。圖片提供:時時影像

墨西哥傳統食物已是美國餐飲不可或缺的一角。宛如塔可的主菜、墨西哥粽得來的靈感,恰好反映 Gen Creative 主廚們的美國成長背景。鑲鴨翅則是何順凱的筆觸。料理是廚師的簽名,野臺繫聯合多位主廚創作,在接續上桌的料理中感受主廚各形各色的風格,正是這場餐會的趣味所在。

苦味強勁的甜點,卻讓人意猶未盡

甜點由 Yu Chocolatier 畬室主廚鄭畬軒,與態芮甜點主廚 Angela 聯手製作。

「變奏燒仙草」上方一片牛奶脆片薄脆,入口含住就化開。湯匙再往下挖一點,紅豆泡沫的甜拉起仙草雪酪的深沉。藏在雪酪中的 Q 彈粉粿,是麵包師傅陳撫洸給兩位甜點師的建議,在試菜現場即興加入。復古的粉粿呼應大稻埕的庶民小吃風景,也提醒你一碗簡單甜點就能帶來的兒時快樂。

428A19716 拷貝.jpg

「變奏燒仙草」。圖片提供:時時影像

不討喜的苦味加入甜點,竟然讓人吃到意猶未盡?從經典台菜苦瓜鹹蛋發想的「變奏苦瓜鹹蛋」,鬆軟的蜂蜜蛋糕是討喜的鹹甜,苦瓜泡沫與雪酪的苦尾韻強勁。但與蜂蜜蛋糕、鹹蛋黃 cremeux 一同入口,苦味變成一種韻味,甜也轉化成清新怡人。「苦苦甜甜,這就是人生吧!」甜點主廚 Angela 下了這個註解。

428A2360 拷貝.JPG

「變奏苦瓜鹹蛋」與餐後精緻小點。圖片提供:時時影像

在野臺繫裡,從料理到酒水,每一道都是餐飲職人的風格反映。更因為這麼多職人齊聚一堂,過程中的發想討論就像化學效應,總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美好結果。不只有優質在地物產,還能親身體驗優秀的在地職人大展身手,在這場試菜後,讓人更確信今年野臺繫精采可期。

「野.臺.繫」活動系列報導

「野」外用餐的在地饗宴

「臺」灣風土的全新展現

「繫」緊心心相惜的職人

「野.臺.繫」由來自各界的職人們所組成,以熱情奉獻的心意及各自的專業穿針引線,邀請大家一起透過食飲,深刻的認識台灣的土地與人且一同讓產地發光。

野臺繫臉書

-end-

Atomy.jpg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