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谁说粽子不能巧妙入菜,试试和牛、酥皮与它搭配

探索 编辑/ 刘宇发 2019.06.07

粽子不只是民俗小吃,更是创新利器。

仲夏端午,华夏大地上正上演着各式民俗活动,赛龙舟、挂艾草、浴兰汤、佩香囊,但无论各地差异如何,粽子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美食。

而粽子除了馅料上的咸甜之争外,似乎很难再有其他的创意延展,更难成为一道正餐佳肴。但在厨师手中的粽子,却能幻变出迥异的形态与风味,诞生不少值得借鉴的创新思路。

改变粽子廉价感,和牛、蜂巢蜜来助力

思路一:边角料入菜,提升品质不浪费

昂贵的和牛在分割时总免不了剩下一些边角料,弃之可惜,王师傅便将牛板腱部位的和牛边角料取来入粽,这一部位油脂均匀,经过蒸制处理,肌理层次感更为分明。

food_66505

点击查看菜品详情

先将和牛以生抽、老抽、豆瓣酱等腌制,打下咸鲜的底味,与泡水沥干后的糯米一同包裹入粽,静待三小时的文火考验,出品色泽黄润,口感软糯。

Tips:包粽子的粽叶可以放入加油的开水中浸泡,这样能使得叶子变得更为柔软,同时还不易发生断折的情况。

思路二:蜂巢蜜入粽,调味升级提颜值

相比和牛制成的咸粽,马师傅更偏爱甜粽的风情,但传统的豆沙粽和蜜枣粽过于普通,又很难作为单独的菜肴呈现。甘甜爽口的野生蜂巢蜜在无意间引起了他的注意。

food_40635

点击查看菜品详情

制作方法并不繁琐,蜂巢蜜速冻切块,口感更为冰爽,搭配糖水烧制的葡萄干,甜而不腻,回味微酸。摆盘时再添入自制的薄脆脆片,与粽子的软糯口感形成鲜明对比,也令菜肴层次更显丰富。

思路三:融入家常小炒,造型精致惹人爱

小炒土豆是最家常不过的美食,刘师傅选择将粽子包成小土豆状,先与小土豆同蒸,再裹粉油炸,最后以鸡汤简单调味,即可出锅享用。整道菜品造型圆润小巧,芡汁饱满诱人。

food_65465

点击查看菜品详情

不难发现,无论是将昂贵食材的边角料入粽,还是在传统粽子的调味上微创新,或是与家常菜肴的融合,都是值得一试的中式创新思路,也有不少餐厅在纷纷推出粽香龙虾、仔排烧粽子等节日特色佳肴。

拆解粽子元素,入酥皮、包火腿打出新意

粽叶的清香固然沁人心脾,但每次揭开粽叶的粘黏手感也总令人多感不便,以其他食材替代粽叶,不失为一种新的创意思路。

西餐料理中讲求元素拆解与重新组合的创新方式恰好能在这里得到充分发挥,也让粽子菜肴也有了迥然不同的演绎方式。

思路四:惠灵顿酥皮上阵,再造酥脆口感

李师傅看重中式肉粽的浓郁滋味和西式惠灵顿牛肉的酥皮口感,二者的优点在他手中被完美地融于一体。

food_2746

点击查看菜品详情

馅料部分的制作注重调味的叠加,XO酱、胡椒粉、猪油、叉烧肉等塑造出咸鲜微辣的风味。而酥皮的料理要点在于先将面皮中部起酥油,再经过多次的折叠和碾压,从而形成丰富的层次感。

当然烤制的环节也至关重要,将酥皮铺上时要注意压边,避免破裂。烤制前,酥皮先刷蛋液提色,再均匀打孔便于热气散发。烤制后再刷上略为粘稠的糖水,让成色更为完美。

思路五:经典火腿替代粽叶,滋味浓郁

在戴师傅创作的菜肴中,糯米馅料依然遵循传统的烹饪方法,粽叶则被替换成为散发着浓郁橡木果味道的伊比利亚火腿,风味咸鲜,滋味醇厚,再以粽子的形式包扎,外观更显精致小巧。

food_43853

点击查看菜品详情

王师傅的菜品造型与戴师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他的独到之处在于对分子料理技术的运用和食物搭配上的巧思。哈密瓜榨汁过滤后加入海藻胶,制成鱼籽形态,搭配帕尔玛火腿,正好可以起到解腻的作用。

food_24244

点击查看菜品详情

思路六:应季沙拉革新,增添软糯口感

炎炎夏日的清爽沙拉是不少人的心头之好,而它与粽子也有相互交融的空间。米粽、培根煎至两面金黄,各式新鲜果蔬卷入培根片中,搭配切成小块的米粽享用,兼具脆爽和绵软的双重口感。

food_20893

点击查看菜品详情

粽子的入菜烹饪对于选材也有着颇高的要求,糯米的品质、猪肉的部位、粽线绑扎的松紧度等等都对风味有着不同的影响,这些仍然需要厨师对菜品烹饪的精细把握。

-end-

刘宇发 (1).jpg

部分图文资料引用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与传播,未涉及商业用途。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