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世界第一的餐厅将不再具备评选资格。
“世界50最佳餐厅”正在试图变得更公平些
新榜单将在今年六月于新加坡登场。在此之前,官方宣布了投票规则的重大变革:现任或过往世界第一餐厅将不再具备评选资格,而被列入“Best of the Best(名人堂)”之中,永远被纪念。
不过,主办单位特别说明,去年 2 月重新开幕、改头换面的Noma今年还可以被列入评选餐厅范围中。总之,西班牙elBulli 餐厅五度荣登世界第一、丹麦Noma餐厅四度荣登世界第一的纪录,将成绝响。
“世界 50 最佳餐厅(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排名始于2002年,由行业杂志《餐厅》(Restaurant )在英国发布,之后影响巨大,成为全球饕客人的宝典。但近几年,厨师们对该榜单的不满渐渐公开化了。2015年法国甚至爆发过一次名为“占领 50 最佳餐厅”的征集签名请愿。
他们认为,其评判主观、可信度不高,甚至是腐败。比如,某些国家的政府为记者提供免费的旅游和伙食赞助,其他国家则不采用这种做法;三分之一有投票权的人本身就是厨师或餐厅老板;裁判也不需要提供曾在自己投票支持的餐厅中用过餐的证据等等。(撰文:大泽)
蓝鳍金枪鱼以3.3亿创下拍卖纪录
今年元旦,日本自封的“寿司王”木村清志(kiyoshi kimura)以3.3亿日元的高价收购了一条濒临灭的巨型蓝鳍金枪鱼(重达278公斤)。
据报道,这个巨大的蓝鳍金枪鱼在日本青森县的水域中被捕获,并在筑地新年的拍卖会上被出售,最终这条贵比黄金的金枪鱼将被用武士刀般的厨刀肢解,并将其转化为寿司,以供“土豪”顾客享用。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蓝鳍金枪鱼消费国,从金枪鱼脂肪含量高的腹部切下的一块被称为“otoro”的鱼片非常昂贵,在寿司鉴赏家中非常受欢迎。
这种鱼是濒危的,日本因其持续的捕鱼行为而受到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批评。前不久,我们曾有过一篇关于“珍贵食材”的讨论,诸如蓝鳍金枪鱼、黑松露、顶级鱼子酱这样昂贵且稀少的食材,厨师用其烹饪的必要性,以及是否有可替代食材。
不过,有市场的地方,杀戮就不会停止,如果没有相关法律的出台,蓝鳍金枪鱼的灭绝很快将会发生。(撰文:湯索)
鹅夫人烧鹅产地造假被罚,今年还会有米其林星星吗?
食材看新鲜度,更看产地。秋收时分,真假“阳澄湖大闸蟹”全国跑。那么多大闸蟹,其实只是从阳澄湖产区批发了幼苗,散养在外地,祖籍阳澄湖罢了。
同样挂羊头卖狗肉的事发生在“鹅夫人”身上,因对外宣称“广东清远黑棕鹅”,王品(中国)餐饮有限公司被上海普陀区市场监管局作出行政处罚,被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罚款3万元。
广东清远黑棕鹅是地理标志产品,脂肪低,高蛋白,而鹅夫人餐厅的供应商如同大闸蟹一样,也是在广东清远地区采购乌鬃鹅苗,养在佛山,这很明显违反了《广告法》。
这种特色食材本是餐厅最好的宣传点,却被偷梁换柱,这其中除了经济利益和商家诚信经营的理念匮乏,想不到还有什么更好的解释了。今年的米其林一星,鹅夫人还接得住吗?(撰文:老七)
世界调酒冠军开设的新酒吧,想让喝鸡尾酒变简单
近期中国台湾的鸡尾酒大师Angus Zou在中国香港开设了新酒吧Draft land,相比传统的酒吧,这间新吧的鸡尾酒并不是调酒师一杯杯调制出来的,而是预调好后封入酒桶中,有客人点单时直接开闸倒酒。
在餐厅创始人看来,很多人并不是不愿意喝鸡尾酒,而是认为喝鸡尾酒的门槛过高。这间酒吧希望打造成让客人能放松喝一杯的场所,将喝鸡尾酒变得像喝啤酒一样简单,甚至让不喝酒的人也愿意来尝试。
其实延伸到餐厅来看,这种将复杂事物简单化的案例也存在。国内有餐厅将吃牛排这件事变得简单,选择自己的牛排后,餐厅会将牛排烹好切块,装入纸盒中搭配意面和沙拉,食客即可取走,边走边吃。
这种思路进一步延伸的话,很多原本就餐仪式复杂的菜品都有变得简单的可能性,甚至原本需要多人完成的就餐也可以一个人完成,近年流行的单人火锅便是佐证。对于想要创业开餐厅的厨师们,也不妨顺着这样的简化方法去寻找新的市场方向。(撰文:刘宇发)
最新研究表明,非糖甜味剂解决不了健康问题
近些年的餐饮趋势表明,糖的替代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餐厅和市场货架上,比如由蔬菜、水果、谷物等制成的糖的天然替代品,据悉可以减少卡路里摄入,有益健康。随着人们对此关注度的提升,使用这些非糖甜味剂的食品和饮料也越来越受欢迎。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近日,德国弗莱堡大学的Ingrid Toews和Joerg Meerpohl等学者,对现有的关于非糖类甜味剂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和目标分析,包括从甜菊叶中提取的甜菊糖苷,以及从果实中提取的奇异果甜蛋白、罗汉果甜苷等,包括阿斯巴甜等中国批准的13种非糖甜味剂。
最新研究发现并无有效证据能证明这些甜味剂对健康有好处。只有少量数据显示使用甜味剂能小幅改善体脂,但也可能引发其他疾病,这些研究成果已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相关论文。看来,想要健康饮食,人们还是得先管住嘴,每天适量的摄入糖,不要一味的贪恋甜食。(撰文:刘睿)
-end-
本栏目由编辑精选自全球最新的餐饮资讯与观点,逢周日推送。
部分图文资料引用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与传播,未涉及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