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辣香浓的菜肴,是寒冷冬季的一帖“暖宝宝”。
红艳欲滴、香味诱人、光泽饱满,小小的辣椒就像一枚火焰,能让整道菜瞬间鲜活起来,这是餐厅打造冬季旺销热菜的制胜法宝。
有些年轻人无辣不欢,秋季干燥不宜食辣,进入隆冬时节终于解禁!
辣从何来?
辣味,更贴切的说法是辣感、辛味。辣是热与痛的混合刺激感,类似于灼烧,不属于味觉。人体为了平衡这种舌尖的疼痛,会自动分泌内啡肽,因而产生兴奋、快乐之感。
辛味,是“五味”之一,味蕾能感受到的辛辣味觉。热辣或辛香的食物主要有辣椒、芥末、萝卜、蒜、葱、姜、胡椒、丁香、肉豆蔻以及白酒等。
辣椒主要含有辣椒碱、辣椒红素和辣椒油三种物质。辣椒的辛辣味,来源于由辣椒碱、二氢辣椒碱等构成的辣椒素,它能刺激唾液分泌,增进食欲。经检测,辣椒籽比皮辣,如果去籽,辣度可大幅降低。
辣椒的寻根之路
辣椒最早生长于中南美洲,直到被哥伦布发现后带回欧洲,陆续被不同国家引进种植。美国科学家韦伯·史高维尔在1912年,第一次制定了评测辣椒辣度的单位,他将辣椒磨碎,用糖水稀释,直到察觉不出辣味,这时的稀释倍数就代表了辣度,即史高维尔指数(Scoville Heat Unit),简称“SHU”。
纯辣椒素浓度约为1600万SHU,极致的“龙息辣椒”辣度为248万,近些年新品种也在不断培育,据悉最新的“辣椒X”辣度高达318万,甜椒通常为0,大多数辣椒的辣度介于两者之间。
世界最贵的辣椒,每公斤售价高达3万5千美元,约合24万人民币,这是一种来自秘鲁野生丛林的“A ji charapita”,极辣且有浓郁的天然果香味,只需将它做成调味汁或研磨成粉,给菜肴撒上一点就能提味,尽管价格昂贵,依然是不少米其林餐厅和全球五星级酒店的抢手货。
食辣怕不怕?科研与争议仍在继续
酣畅痛快的辛辣热菜,让人大呼过瘾,但也有上火、伤胃的隐忧。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研表明,辣椒素食用过量会激发一些病症,因此用量要适宜,避免加重咽喉、食道、胃部或心肺疾病。同时,辣椒也有抗癌作用,其提取物已被广泛用于多种治疗。
《英国营养学杂志》刊登文章指出,经常食用辣椒可以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液中脂蛋白的氧化。辣椒素有抗炎、排毒及抗氧化作用,有助于降低心脏病、某些肿瘤及慢性病的风险,并利于减肥。
另有研究发现辣椒含有大量维生素C,可抗感冒、治疗关节炎、疱疹,对抗糖尿病、头痛等,它也是一种天然的止痛剂,还可延缓衰老。曾经的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甚至将辣椒视为天然的健康滋补品。
辣椒营养丰富,中医认为辛辣之物可以调动身体的阳气,食辣前充分了解个人体质,避害趋利,达到开胃消食、防寒祛湿、振奋精神的功效。
调制辛辣技巧,轻松掌握
辣椒整颗使用,或切段、剁碎,制作入味的调料,可以演变出无数用法,咸辣、酸辣、甜辣……每一种滋味都无穷丰富。
低温烘焙干辣椒
干燥的辣椒比新鲜的风味更浓香,制作时将红辣椒进行自然晾晒、人工脱水等过程,我们也能用烤箱自制,完成后整颗备用或磨粉保存。
制作前先带上手套,根据需求决定是否去掉辣椒籽,将洗净的新鲜辣椒放入烤箱,以65ºC低温烘干6-8小时,可避免焦糊,每隔几小时检查一次,如果干燥不均匀则翻转或调整位置。
辣酱:多种荤素原料熬制
做辣椒酱,首选朝天椒,肉厚质细,辣度高,加入蒜、姜、糖、盐、酒、油,通过炒制或水制的方法熬制而成,密封贮存,待其自然酱化。
辣酱因加入原料不同,可以做成千变万化的多样风味,比如腌渍辣椒加红蕃茄、白醋、糖,做成甜辣的蕃茄辣椒酱;与蕃茄、白葡萄酒醋、黑胡椒、芥菜籽一起可做成酸辣酱;加豆腐乳、香油,做成腐乳辣椒酱;用大量花椒、八角等香料制作四川红油辣酱;新鲜辣椒与干辣椒粉,加入生抽、炒成金黄色的大蒜,做成潮州辣椒酱。
辣酱加入肉类,可提升鲜味和层次感,比如泡椒牛肉酱,用泡辣椒加卤牛肉粒、豆瓣酱、榨菜等制作。加入海鲜,比如鱼、虾米等做成的沙茶酱,已风靡世界多地。
西式用法,辣酱还可作为牛排的腌泡汁,涂在奶酪三明治上,拌入鹰嘴豆泥。如将切碎的干辣椒与奶油混合,做成辣椒奶油,可用于馅饼、面食、蛋糕等。
辣油:中式煎炸VS西式浸泡
中式做法,大多将干辣椒或辣椒粉加各种配料,比如葱头、姜皮、蒜瓣,也可加花椒、桂皮、八角等,用油煎炸制成,注意油温不要滚烫,温热即可。如果用鲜辣椒制作,因水分含量较大,油温可以稍高一些。一边搅一边炸,约30-45分钟。
最后可以撒入白芝麻增香。
西式做法,在锅中加入优质橄榄油,变热但不要冒泡时将新鲜辣椒放入搅拌,2-3分钟后离火、冷却,将辣油倒入无菌瓶中,浸泡12小时即可使用。
在意大利,人们将辣椒保存在当地的果味橄榄油中,命名为“olio santo”。
辣汁:10分钟搞定的简约配方
为肉食或蔬菜提升风味的辣汁,往往无需复杂的配料,就能做出美味的料汁。将切碎的小米椒加蒜末、盐,淋上热油,再加入酱油即可。
还有好评度颇高的辣椒罗勒油醋汁,用青红辣椒加新鲜罗勒、大蒜、米醋、酱油、花生油,根据喜好加入香菜叶,放入搅拌机混合均匀即可。
绝佳搭档,美味营养全升级
法国米其林三星餐厅L’Astrance的主厨Pascal Barbot,非常喜爱中国和墨西哥的辣椒、泰国的香茅、日本的昆布等食材,烹饪时创意十足,米其林指南给他的评语是:“在这里,料理每天都在被全新创造。”
辣椒入菜,不仅能提味添香,还可去腥膻、解油腻、增加天然的红润色泽,如果选对食材组合的搭档,亦能让营养更加丰富。
清新酱汁
胡椒提味
甜椒做成酱汁具有明目、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抗癌防癌的功效。红杭椒,色泽红亮、辣而不燥,有辣中微酸的特点。
陈彩龙师傅将甜椒和圣女果一起烤制时加入一些红杭椒,用搅拌机打碎过滤,加热调味时用少许黑胡椒提味,做成辣味不是很重的酱汁。
复合油料
注重油温
沸腾牛蛙是一道改良的新派川菜,何伟师傅说就像四川人的热情,很暖很麻辣。
此菜的油料香型复合,香味可促进食欲。选用四川的干辣椒,品种是小米辣、二荆条,烘干剪成段,用热水和少许白酒泡一下,目的一是增香,二是便于掌握油温。
菜籽油,先高温炼熟,下入姜葱过油,辅助提升香味,待油温降至50-60℃下入辣椒、茂汶大红袍花椒和雅安藤椒,慢慢把油炼香,辣椒变得红艳香脆后沥出,沸腾油继续加温,淋在食材上用高温将其烹熟。
主料牛蛙,美味又具有保健功效,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健康食材。何伟师傅介绍道,牛蛙也可替换成泰国大青虾的虾仁、鲈鱼切片、鸡肉或嫩牛柳,不同食材,掌握油温是关键。
碎椒+辣油
调味、点缀
周祖旺师傅选用的指天椒是广西天等县的特产,肉厚、色泽鲜红,辣味十足,醇香浓郁,含有丰富的辣椒素、辣红素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与辣油一同使用,滋味咸鲜,驱寒、除湿效果良好。
主料皇帝鱼是海鱼的一种,肉质嫩滑细腻,炸制后鱼皮酥脆,鱼骨酥香,可以一起食用。鱼骨含有丰富的钙质和微量元素,能防止骨质疏松,对青少年和中老年人非常有益。
TIPS:辣椒入菜的小窍门
辣椒要选色泽鲜艳、肉质厚实、无虫眼的,适合做辣酱。
甜椒外皮紧实、表面有光泽的品质较好。
去除辣椒籽,先反复揉搓辣椒,剖开后,用刀或勺刮掉內瓤和籽。
制作辣椒油时,通常将七星椒、二荆条、小米辣,按一定比例调配。取七星椒的辣度,二荆条的香味和色泽,小米辣的辛烈,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辣椒红油。
辣椒不宜与南瓜、胡萝卜、羊肝同烹,避免营养流失。
酸与辣是好搭档,酸味可以中和辣的发散,减少因辣椒素刺激产生的疼痛感。
今年冬天大家期待哪些热辣可口的菜肴?各位师傅,你们最喜爱的辣菜是什么呢?
-end-
部分图文资料引用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与传播,未涉及商业用途。/图源:部分来自名厨app用户/参考文献与资料:telegraph.co.uk、finedininglovers、NCBI-N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