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万能的宫保汁,如何成就一道道餐厅旺销菜?

探索 编辑/ 蔡阿七 2018.11.16

宫保 or 宫爆,这是一个问题?

凡是酸甜口的菜,都是餐桌杀器。无论是鱼香还是糖醋,都带点酸甜,荔枝口味也如此,用适当的糖、醋调配,配以生抽、酱油的鲜味,调和出类似于荔枝的口味,清爽又复合。

在荔枝味型上加点糊辣味,就是炒干辣椒和花椒的味道,就演变成了今日的主角——宫保味型。今天我们就从宫保鸡丁的“野史”说起,一起聊聊宫保味型的烹饪秘诀

三版宫保鸡丁,食材与调味大不同

宫保鸡丁是个归属地不明显的“浪荡子”,一会是鲁菜小弟,一会又是川菜的门面担当,引领着宫保这一脉的味型,又因为创造者丁宝桢是贵州人,又被纳入了贵州菜。

我们先顺着足迹聊聊宫保鸡丁的发展与各地做法不同。

据我不太严谨的考究,宫保鸡丁应该是源自鲁菜,原型应该是酱爆鸡丁。爆是鲁菜中的传统技法,旺火油炒,快熟而肉嫩,像爆炒腰花、油爆双脆等都是代表菜。鸡丁裹淀粉后,旺火油炒,保持了鸡肉的嫩度,因此鲁菜中叫宫“爆”更合适。

清末时,太子少保丁宝桢,入川做官,家厨从山东随行而来,与当地嗜辣口味结合,在酱爆鸡丁的做法稍稍加入了白糖,以新鲜口味大宴官员、好友,因丁宝桢曾被封为太子少保(尊称宫保),因此被称为“宫保鸡丁”。

因为丁宝桢是贵州人,所以这道菜也被归属了贵州菜。

总结一下就是宫保鸡丁生在山东,长大成人在四川,祖籍是贵州。三地的做法,从原料到口味,都有差异

川版选用鸡脯肉,不易入味,码味上浆前,需先拍打几下。此外,还需要使用油酥花生米和干辣椒节,辣椒节需要炸香,突出糊辣味。

food_21856

点击查看菜品详情

也有厨师运用了整鸡剔炒的刀工技法,能够让鸡肉更富有弹性。

鲁版多用鸡腿肉,还会加入笋丁或马蹄丁,更注重急火爆炒,不用辣椒,用当地的豆瓣酱,口感微甜。

food_53539

点击查看菜品详情

这道宫保鸡腿丁是一个结合版本,肉选用了鸡腿肉,避免了不易入味的缺陷,肉质更紧实,且在烹饪前用蚝油腌制,在调味上明显是川味做法,并加了藤椒油和干辣椒面来提香。

贵州菜版本,用的则是糍粑辣椒(辣而不猛、浓郁的花溪辣椒去蒂,淘洗干净,清水浸泡,入适量仔姜、蒜瓣,擂钵舂溶)。口味上更突出酸味,咸辣略带酸甜。

宫保味=荔枝味+糊辣味

一段不长不短的公案之后,我们集中聊聊宫保鸡丁背后的味型。

川菜中的宫保味型,是在荔枝味之上延伸出的煳辣味。荔枝味是盐、醋、白糖、酱油、料酒调制,并取姜、葱、蒜的辛香气,调和而成。咸味为底,显现出酸甜味,糖略少于酸。

糊辣味则由干辣椒在油锅中炸,成为煳辣壳。

如宫保鸡丁,是热油下辣椒花椒,高温激发出香气,辣椒呈现紫红色时,有微微的糊辣味,下葱丁煸炒后,再入浆好的有弹性的鸡丁,如陈醋、砂糖、酱油、料酒调和的料汁,下花生,大火烹炒勾薄芡,只见红油不见汁儿,完美出锅!

food_15189

点击查看菜品详情

这道新版本的宫保鸡丁,在辣椒方面做了创新,选用了四川的朝天椒、二荆条、上海的甜椒、甘肃的甘谷辣椒,有的取其香,有的取其色,有的取其辣,让这道菜有火红的颜色,辣椒的香气,又能保证宫保味型的正宗口感。

应用广泛的宫保汁

宫保汁应用颇广,很多高级餐厅,宫保明虾球的出现概率非常大。此外,还有宫保肉丁、宫保土豆、宫保杏鲍菇等,甚至可以做成宫保龙虾。

283088795afb48feb39ad206df8bd771.jpeg

宫保虾球

除了一锅混炒外,比较常见和稳定的做法是调制好宫保汁,将挂糊炸过的食材裹上宫保汁,如宫保明虾球、宫保猴头菇。

宫保汁的大体的比例是1盐、1酱油、3白糖、3香醋,或者4香醋、2生抽、1老抽、4白糖、1盐,当然这些需要根据实际应用来调整。

food_49725

点击查看菜品详情

宫保汁适用于鸡、鸭、虾、猪肉等肉类,蘑菇、藕、笋等素菜,酸甜适口,又清爽。

food_26808

点击查看菜品详情

烹饪这道菜时有几个要点要注意,一是炒汁时不宜火大,否则醋易挥发,导致口味不正,二是芡汁以均匀包住虾球为宜,过多会导致虾球回软不脆。

关于味型,你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欢迎写下来,我们和你一起探索味型的秘密世界!

欢迎阅读味型解读的其他稿件

怪味.jpg

点击图片,查看内容

鱼香肉丝 (1).jpg

点击图片,查看内容

黄鱼.jpg

点击图片,查看内容

-end-

蔡凯伟.jpg

图片来源网络&名厨App用户,未做商用。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