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菁禧荟杜建青:打造新潮菜的变与不变

新晋一星探访 编辑/ 蔡阿七 2018.10.30

这是今年新晋米其林餐厅探访的第二篇,杜建青与新潮菜的创作历程。

杜建青是个角色分明的人。

一面是商人,理性,对时势判断准确,且懂得顺势而为。另一面是厨师,对食材的追求近乎偏执,也谙熟菜品创新之道。

两年的米其林指南推荐之后,第三年,他创办的餐厅菁禧荟拿到了米其林一星,以新潮菜的概念,“傻傻坚持了三年”。

666.jpg

我们好奇于他对一个菜系的认知,如何进行新潮的改变,有着当下意义:各个菜系,如何以全球范围的食材为基础,打造菜系新菜

另一个期待讨论的维度则是米其林指南的星级评判标准:食材品质、厨师对味道以及烹调技巧的驾驭能力、料理中所表现的个性、是否物有所值,以及餐厅水准的一致性。

虽是法餐体系下的标准,但完全可以借鉴来,或许我们能发现这家餐厅摘星的更深度原因。

想把潮州菜亮出来

中学毕业后,杜建青开始做学徒,在深圳学做潮州菜。97年,跟随着深圳的厨师团队,来到了上海。

上海像他生命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这之后,不断的工作邀约让他一步步留下来,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

000D9628-2.jpg

经商,于潮汕人而言,是本能,会在某一个时间点觉醒出来。2002年,杜建青已经担任过很多高级餐厅的总厨或顾问,“‌‌‌‌那个时候想要开‌‌自己的餐厅,把我认为‌‌比较好的,‌‌也比较喜欢的东西,能够植入到自己‌‌的餐厅里。‌‌”

当时,他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他的从业经历里,接触了各种菜系,作为广东人,无论是大众熟知的粤菜,还是更细分的广府菜、潮州菜,他都比较擅长,选择什么菜系,是他最为纠结的事。

此时的上海餐饮市场,最受欢迎的仍是粤菜,大众既熟知,又能做出品质感。可杜建青觉得既然是创业的第一步,就要拿出自己最有把握的东西,作为一个地道的潮州人,潮州味道是融在生命中的,把握最大。另一方面,他观望了下市场,市面上并无精致、高级的潮州餐厅,这是一个机会。

运费比食材贵,只为潮州味

14年底,租下虹桥迎宾馆旁的一幢独栋二层花园洋房,便着手开始装修,墙上是香槟色四心合围的标志,旁边是新潮菜三个闪着光的字。

000D9744.jpg

餐厅精致的环境

只是潮州菜广杂且亲民,如何规整成适合高端餐饮的菜品?又如何让人充分感受到潮州味道?日常运作中,保持出品的稳定性?

这是杜建青在重新定义潮州菜,并以新潮样貌呈现时需解决的问题。他希望以更广博的视野来看待这个菜系,而非仅仅局限于本地。

何为潮州味?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每个人对味道的感知都是独特的,并以过往的味蕾记忆为线索。土生土长的潮州人,炒青菜时总喜欢加入蒜蓉、豆酱,对生腌的虾姑咸蟹毫无抵抗力,对咸菜咸肉鱼饭也百吃不厌,这就是潮州味。

000D9487.jpg

餐厅主厨陈少雄正在烹饪咸肉炒白菜心

为呈现最地道的潮州味,厨房团队的人都来自潮汕地区,很多食材、调味料也多是从当地空运而来,即便如萝卜、白菜等寻常之物,上海也能找到品质好的,但他依旧坚持空运,即便运费比原材料高出不少。

我们也在后厨看到了姜薯,秋冬之季潮汕地区的特有食材,类似于山药,切开后内里雪白,粘液很多。‌‌在潮汕当地的‌‌大排档或美食街,‌‌总能喝到姜薯做成的甜汤,在上海,在菁禧荟也有一碗温热、清甜的潮州姜薯汤,姜薯的粘液让汤汁更加稠厚,带有淡淡的清香。

当然,杜建青作为普宁人,店里的豆皮、豆瓣等特色食材也不能少,出场频率极高。

000D9702.jpg

加入了普宁豆瓣的咸肉炒白菜心

最佳食材搭配潮州烹法

在他观念中,潮州菜的精髓就是搜集好食材,再用潮汕手法烹制,不必事事都拘泥于潮州二字。

所以新潮菜广纳全球的食材,从日本各处,到澳大利亚‌‌、法国、‌‌美国‌‌、‌‌西班牙,“在有限的渠道里,我们都是拿最好的,这是我的习惯,贵精不贵多。这种对‌‌食材的坚持,我们傻傻地坚持了三年多。“‌‌

全球化的食材选择并非为了提高菜价,而是为了提升品质感,让他心中所呈现的潮州菜,更有海纳百川的姿态。

需提前预定的隐藏菜单——生腌蟹,9月初选用的是台州最新鲜的八两白蟹,以潮州特色生腌汁,腌足四小时,香气足,鲜味更足。

或如松露烧鲍鱼,选用的便是澳洲鲜鲍,配以松露酱,旁边的配菜则是蒸熟的大号空心卷,酿入潮州的虾仁、鱼肉、鱿鱼、北海道的贝柱,原型则是来自潮州菜中海鲜卷。

000D9685.jpg

松露烧澳洲鲜鲍

新菜新做法,拓展潮州菜

“放眼当今社会,特别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我认为潮州菜,‌‌美味有余,美感不足,它的呈现方式应该要改变,‌‌品位要有所提升,这是我要改变的一个初衷。”

DSC09553.jpg

餐厅精致的包房环境

潮州菜广泛且民生,大众认知里多是潮州打冷、生腌、咸杂等,他所做的并不是全盘托出,而是有筛选的、有升级。简单总结,就是以最佳食材的精华部分,加上潮州烹饪方式,更升级地呈现出来。

000D9467.jpg

餐厅总厨陈少雄正在烹饪西施舌

如响螺,潮州最骄傲的物产,美食家蔡澜曾评价说,“响螺好像代表了潮州菜最刁钻的食材”。在菁禧荟,一份螺片会把‌‌边边角角头头尾尾全部修掉,只保留口感最嫩的部分。

明火烧响螺、炒螺片、白灼响螺片,这是潮州菜常见的烹法,杜建青还创新了冻切螺片,呈现在冷菜中,将螺特有的鲜味与爽脆的口感‌‌发挥的淋漓尽致。

000D9733.jpg

店中的招牌菜品清汤西施舌

或如最家常不过的鱼饭,蒸熟放凉剖开后,鱼肉朝上,直接上桌,刀工不规整,让整道菜看起来乱糟糟的,毫无卖相,食用时扯来扯去,也不方便。菁禧荟的鱼饭则选用了油脂略丰的鲭花鱼,去头去尾抽骨切件,以严格的刀工规整成长鱼条,卧在清爽的白盘中,鱼皮青亮。

也有一些从未有过的潮州菜,逐渐拓展着这个菜系的边界。如潮州咸菜,搭配‌‌浙江一带的海蜇‌‌丝,凉拌后成为冷菜,讨巧开胃;或如‌‌酸梅汁加上潮州黄瓜,‌‌即是潮州食材,又是潮州味道;再如潮州产的莲子,蒸熟后与冰糖调和,制成莲子糕,成为冷菜中的甜味担当。

这些都是新潮菜的展开形式,所谓变化是更符合当下健康的餐饮趋势,用最佳的食材来呈现,更加与时俱进,不变的则是味道,潮州的那些经典味道。

能标准化的,尽量标准化

如何保证出品的稳定性?这也是米其林指南重要的评选标准。

菁禧荟的后厨团队,大部分都是年轻面孔,“我希望能够培养新的‌‌团队,打造一个比较有活力的团队出来,不那么固执于之前的习惯”。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能标准化的,尽量标准化”,而非老师傅们以勺子和经验判断,总有不稳定因素。他以一条清蒸东星斑举例,‌‌在菜品研发时,不断调试老抽、生抽、糖的比例,试到味道、颜色、香味,恰到好处后,将比例制定成标准。这之后,在后厨,以量杯、克秤严格配比,严格执行这些标准,这样才能保证一条清蒸鱼的昨日今日,都还是同样的味道。

000D9641.jpg

开业之初,他也曾有过迷茫,“前三个月,‌‌其实会有一点点‌‌挫折,就没有自己预期的那么好。‌‌”

只是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他要做的就是坚持,把好的食材呈现给客人,‌‌总有人会懂得欣赏。‌‌没有打折券、没有特价菜,第三个月之后,营业额开始上升,老客人也越来越多。

与之对应的是,餐厅整体品质也在三年磨砺中不断提升,如前文提到的鱼饭,海盐腌制的时间越发精准,刀工也越发规整。

在中餐强势回归,地域菜盛行的当下,杜建青还想继续拓展他的新潮菜,以更开阔的视野来看待这个菜系,以优质食材与地道味道来不断充实“新潮菜”这个概念,让更多人了解、爱上,这是他的热爱,也是他的责任。

-end-

欢迎点击图片,查看新晋米其林餐厅系列报道。

鹿园.jpg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11.jpg

摄影:王正义。菜品烹饪:菁禧荟餐厅总厨陈少雄。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