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仍是中餐核心!
中餐一词,一面是传统,如何传承?传承什么?中西融合的重点又在哪?
另一面则关乎未来,标准化的讨论正热,中餐标准化如何推进?
为此,我们对话淮扬名厨——周晓燕。
从厨三十余载,技艺娴熟,曾在《舌尖上的中国》惊艳出场。一段莴笋,刀起刀落,节奏有序,力度、角度和深度,恰到好处,方现“兰花干”一样的花纹。或刀入鱼中,角度灵活变换,不一会,整鱼骨从鱼身中抽出,鱼则完好。无论是蓑衣刀法,还是整鱼脱骨,都见真章。
同时,他在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任教多年,熟知菜品背后的文化脉络,亦师亦厨。
Q:名厨 A:周晓燕
中餐传承,重点在技法
Q:我们一直在讨论中餐的传承,所要传承的到底是什么?是像舌尖中出场的那些技法吗?
A:对。因为菜品是有时代特征的。时代不同,就会有所变化。
比如很早之前,熊掌、鱼翅并没有被列为保护动物。这些东西原来属于名贵食材,可以放开食用的,但现在已经把它列为保护动物了,这些传统的东西可能就要消失了。但我们烧熊掌烧鱼翅的方法,不可能过时,我们可以烧其他的东西,方法是一样的。
再比如汤圆,我们之前比较好的水晶汤圆,猪板油用糖腌一个月,再包到汤圆里。现代人,一个大汤圆里满是油脂,就比较难下咽了。但是我们把方法保留下来,去了2/3的油脂,加上一些其他馅心做调和。方法是保留了,但不一定是水晶汤圆了。
名菜有时代特征,技法是永远可以传承下去的。
Q:对于中餐的创新,一些厨师也提到了寻找中餐的DNA,旧与新之间的连接点。在你看来,这个连接点会是什么?
A:不管你是什么连接点,中餐的味道是传承的核心,无论你怎么去呈现、表达和创新。
首先我们要做的,是让菜品的味道更完美。因为中餐的核心和灵魂,就是味道。特别像现在,食材和原来不一样,都是种植的、养殖的了,本身的味道就不行了,传承时肯定要做一些改变。在做好这个事情的基础上,再去锦上添花,怎么样让它更漂亮、更艺术的呈现。
如果做一些融合,以牺牲味道为代价来让它艺术化,这个是不可取的。
创新和传承,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和静态的组合,两者不矛盾的。传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传承,所有的传承并不是一成不变。
Q:对于传承,现在很多厨师会去做复原菜,你有什么经验和建议分享吗?
A:古代的名菜记载都很简单,绝大部分都没有很详细的操作步骤。我们只能模仿它的创意和理念,但是真正味道和呈现表达一定要考量现代的标准,不能一味按照原来菜谱上写的来,做出来的东西未必能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我们当时研究红楼梦,复原红楼宴,宴席中的姥姥鸽蛋,实际上就是烩鸽蛋。把它放进菜单中,本身有一定的情趣,刘姥姥用银筷子去夹,夹了好长时间,才夹起来。但是你把这个东西丢掉了,没有故事去介绍,没有让客人体验,它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很多的菜,你要根据不同的消费环境和场所来选择。
还有一些菜,比如茄鲞,做法虽然写的很详细,但是现在完全照搬他的做法,按照流程做下来,实现不了,过程太复杂,茄子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所以我们在这个基础之上,适当地做了一些简化,书中描绘的味道厚重、甘香,能够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书中也提到了很多理念,如金银蹄,新鲜的蹄子和火腿放在一起炖。它就是一种理念,新鲜食材和腌过的食材放在一起组合,味道就会得到一个很好的补充,层次更丰富,像文武鸭(三套鸭的原型,腌制的咸鸭套上鲜鸭)、腌笃鲜这些菜。我们可以用它的概念,来做一些新的菜品。
中餐西做,中国元素是最终目的
Q:创新过程中,美学是否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A:对。因为中餐现在也需要艺术呈现。以前我们走得比较慢,和国外的一些成熟西餐还是有差距的。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交流越来越多,中餐越来越注重菜品的表达和呈现,这个过程中就需要用到一些设计理念,一些审美观念。
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要用中国审美来呈现中餐。但要达到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第一步就是借鉴西方,第二要做一些中西结合的东西,第三才能做到真正的中国审美。
它对厨师的要求非常高。厨师自身必须具备很好的审美修养,具备一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Q:现在讨论比较多的中餐西做,是否偏离了传统?
A:中餐西做是我刚刚讲的第一步,把传统的中国菜,用西式一些方式来呈现,这个过程是必须的,是一个过渡阶段。但过几年,肯定会改进的,用中国的审美,来呈现中国元素。
成熟经验本身就是标准
早在2004年,周晓燕就合作开发“烹饪机器人”,仿造人的手臂来炒菜,并在2006年研发成功,能够烹制600多道菜。机器人手艺的背后,实则是原料和烹饪工艺的双重标准化。
此外,随着餐饮市场的不断发展,标准化也成为很多餐厅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Q:标准化这个词汇,是否是这几年才有的说法?
A:标准化和产业化是两个概念。产业化需要标准化,但是之前的传统都是靠经验的,没有标准化这个词汇。但是成熟的经验,实际上它是标准,只不过我们没有用标准化这个词来表达。
一个干了40年的厨师,他包包子,下剂子,你去称一下,哪怕把眼睛闭起来,分量几乎相差无几。我们做过实验,扬州百年老店富春茶社里一个很有名的老厨师,包子包好了以后去称,也是相差无几。娴熟的经验,它本身就是一个标准,只不过没有标准数据,50克或者80克。
第二个原因,那个时候传授技术主要是口授相传。现在餐饮市场已经非常大了,靠一个老师傅的口授相传,根本满足不了。把老师傅的经验很好地复制,能更好的在餐饮市场上应用,标准化是可以起到一些帮助和辅助作用。
Q:那我们的标准化是从经验而来的?数据从哪里获得?
A:这个标准,实际上就是从经验里面来的,不是凭空而来的。比如说我们要把红烧肉工业化生产了。我们要给红烧肉建立一个数据标准,首先要找最好的红烧肉师傅,以他的经验作为标准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完善、总结、规范,再成品化生产。
所以这个标准来源于经验,纯熟的经验,就是标准。
Q:中餐讲究融合,火候,刀工、食材特质,要求颇多,是不是中餐的标准化会比西餐更难一点?
A:对,中餐因为工艺复杂,烹饪方法太多,刀工处理太多,调味丰富多样,变化性太大,没人能准确地统计出中国到底有多少菜。
想要把整个中餐全部标准化,我觉得难度是相当大。但我们不能为了标准化而标准化,要搞清楚标准化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说卖水饺的,或者包子、面条之类的单品,越标准越稳定。一些社会餐馆,并不需要完全的标准化,核心菜标准化就可以了。像天目湖宾馆,最有名的菜是砂锅鱼头。这道菜就要尽量标准化,从什么地方买材料,怎么加工,加工多长时间,确保这个菜,能在任何时候都能保证高品质。其他的菜则应时而变,应季而变,不需要标准化。
不要用标准化和中餐直接挂钩,中餐的业态是有很多的,特色餐馆、快餐、社会餐饮、酒店餐饮等等。不同的业态有不同的目的,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标准化。所以中餐要标准化,这是一个伪命题,需要看情况而定。
Q:现在很多菜谱里都会出现“少量适量”这些词,是为了保存自己的配方,还是另有说法?
A:他这样写菜谱,反而是真实的。在创造菜谱的时候,可能本身烹饪时间很快,也没有意识真正去计算。炒一个猪肝的速度可能就一分钟,等你把调味料都称好了,再倒到锅里,猪肝就炒老了。他天天炒猪肝,勺子的量也成了标准。
Q:所以在中餐中,标准化并不是以“克”这种量化的体现?
A:中餐,特别是炒菜是非常复杂的,仅仅靠数字不太能体现出来。当然我们也建议写出来会更好,有一个很好的参考数值,更便于人的学习和应用,至少能知道你的味型,是糖醋的,还是咸鲜的。
Q:除了一些餐饮品牌在推进标准化,很多城市也在做菜系标准的修订,你也曾参与了淮扬菜相关标准的修订,如何理解这个层面的标准?
A:要搞清楚标准是干什么的,你再去做,才有意义和价值。
标准有不同的用途,价值和指导意义也不一样。菜系的标准不是强制性的要求,主要是供别人学习和参考。像一道扬州炒饭,就是供全球的人做扬州炒饭时参考的数值。主料、配料、时间、火候等,发布出去,让厨师们自己去学习就好了。
当时制定标准的目的,不是用它来进行工业化生产。用机械化炒扬州炒饭,是另外的标准,需要重新制定。现在我们也为很多中央厨房做标准,就按照工业化生产标准制定。
还有一种产品的标准,饭店里出品的菜,需要你有标准去参考,去评价。
去厨师化推动角色转变
Q:后厨的职能化会推进去厨师化的进程,这对厨师来说是一个挑战还是一个机遇?
A:既有挑战也有机遇。人工智能是未来的一个大发展趋势,是你挡不住的。简单的人工操作,是完全可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像厨房里的切配、蒸煮等。但不是所有工作都能被取代,中餐里的一些特色炒菜,可能暂时取代不了。
Q:那这个机遇就是什么呢?
A:它会让整个中餐水平提升,不会有太大差距。通过智能化的控制,让整体餐饮水平稳的提升。第二,会让中餐在海外的餐饮市场,更好、更快的推广。
Q:厨师的部分职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后,以后的厨师会更侧重哪些能力?
A:更多的从体力转向了脑力,为这些智能的机器人,提供数据,提供新创意,提供新体验,通过他们的设计让机器人来表达。(智能化)其实会推动厨师角色的转换,提升餐饮创新的能力。
话题从中餐的传承,到标准化的依据,最后落在厨师角色的转变,这些现象的背后,都离不开对传统的挖掘,厨艺的修炼,亦如周晓燕从厨之路,烹饪技术扎实,亦有文化底蕴,知其所以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