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杨军:再漂亮的菜,终归是要吃的!

年终策划 编辑/ 蔡阿七 2018.03.09

这是系列报道的第四篇,我们将对话目标积累型厨师、上海南麓·浙里(外滩店)的总厨杨军,截取他初入厨房的成长故事,及对国际资讯的学习方法。

目标积累型厨师多在专业上受到肯定,仍在不断努力,或不仅仅定义自己为厨师,同时正往经营或决策者的道路上前行。

杨军-微信.jpg

与今日"快餐”方式培养出的厨师不同,从业近20年的厨师,初入厨房,大多有一段从打杂、杀鱼,再到打荷的漫长之路,少则五年,多则十余年,艰辛不易。杨军亦经历过,只是他并未按照既定轨迹“升级”,而是反复被扔回最基础的岗位,但他总能咬着牙坚持下来,打拼到现在。17年,他任职多年的餐厅摘得米其林一星。

摘星两年多,他接受的采访不多,参加的活动不多,低调地守着一家店和老味道。当然,他非静止,一直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分子料理、国际资讯,看似无关的信息正不断启发着他。

人只有有目标,什么苦都能吃

Q:名厨 A:杨军

“觉得是个机会”,13岁的杨军从甘肃坐火车到了杭州,入了厨房。

Q:一开始进厨房干什么活?

A:一到厨房就被我师傅挑中了,他领我到一水池边,说你的岗位就在这儿,给我洗锅,(那时)没啥机会摘菜,认识认识菜。他炒菜的锅,炒好了就扔旁边,我就给他刷,锅底也要刷,要和锅内一样干净,刷不干净,炒出的菜有黑点就拿勺子直接敲。就这样,我做了两年,没有薪水。

Q:觉得苦吗?特别是才开始的时候?

A:选择一行就爱一行。不管让我做什么都可以做,刷锅,打杂,师父要的东西赶紧去拿,同事需要帮忙的也赶紧去做。

Q:还有时间学习吗?

A:做做员工餐,练练刀工,雕雕花。餐厅出门5分钟就是新华书店,虽然当时很多字都不认识,但会看图片。我就去书店翻菜谱的书,去看围边、装饰,看好了,记住了,就合上书,检查记住了没,没记住就再记一遍,再哒哒哒跑回去,在店里做一遍。中午2个小时,别人都在睡觉,我就新华书店到厨房,厨房到新华书店,来回跑四五趟。

刷锅两年,打荷两年,随后杨军跟着师父到了北京,却因打荷时犯了一次错误,被“发配”到了杀鱼档。

Q:感觉又回到最初?

A:嗯。当时进厨房,没做过杀鱼,只看过人家杀过鱼,知道怎么杀,不知道怎么防备。当时餐厅鳜鱼比较多,刺是有毒液的,每个手指都肿得很大、流脓、流血,晚上回去洗洗干净,消消毒,再继续。杀完鱼之后就杀鸡,各种洗碗、洗菜。5年后我进厨房就干这些,别人都是进厨房开始打杂,干这些的。

Q:当时有想过放弃吗?感觉你一直处于忍耐的状态?

A:(因为)我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从甘肃到杭州,几千公里出来,路程这么远。第二,觉得这是个机会,当时我看到了师傅的薪水,97、98年时将近8000元,他还有个手机。当时就在想,打荷的一个月300块钱,相当于干两年才能拿到他一个月的收入。

我就是按照这个目标走,人只要有目标,才能有方向。我什么苦都能吃,你让我干什么都行,你让我炒菜,再去杀鱼,只要能让我学到东西。不会的,我会去加班、通宵去干的。

未命名文件22111.png

Q:磨练到21岁时,才有了炒菜的机会吧?

A:那个时候还不是真的烧菜,煮煮汤,煮煮面,煮煮菜泡饭。菜是没得碰的,连炒青菜都不让炒的,就让你先练练基本功,会颠锅,会调味。想到烧菜就觉得慢慢有希望了,对自己的职业慢慢有认可了。

当时是尾灶,会烧汤,会烧面,做完这些东西师傅觉得你还比较勤恳,再跳一个灶,炸油锅,油炸到手上,胳膊上都是泡,脸也被油溅了都多,就这样一直努力。我这个人就是闲不住,眼里有活,下水道不通了,就去通下水道,垃圾没倒,就去倒垃圾,中午也不休息,就是想工资再高一点,慢慢再上一个灶台。以前我们真的是一步步来,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这样子。

Q:感觉进厨房七八年了,还在做基础性的事情?

A:很正常啊,在杭州的时候,原来做打荷的,跟着老师傅们做十年都不给烧菜的。师傅带徒弟就是要练基本功,你打荷要打成“荷精”、荷王,尾灶后面做的事情都要会做的,别人不在的时候你上去就能搞定,切菜、分盘、上浆这些东西都要会的,全能型的了。

Q:是不是到了做总厨的阶段,需要掌握的能力更多了?

A:不仅仅要做好菜,所有技能都要会,包括点心这一类的。此外还要学会怎么带好团队,协调好一整个后厨做事情。

不光光是技能方面,更要了解整个餐厅的运营,包括客人的反馈意见,如何针对客人的意见做调整。

付出多少,老天是看得见的

Q:现在薪水还会成为你工作的动力吗?

A:现在薪水是次要的了。 我的概念里,真诚地对待朋友,认真去做菜,把自己东西做好了,自然什么都有了。这东西就是一份付出一份收获,不能每天只想着钱怎么样,钱是你付出了才会给你,老天是公平的,都是看得见的。

一个月要研发多少道菜,给餐厅带来多少的效益,顾客的认可度有多少,这样的付出,再加上整个团队的配合,带领团队怎么去发展,慢慢就会有你想要的东西。从没有工资,到两百块钱,再到现在,人一定要努力,对工作抱有一种态度。没态度想要混日子,像上海这种城市,你不去努力,每天只想拿个死工资,在这种节奏快的城市根本不够用的。

这个城市不缺人,缺的是人才,是有技术的人才。

WechatIMG195.jpeg

2018年米其林上海指南发布会现场

Q:薪水外,还有其他的目标吗?

A:打杂那时候,家人给我过生日,许了个愿,想做“名厨”,堂堂正正的、有能量的那种。以前在家里看电视,厨师戴个帽子。穿个衣服挺干净的,挺帅气的,感觉很神圣。就想往这个方向去努力。当然,名厨的概念太大了,以前很模糊,现在就清楚很多。

再漂亮的菜终归是要吃的

Q: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有很多机会去接触湘菜、川菜、粤菜,为什么坚持现在的菜系呢?

A:因为我最早接触的就是杭帮菜,起初杭帮菜,就像粤菜一样的辉煌,一样的有前景,厨师是受人敬仰的。现在杭帮菜感觉变了,越来越家常了。

Q:环境都这样了,为什么你还在?

A:因为我喜欢坚持,用心去做了,总有一天会看见光明的。店里十年前在卖的菜,十年后还在卖,卖成了招牌菜。因为我认可的东西,我就会去做,做好,做到大家都认可的为止。

Q:在名厨年终调研报告中,厨师们大都感觉到,餐饮环境变化太快了,这几年的流行口味,如麻辣口味,对你在杭帮菜上会有影响吗?

A:也会有一点点影响,毕竟味道是大家慢慢调和的,杭帮菜不一定限定的那么死。但龙井虾仁、老鸭煲、东坡肉、金牌扣肉、酱鸭,我卖的这些传统的菜,味道比较纯正的,不会去变动。我曾经尝试过把西湖醋鱼改小一点,有个六几年的老师傅说,你可以变动,但你不能给我变没有了,最后就消失了。这就是杭州菜的代表,你把我的西湖醋鱼改动这么大,味道没变,形变了,人家说你是糖醋鱼片还是什么。

Q:上海这几年冒出这么多网红店,你觉得营销重要还是口味更重要?

A:这么多年下来了,我总结口味要胜过于你营销的,可能网络时代营销也很重要,缺一不可,但口味是整个餐厅核心的一个灵魂,再漂亮终归要去吃。这个菜没有做到那个味道,十桌客人十桌投诉,那就没有下次了,这个店很快就可以关掉了。

food_19384

点击查看菜品详情

创新,更多是思维的突破

Q:调研报告中,分子料理是厨师们特别愿意参加的培训类型,你如何看待分子料理?

A:我这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学习的,中餐也好,西餐也好,分子料理也好。不管用不用得到,起码让我知道分子料理是干什么的,玩什么的。

Q:在实际应用中会有帮助吗?

A:学了之后,我有时候会用,不给食客吃,做给小弟们看,让他们对厨师这个职业有兴趣,更愿意做这一行。

我还是站在传统位置上,没有进化掉,做这么多年还是觉得味道放在第一位。想法、理念不能不学,牛肉可以拿去水煮吗?那不是营养浪费了吗?但我用低温慢煮,可以做成中餐,不浪费营养。

Q:国际资讯呢?可能中餐的厨师会局限于自己的领域才行,觉得对自己没用?

A:国外很多理念,创作菜品的思维上会比我们前卫一点。例如狮子头是传统的,是圆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做成方的,为什么不能做成条状的?这是一个观念,人家老外就敢这么去做,中国人就会觉得这是个传统,不敢挑战自己,老外敢挑战自己。它更多给我的是思维上的突破。

未命名文件33334.png

和杨军对话,你总能被他质朴、踏实的话感染,不华丽,却都是明明白白的大实话,而“坚持”是出现最多的词汇,贯穿始终。这或许是厨师这个职业最有价值的品质吧。

1519810579702080.png

调研2.jpg

-end-

蔡凯伟.jpg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