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新菜单的契机,我们再次采访了主厨Mauro Colagreco,一如既往热情的他,讲述着如何设计菜品制造冲突感的新理念。
与Mauro对话,总让人想起一些场景:
明晃晃的夏日光,照在深绿、浅绿的菜园中,细长的豆荚吊在枝蔓中,不及一米的番茄架上结着红彤彤的果儿,抬头望,不是摩登高楼投射下的那窄影,而是一整片,纯蓝色高远的天,远处传来孩童们的笑声。
Mauro便是那群孩童之一,贪恋着祖父菜园中的那颗番茄,即便长大,历练后,仍没丢那份童真,自由,乐于和自然接触。
对话中过于理性的探问,总有些为难人。很多事情,他都凭借着感觉,“follow your heart”,在采访中多次出现。看似“模糊”的回答,更有深意,你渴求的心得与秘诀,往往藏身于他全身心感受生活与美食的经历中,过程比干瘪的结论更值得思考。
从祖母的美食记忆,到赞誉不断的法餐厅Mirazur,再到AZUR聚餐厅,他的烹饪故事正徐徐展开。
祖母的美食是他重要的灵感
不同于中国厨师谋生的从业理由,国外厨师大多依循着祖辈的美食传承,开启了厨师生涯,Mauro便是其中一人。
每到节假日,大家都会赶回小镇上的祖母家中。他的印象中,祖母似乎永远在厨房忙碌,从早餐到晚饭,一刻都不停。
祖父的菜园是孩子们的天堂,可以疯玩一整天。能量耗尽的孩子们闻到麦子与黄油的香气,匆匆跑到厨房,无比巨大的面包刚好出炉,围着一个热面包,掰一块解馋。
冬天的时候,雪慢慢下着,祖母总会架起炉火,准备一锅暖汤,和大家分享。
这些美食记忆,成为日后他创作菜品重要的灵感来源。在餐厅Mirazur,与餐前小点一起上桌的面包,就来自祖母的秘方。朴素的面包,配着调入柠檬汁和青柠碎的黄油,总让人留恋。
“面包总该有什么秘诀吧?”
“Love!”回答不假思索。
答案又是一个很“感觉”,但面包原料很简单,面粉、水和黄油,只是烤制时温度需要特别控制下,先是260度,烤4分钟,再降到160度,烤15分钟,这是在追问后的答案。
冬天的浓汤中,祖母会加入一些鸭肝,Mauro据此做成意式鸭肝饺,配以奶油汤,加入自己最爱的洋姜,“虽然烹饪方法改变了,但味道仍然是原来的。”这其中技法的传递很微弱,重要是对食材的认知,并逐步积累起来的味蕾体验。
“南美洲和亚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家庭观念非常强,很多菜都是用来分享的”。温暖的汤、当季的蔬果及分享的理念,这些都成为日后他烹饪理念中的核心要素。
像海绵一样去吸收、学习
21岁,学了两年经济学的Mauro突然发现,这并非他想要的,“我总是很喜欢在厨房里给家人和朋友做吃的,所以就想为什么不试试烹饪”。
他做了一个冒险的举动,前往法国学习厨艺,21岁似乎有些晚了,毕竟在法国很多人十四五岁就开始在后厨做学徒了。
“那个时候在法国,自己像海绵一样,不停地吸收。”
找到兴趣的Mauro对周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超市里的果蔬引他思考,能够做出什么样的菜。旅行途中,他发现法国每个地区都有特别的美食配方,每个小镇都有特色美食和食材,他拼命吸收、学习。就像儿时,跟随父母游历南美洲一样,在旅行中认识到更多不同的文化。
这之外,Mauro也与许多重量级的主厨工作过,Bernard Loiseau、Alain Passard、Guy Martin,每一个名字都熠熠生辉。
“哪一位主厨对你影响最深呢?”
“同样重要啊”,给出答案后,Mauro停了几秒,说起了Alain Passard的故事。
连续17年摘星的主厨Alain Passard,因为狂牛症决定放弃肉类的烹饪,这位被称为“火”的魔法师最擅长的便是烤肉。顶着质疑,Passard撤走了餐厅菜单上的所有肉禽类菜肴,取而代之的是各类蔬菜。“一开始肯定很艰难,但我相信只要是真心热爱美食的人,一定会在这些新菜肴中感受到我想表达的,对烹饪技艺的不懈追求和对大自然的无限敬意”,Passard曾这样解释自己的转变。
Mauro敬佩于这种坚毅的转变,似乎也深受其影响。“大自然谱写出伟大的食谱,而春夏秋冬是它卓越的篇章。”这是Passard的名言,也与热爱自然的Mauro有太多契合,他所善用的食材多是海鲜与蔬果,法国与北京的两家餐厅,有机食材是他最看重的品质保证,“这是一种理念,一种责任感,从来不会变的”。
Mirazur是另一次无畏的冒险
共事过的主厨们,事业的新开端,往往是一家自己的餐厅,去创造自己的菜品风格。
几年之后Mauro有了一点积蓄,觉得是时候开家自己的餐厅了,“一定要靠近海边”,对餐厅,他只有这个模糊的设想。
一次旅行中,他驾车来到法国南部的芒通,一个安静的小镇。行驶途中,一片深蓝色的海深深吸引着他,就是这了,心中似乎有个声音对他说。
这是另一个无畏的冒险,小镇于他是陌生的,但他却甘愿把事业的开端放在此处。
他买了一块地,将餐厅Mirazur开在地中海的悬崖边上,恰是法国和意大利的交界处,印证着他个性中的自由,不受约束,将多元文化融为己用。
窗外那一片湛蓝的海,是绝佳的用餐体验。那一年,他29岁。
菜单新潮,没有鹅肝鱼子酱,没有酥皮和派,与大众所认知的法餐不同,他所烹饪的法餐归属南法,更加清新、健康,就像这道芦笋沙拉一样,所选的食材都是他爱的蔬果,芦笋片、青苹果片和西柚,仅用橄榄油和海盐调和,就足够好味。
餐厅旁Mauro还开拓了一片菜园,亲自实践着“从农场到餐桌”的理念。选择当季的有机蔬菜,通过材质感不同的碰撞,带出食物原味,这便是Mauro倡导的烹饪理念。Mirazur餐厅的招牌菜吉拉多生蚝配威廉姆梨,便是最好的诠释。梨被用到极致,分别以梨汁、啫喱、梨“珍珠”三种方式呈现,仅仅两种食材,便呈现出了层次鲜明的口感。
开业十个月后,餐厅摘得米其林一星,三年后,升至二星。2017年,全球50佳餐厅榜单,排名第四。这一年,他37岁。
从中国菜找到了自己的风格
早在AZUR聚餐厅开业前几年,Mauro就曾来过中国,关于中餐的美食记忆,他的讲述从未缺少热情。
北京烤鸭似乎是他的最爱,“在烤鸭中,你能尝到各种口感,油脂的香气、肉的软嫩,还有鸭皮的酥脆”;在香港吃到的茄子煲,肉汁中炖煮的茄子有了肉感;秋天的南京飘着淡淡桂花香,桂花小吃给人一股清淡的甜(桂花曾被他放入一道开胃菜的料理中)。
他惊讶于中国人擅长在同一道菜中展现不同的口感,这也延伸出他重要的风格——利用食材的特质,制造冲突感,突出食材本味。
“设计一个菜,不超过三种元素,最好是两种,如果以贝类海鲜为主,那就尽量突出贝类。”
许是从那道茄子煲获取的灵感,鱿鱼和茄子的简单组合,也能呈现出多重口感,茄子被切成长方形,烤制外脆里嫩,口感加倍,墨鱼快速煎好后,软嫩,与特制的银鱼酱汁一同,构成口中复合的味蕾体验。
直播中演示的鸭肝坯,细腻柔软的鸭肝坯垫了一块小巧的脆面包片,柠檬皮制成的酱搭配柿子的甜,一口咬下去,酥脆与柔软,酸甜与微苦,一并在口中发酵,几种味道在冲突中得到了加强。
在AZUR“聚”以白松露为主的新菜单,Mauro将产自意大利阿尔巴的白松露结合海鲜以及应季新鲜果蔬,巧妙衬出白松露独特的香气,又将食材的本味发挥出来。菜单中的秘制玉米、慢火鸡蛋配白松露,玉米与鸡蛋质感有着非常强烈的对比,多宝鱼配洋姜、榛子及白松露,鱼肉与坚果亦是大不同,搭在一起又恰恰好。
虽然Mauro更偏爱这种冲突感十足的菜品设计,但若一整套菜单中,他更希望的是一种有序的节奏感,冲突感明显的菜品搭配口感柔和,一刚一柔,循环进行。
当然,故事没看够,还可以点击图片,观看最新一期的名厨直播!
-end-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