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11
2
2

邹城川味面

关注

郭师傅

顽厨工作室 主厨

天初亮,街上便飘起了腾腾的面香,邹城的早晨是浸在这味道里的。面馆中,灶火正旺,锅水滚沸,白烟弥漫;食客们挨挨挤挤,坐得满满当当。一碗川味面条端出来,汤红面亮,辣椒油鲜红刺目,麻椒粉深褐幽香。腾腾热气中,未及入口,那麻与辣的滋味已经弥漫在鼻端,撞进肺腑去了。

人们都说这面是云贵川来的移民们创出来的。当年兖州矿区开发,建设者们天南地北汇聚而来,许多四川籍建设者的家眷也跟随着迁徙到这里。这些勤劳的四川女子,于异乡谋生,竟将家乡的麻辣揉进了山东人素常的手擀面里。原来邹城人也爱吃辣,早有俗语道:“能吃辣,能当家”。于是,四川的麻辣,山东的豪爽,在汤水碗底悄然相逢,竟就此融汇成一种新的滋味,并取了个妥帖的名字——川味面条。

滋味在碗中,麻与辣是其中的魂魄。一碗面条端上来,麻椒粉先已铺在碗底,滚烫的骨头汤浇下去,便有一股清冽辛香猛地钻出,直扑口鼻。辣椒油红得发亮,浮在汤上,任食客自己添加。多少妙龄女子,纤手执勺,便是一匙、二匙、三匙地添下去,面汤登时红得浓烈——本地人看着,只道寻常,甚至传说这红油能排毒养颜呢。几个汉子比拼着多放麻椒,吃得嘴唇发麻,竟忘乎所以地惊呼:“我的嘴唇哪里去了?”店主也遇到过倔强的食客,一碗面吃完,辣椒油竟被舀去了一碗,店主哭笑不得,执意不收面钱,只收辣椒钱。这麻与辣,竟在不知不觉间,成了此地面条最固执的印记。

面条煮得软硬刚好,浸在肉酱浓郁的汤里。肉酱是秘制的,碎肉炸过,再烧制,咸香扑鼻,浮着油花却肥而不腻。面汤由骨头熬成,汤色微白,滋味醇厚。再加上葱花、香菜、味精之类,满碗香气氤氲,颜色也纷繁热闹。呼呼啦啦扒下去,麻味激灵了头脑,辣意烧暖了肺腑,浓汤慰藉了肠胃,顿时汗出气爽,通身是劲。吃罢面,本地人常要喝一碗“鸡蛋茶”——滚烫的面汤冲入生鸡蛋里,蛋花即刻浮起,既清淡又温润,恰好调和了方才的浓烈。浓淡相济,刚柔并生,果然一个“爽”字了得。

如果您觉得我的作品还不错,欢迎赞赏
更多... Ta的作品
赞赏的收益归菜品出品人所有
line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