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里是5天,从济南出发,走济宁,到徐州,返回走临沂,过淄博回济。主要目的是看跟肉食把子肉相仿的红烧类型的出品。济南有把子肉,济宁有甏肉,徐州号称也是把子肉之都,哪就一起顺道都考察学习一下,通过呈现和味道里的存留的气息,找寻各地方对这块五花三层热爱的程度。
对济宁甏肉的了解是早年济南的打工时解馋的好地方,最喜欢的一家店是三孔桥往北路东的“济宁甏肉干饭”,这些年过去了,味道确实记不得了,那时候吃的一定比现在吃的香,原因很简单,缺油啊。一碗个蒸米饭,上面一层有点硬硬的颗粒感,浇一勺肉汤,有油有咸有点八角大葱的香气,或是哪怕只有点咸,只要上面加一块肥瘦想间的大肉,那就是无比的幸福,奢侈点,来一块卤豆腐,点一个辣椒就很好,不能认着肚子随吃,整哪样,一个月的工资真是不够天天享受,那时价格不高,一块肉4块,菜忘记了,想着一个人一顿勉强吃,应该是9元吧。问题是那时的工资一月300啊。天天吃肉,咋攒钱娶媳妇。
日子好了,工资高了,肉基本可以天天吃,对肉的味道就不能一直局限在,咸,酱香的基本要求。
走过一圈,各地基本保留传统味型的酱香咸鲜,稍微一点变化,变化应该是个人工作习惯和认知的事,酱油多点,葱姜少点,肉过油炸或是汆水汤,有蒸有炖。在无特别之处。对于香料的运用很简单,八角,白芷,桂皮,有小许丁香或是肉扣的味道渗出,很少很少的一点儿。
五花三层属于五花里的下方,宠物身上肥瘦相间最好的部位,下肋条和肚奶的上部,炖煮最为香浓。最好选用6、7月以后的大猪,脂肪和纤维分布相对匀称,香气沉淀的饱满,不选老猪或是老母猪,腥臊发哏。大大的葱姜,品质的酿造酱油,大火淬香,冰糖提红提亮,香料加持植物的芬芳,大火小火的转换,让蛋白质转化,油脂渗出,胶质生成,肉软,糯,香,甜,但各部分要恰如其分才好,甜不能齁,药香不能发苦,咸口一定是根本入锅一定要微咸,留一口酱鲜沁入。如果能在改变一下炖煮的形式,感觉会更好,方式和方法已经有一个雏形,这里不方便说了,等所有试验完毕,一定会在推出一款,老工艺基础上的新生代产品,给大家品尝。
计划的五天,因为琐事急急的从徐州返回,睡了一大觉,精力有事充沛,找出一堆专业书籍,香料的,炖煮的,中西兼顾,来吧,把脑子里的想法在理论上做出规划,在落地!
有计划在快餐赛道创业的朋友,可以留言,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