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氣之秋,探秘辛香食材,解鎖「天生配角」的主角光環。
中國古有五音匹配四時的文俗,其中,秋的肅殺與商音的淩厲契合,因此,不少詩賦都以「商秋」來釋義秋季氣韻,如:「商秋授氣,收華斂實。」而從五色學的視角觀秋,秋色也是極富素淨凝閉之感的,一如《爾雅·釋天》所道:「秋為白藏」,這裡「白藏」二字指的就是:「氣白收藏萬物。」可見,四季輪轉,皆在氣息張弛間完成。時至「萬物收斂」的合氣之秋,講究「平衡」的中國人當然要在一餐一食裏尋求「發散」、「轉化」之道。
按照中醫的建議,秋季多食用辛香食物,不失為一個好的烹飪靈感——一方面,辛香食材辛而不辣、氣味芬芳醒神,能夠幫助發散體內聚積的濕熱;另一方面,口感潤澤、汁水豐盈的辛香葉類食材具有緩和秋燥的功效。
辛香食材宿命:「天生配角」?
辛香食材的「香」,源自其本身所產生的醛、酮,以及脂肪酸、醇、酯、烷烴、烯烴和雜環等有機化學物質,這些植物性化學元素賦予辛香食材以極强的感染性、衝擊力,甚至入侵感,同時也令人神魂顛倒,為之沉迷。在眾多食材中,它們也許不是最溫和的,卻是最靈動的,它們鋒芒耀眼,總是能激發料理的活力和性格,是勾勒主料、提升菜肴風味的巧匠。然而,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辛香食材往往被烹飪界「邊緣化」,不得不屈居「配角」地位。
難道「天生配角」就是辛香食材的宿命嗎?今秋,我們不如以幾樣小眾蔬菜為例,探索一下辛香食材的「主角光環」!第一位出場的是——茴香。
從地中海到中國
早在茴香走入烹飪界之前,神話故事就已經為它鍍上了一層奇幻光芒。據希臘神話記載,當年普羅米修士從宙斯那裡盜取的火種,就是被裝在一根空心大茴香桿裏,交到人類手中的——在古希臘神話裏,茴香是承載人類之光的神物,而在真實的古希臘美食史上,茴香也很有話語權。相傳,古代雅典人最喜愛的麵包「Alexandria」就是用茴香籽混合埃及麵粉製作而成的。
原產自地中海的茴香,其神秘香氣不僅靠神話加持,更主要是來自一種叫做「茴香腦」的風味化合物,茴香腦具有媲美迷幻藥的刺激性,於是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茴香總是散發著一種迷幻而致命的魅力了。在義大利,茴香被歸為甜味香料,其中以「翡冷翠茴香」最為常見,這種茴香也被稱為「甘茴香」,口感溫和、甜蜜、帶有濃郁的茴芹風味。比起葉、莖,茴香籽在義大利菜中的出鏡率更高,且通常用來為紅肉調味,比如和鹽一起調和成醃料揉搓在排骨、小牛肉上,或是和胡椒、辣椒等其他香料混合後加進由豬肉邊角料製成的香腸裏;在法國,在魚肉料理中加入茴香籽的烹飪管道也歷史悠久,如今,在精美的普羅旺斯香料家族中,茴香籽的存在感更是强到可以和薰衣草一較高下……
把目光轉向亞洲,你會發現,在以香料為靈魂的東南亞料理中,茴香的身影無處不在。從斯里蘭卡咖哩粉,到孟加拉的混合香料 “ panch phoron ”,再到喀什米爾婆羅門階級料理和印度古吉拉特菜肴的常見調料,茴香都活躍地參與其中,尤其是婆羅門階級料理——因為婆羅門種姓不吃洋葱和大蒜,所以他們通常以茴香籽和阿魏充當重要的調味品以佐肉類食物。而印度古吉拉突邦人對茴香的偏愛更是無人能及,他們除了會在醃菜、辣椒醬和油炸蔬菜等日常飲食裏加入茴香調味,甚至還要在餐後漱口水裏加幾粒茴香籽,清新口氣。
在中國,茴香遍佈西北、內蒙古、陝西、東北,以及湖北、廣西、四川,別名也很豐富,包括懷香、香絲菜、渾香、穀香等。作為茴香在亞洲地區的最大產地,中國在烹飪中對茴香的重視程度毋庸置疑,烹飪管道也花樣繁多。據唐本草的記載,中國人最早在料理中應用茴香,和地中海、東南亞地區相仿,也是與肉類同煮,用於除腥臭異味。後來才逐漸開發出凉拌、醃漬、炒菜、入湯,做包子、餃子餡料等做法。在如今的中華美食天堂,茴香不再止步於調味,還被用以做藥膳,諸如茴香炒腰花、茴香燉牛肉、茴香薑糖水、茴香粥等等——可以說,茴香的完整風采在中國料理中的展現最是純粹和徹底。
為茴香尋覓「主角光環」
從地中海到中國,茴香在人類飲食歷史中的遷徙和進化不曾停止,它的魅力和潛力也絕不能被區區配料的身份限制。現在,我們就要為茴香尋覓屬於它的「主角光環」,看看名廚的師傅們是怎麼做的吧。
義式:撒丁尼亞摯愛,大寫的地中海魅力
這是一道來自義大利第二大島嶼撒丁尼亞的傳統美食,短小可愛的蟲子形義麵,搭配滿溢著甜味茴香味道的香腸,合奏出地中海的詩情畫意。地中海是茴香的發源地,所以菜品背後深厚的歷史情愫也為茴香腸注入了更多魅力。
關鍵步驟:1.炒甜椒;2.調乳酪醬汁;3.炒小洋葱和茴香腸;4.鹽水煮義麵,大概 13-14 分鐘;5.依次將奶油甜椒、意麵茴香腸盛入盤中,最後撒上乾酪碎。
法式:旋轉跳躍的奶香,讓鱈魚鮮出新高度
為了最大程度地保存鱈魚的鮮美口感和營養成分,郭師傅採用真空低溫烹飪的方法料理。而茴香牛奶泡猶如為走出真空袋的鱈魚特製的護身衣,不僅再度維護了鱈魚的原汁原味,也增强了跳躍、輕盈的香氣。茴香籽的奇幻細胞溶於溫和的牛奶,精彩又低調,成就出整道菜的美妙層次。
關鍵步驟:1.真空醃製銀鱈魚,低溫慢煮;2.烤製胡蘿蔔泥;3.紫薯烤熟做成紫薯泥;4.牛奶加入茴香籽調味,打泡沫;5.銀鱈魚拆袋擺盤,淋上茴香牛奶。
中式:異香突圍,打破傳統蓮藕盒子的平實之味
這道菜的靈感來自傳統魯菜蓮藕盒子,李師傅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大膽地加入茴香,欲通過這抹強勁的異香調動中規中矩的藕合。藕盒肉末營造出來的平實飽滿味道瞬間被鮮香草本味點亮,嗅覺和味覺並駕齊驅地抵達食客的感官系統,新鮮有味。而取用茴香最細嫩的莖、葉入菜,亦能與藕合糯鈍的口感產生强弱對比。不得不說,茴香在此已經躍升為隱形的主角了。
關鍵步驟:1 .蓮藕夾刀切,釀入肉餡炸熟;2 .用XO醬炒藕夾,翻鍋時放入茴香苗。
以上三道菜品讓我們分別從意式、法式和中式三種料理風格中,領略了茴香的獨特魅力。無論是傳統佳餚的再現,還是現代烹飪手段的介入,抑或創意搭配法的應用,都使茴香衝破了認知桎梏,釋放出嶄新風采,也側面為辛香食材正名了一次。
下一期,讓我們借著漸濃的秋韻,繼續探索辛香食材第二位代表——韭菜。
-end-